【2021 回顧時書】10 大關注內容總整理,原來大家都在看這些文章

回首 2021 年,謝謝陪伴時書一路走來的讀者

我們整理了官網最受關注的 10 篇文章

發現在疫情嚴峻的今年,大家更喜愛回歸內心、專注自我的文章

一起來看看,大家都在閱讀什麼文章吧!

 

#10 原子時間

最貼近人性的時間管理技巧

在斜槓世代,如何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還能發展成副業,

成了大家急欲了解的議題,

也難怪與時間管理相關的文章都榜上有名啦!

抓住零碎的《原子時間》,打造下班後的第二人生

下班後,總是躺在沙發上不想動

直到看了這本書才發現

原來這是因為我在心態上,將平日定義成「工作日」

晚上的時間都用來等待週末的來臨

當我改變心態,把下班後的時間還給自己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取代滑社群軟體後

每天多了 3 – 4 小時能夠運用

想做的事情不用等到週末

心態調整,時間跟著被拉長的秘訣>> Read it now 

 

#9 輸出高品質內容

如何高效率的吸收知識,持續產出好文

有關閱讀的相關知識,一直都是時書官網的熱門文章

作者以個人經驗做分享,分享的閱讀寫作技巧更加貼近人心~

「分享知識,是我寫文章的初衷」—— 專訪閱讀前哨站瓦基

在下班時間,還能持續充實自己,甚至產出文章

閱讀前哨站的瓦基,分享了他的閱讀心法

「不勉強自己一次看完一本書,且切換二至三種讀物,就能夠保持閱讀的彈性。」

在忙碌的日常裡,要專注地看完一本書實在不簡單

有時候時間過於零碎、有時是某些章節不太有興趣

不再以看完一本書來要求自己之後,變得更願意看書了!

更多閱讀、寫作分享 >> Read it now 

 

#8 十位精選作家

在文字裡,找回對生活的期待與熱情

「讀曆書店」是時書每年的熱門文創產品

也因此吸引了很多喜愛閱讀的讀者

而每年的讀曆書店作家介紹文,都是大家關注的文章!

讀曆書店2022文藝其他 在《讀曆書店 2022》遇見十位作家,將生活從一成不變中釋放

在《讀曆書店 2022 》收錄的作品中

為你精選 10 位作家、打造 5 種主題儀式感

若你覺得生活很無趣,一定要來看看江鵝、張曼娟

自己私心好愛張惠菁、馬欣在生活裡的洞察力,

著迷於許力心、龔大中與李明璁眼裡的物品世界

還有陳思宏 、謝哲青在旅行的途中,找尋自我

對於 2022 感到迷惘,來看程廷、陳慶祐如何長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眾多精彩作家,不要錯過!>> Read it now

 

#7 關注移工人權

在疫情底下,看見移工的艱困處境

從 2020 延續到今年的疫情

大家對於防疫知識逐漸熟悉,也開始關注疫情延伸出的社會問題。

【超級Y專欄】從政府發布的「移工禁足令」看疫情引爆外籍移工人權探討

電子大廠裡爆發群聚感染,政府官員卻禁止移工外出,

而台灣人不適用此規定

這樣的做法,使台灣登上了國際媒體

「Taiwan can help. But can Taiwan help its migrant workers? 」

當我們關注著中國侵犯新疆、香港等地的人權議題

對國際喊著「台灣可以幫忙(Taiwan can help)」的口號時

在台灣的移工人權議題,也值得你我一起來了解

 為什麼同是外國人,我們卻歧視東亞移工>> Read it now

 

#6 僧人心態

停下來與自己獨處,淘汰不適合自己的價值觀

“ Blue Monday ” 一直都是上班族最困擾的問題,

而這樣的症狀居然有方法可以修正,

也難怪會成為讀者關注的文章!

自人類古早時代沒修好的「星期一症候群」BUG——來學習能修正勘誤的《僧人心態》

星期天晚上通常就會這裡痛、那裡痛,

我的「星期一症候群」又病發了。

隱藏在心理壓力背後的恐懼究竟是什麼?

這本書告訴我們,探視恐懼的首要先決,

是重新審視自己從小到大所建立的「價值觀」從何而來,

才能順利解決焦慮來源!

「當我們關閉了圍繞在身邊的意見、期望和義務,就會聽到自己的聲音了。」

3 個小技巧盤點你的生活 >> Read it now

 

#5 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

在與自己對話裡,改變看待問題的角度

疫情 WFH 了將近 3 個多月,

幾乎足不出戶的生活,也讓每個人與自己相處的時間大幅增加,

與自己的對話變得愈來愈頻繁。

每月選書社會心理學 清除雜音,養成「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找回重新對焦世界的心智之眼

你也會與自己對話嗎?

