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就是一段漫長的步行」——展開人生旅途的刻意繞路,重獲心靈自由的方法「就是走路」

 

走路這件事情離你的生活距離有多遠?實際上,非常的近,而且與你的日常息息相關。

為什麼走路這件事情很重要?值得拿出來講,甚至還讓人給寫成了一本書?

 
四月的時書編輯室,第一個主題要和大家討論:「為什麼我們非走不可?」
人類其實是天生的探險家,在遠古時代為了生存,必須不停的跋山涉水,從環境中找尋可生存的空間與可充飢的食物。
但隨著文明、科技的發展,人類的生存模式已於過往大不相同,不僅止於工作型態的不同,更重要的是生活型態的不同。
交通的便利讓我們捨棄了最原始的步行方式,現代人為求效率,精密計算出最短的移動距離後以方便在多點之間快速往返。
卻沒想到,人類用智慧創造出的高效率,卻漸漸造就大腦的低效能。
如此快速的世代,有些人選擇透過冥想,試著慢下來,修復過載的身心。
但,如果冥想對你來說太過進階,不如就跟厄凌・卡格(Erling Kagge)從《就是走路》(Walking: One Step at a Time)來一探究竟,為何走路也有益身心放鬆?
 
比起讀十本書,不如走一段路
 

「用雙腳走過每一段路,世界感覺變大好多。」

 
當我們願意放下工作瑣事,到一座城市、一座山去走走並用心觀察、體會時,世界也會因此而開闊了起來。
有時候,光是到陌生的城市散步,感受當地的天氣、建築、聲音、人群帶來的刺激,都足以帶來內在的滿足與豐盈。

厄凌・卡格用了六年的時間去步行,這六年只走長途的健行。
他是史上第一人徒步走至南、北極,聖母峰,在長途健行的經驗中,他體驗過最大的快樂是來自凍僵的身體得到溫暖的瞬間。
健行的路上,完全不需要向任何人交代你的去向,只要專注的走在你的道路上,不用透過向他人證明任何事情,原來,生命可以如此純粹的活在天地之間。
 

「腳動起來,想法就開始流動。」

 
當我們以為維持活著的關鍵是心臟,卻忽略人類的雙腿其實是人體的第二個心臟。
在下肢肌肉夠有力的時候,才能幫助血液回流至心臟,促進良好的血液循環,但是,當大腦與雙腿失去連結,就猶如想法只能在腦袋中空轉,無法落地於現實
自古以來我們談論的是「身心」健康,身與心一直都是一體無可分割的。身體與心智之間的互相作用,比我們想的還要緊密與強大。
也因此,走路帶動的體內循環,會讓大腦保持清晰暢通,想法自然也會在步行之中順暢的流動起來。
 
試試看,在生活裡刻意繞遠路
 

「寂靜很抽象,而走路很具體。」

 
當我們走出去的時候,我們在體驗什麼?
厄凌・卡格在書中提到米蘭・昆德拉曾在知名作品《緩慢》中提到:「緩慢和記憶有種祕密的連結。」
實際上,我們對環境的感受與記憶深度,會跟我們行走的速度成反比。當你速度越快,對周遭的感受就越淺薄;當你放緩速度,就能夠對四周有更高的感知力。
觀察力的培養正是聚焦在緩慢間的五感覺知,而放慢你走路的速度,會是眼下最直觀的身心降速方式。

縱然,在現代社會裡「走得慢」本身就是一種低效率的表現。
 

「如果你永遠選擇阻力最小之路,你的選擇就會一成不變。」

 
這本書提出了一道哲學思考,當我們計算出最明確的捷徑,雖然快速,但路上也不會有意外的驚喜的發生。
繞路的概念不符合生產效率,但凡事選擇速效帶來的後果,就是換來身心的麻痺感。
生活的諸多況味,都將在高效運轉中被稀釋、被壓縮,這也是為什麼現代人物質擁有的多,卻總是不幸福。
幸福感是日常細節的疊加,想要獲得幸福感的第一步一直都很簡單:緩慢步行,開始製造你生活中的質感小細節。
 
問自己,你走得夠慢了嗎?
 

「當你連要找什麼都不知道的時候,你要從何找起?」

——美諾的難題

 
哲學家思考了兩千四百年的問題,在一九四二年由法國哲學家海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提出了一個答案:用全部的你去思考。
海洛・龐蒂這麼說是有緣由的,他假設身體不只是用一堆骨頭血肉組成的原子,那我們的感知力會透過腳、手、胸腔和肩膀形成記憶與印象,正表示會促使人類進行思考的與記憶的不只侷限在大腦。
在遭受資訊浩劫的時空裡,高速運轉的大腦貌似乘載海量的解答資訊,但當我們焦慮於質問自己方向的時候,大腦卻難以在關鍵時刻準確回答我們對人生的叩問。
有時候,答案是走出來的。
學習知識固然重要,但再多的知識都比不上親眼見證與親身體驗的感動。
走路不只是一場身體的律動,走路可以是很文學的、哲學的,甚至是富有美學的身心體驗。
步行有著我們最原始的記憶。只要雙腳跨出去,隨處都能成為指引你找到解答的方向。
比起困在家中、手機螢幕前想方設法,不如撥點時間陪自己走一段路,相信解答就在路上。

畢竟,世界上沒有絕對正確的方向與答案,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推薦給想開始慢活的你

 

  • 就是走