平常與自己來點心靈交流是必要的

但有時焦慮、緊張等情緒一湧起

內心的小聲音會同時說話,成為干擾大腦的噪音

文章有 9 個降噪的小技巧,私心最愛「在心裡時光旅行」

將時間拉長到十年後,現在的焦慮情緒根本不會被記得啊!

解消你的焦慮情緒,找回平靜心情>> Read it now

 

#4 投資理財

從投資裡,看到人性的弱點

在博客來書籍排行榜中,經常榜上有名的財經類型書籍,

在時書的書單介紹裡,則是添加了與心理學、企業經營等元素,

多方位的切角,也成了時書讀者關注的議題之一。

知識經濟解剖學投資理財其他 【2021 新手投資推薦書單】換一個「有錢人」的腦袋,還能學到深刻的人生哲理

投資的書籍眾多,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嗎?

時書編輯室整理了 10 本推薦書單,

不只投資技巧與心法,

還收錄了大公司的經營哲學、大腦容易犯的誤區。

「我想或許有太多聰明人追逐網路、金融和法律,以致我們未能看到更多創新。——Elon Musk」

帶你從不同角度掌握投資不二法門 >> Read it now

 

#3《游牧人生》

充滿旅行浪漫色彩的露營車,是她走投無路的家

蠻多時書讀者都對於遠距工作非常感興趣,

這篇對於遊牧、獨處多有著墨的 2021 年度大片《游牧人生》的介紹,

果然衝進今年讀者關注的 10 大文章。

「家,只是一個字,或是你心裡的歸屬?」——金融海嘯後破碎的美國夢,四海為家的《游牧人生》

金融海嘯底下,有一群人被迫捨棄穩定的房屋,

開上露營車,生活在沒有盡頭的公路上,

徘徊在孤獨與自由之間。

在資本主義底下,遊牧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浪漫,

也可能是走投無路下無奈的選擇,

在公路,我們學習獨處、也學習哀悼。

不說再見,讓我們一起「路上見」 >> Read it now

 

#2《就是走路》

開始走路,修復高速運轉的大腦

疫情時代,大家開始練習慢下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Netflix 平台也開始推出一系列的冥想影片,

而這篇以走路來為大腦降噪,提供了另一個療癒的選擇。

自我成長每月選書社會 「生命就是一段漫長的步行」——展開人生旅途的刻意繞路,重獲心靈自由的方法「就是走路」

「當移動的速度愈慢,我們對於周遭環境的感知愈強」

搬到新的住家後,我曾經嘗試一天搭公車、一天搭捷運到公司上班,

搭捷運雖然快很多,但心情上卻有種被趕鴨子上架的感受,

反而進到公司後,還需要時間才能轉換成工作模式。

而坐公車看著窗外的風景,反而在路途中慢慢轉換成「要去上班」的心情,

到公司後,比較不容易腦筋打結,心情也比較愉悅。

當每件事都以「效率」為首要目標,我們犧牲掉的是大腦的運轉效能,

在如此快速的世代,有些人選擇透過冥想,試著慢下來。

如果冥想對你來說太過進階,不如就跟著這本書一起,透過走路放鬆身心

>> Read it now 

 

#1《用心休息》

刻意休息才是激發創意的秘密神器

當前一陣子,大家都在瘋狂學習如何高效工作、多工處理等技能時,

這篇文章卻提醒大家,學習如何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在疫情時代,面臨的是更多的不確定與未知,

我們需要的是照顧好自己的內心,才能繼續面對接下來的挑戰!

讓「刻意休息」為你開展大腦內建的靈感模式——從腦科學驗證《用心休息》的重要性

你也覺得休息很浪費時間,壓力才會促使你成長嗎?

其實,大腦在你休息的時候並沒有停下來,

反而是在整理收納接收到的資訊,

為靈感迸發的那刻做準備。

「多數人耗費了心力思考如何改善工作,卻從來沒有思考怎麼改善自己的休息方式。」

一起來練習刻意休息吧>> Read it now


走過疫情肆虐的一年,

最後透過大家都在關注的 10 大文章,

一起療癒心靈、找到方向。

在 2022 年也讓時書與您同行,一同打造屬於我們的年度書單!

 
 
推薦閱讀:
【給 2022 的自己一句話】開箱時書夥伴最愛「讀曆書店」裡的那句話!(上)
【送給 2022 一本書】揭開《生鮮時書》大夥們的閱讀清單(上)
在《讀曆書店 2022》遇見十位作家,將生活從一成不變中釋放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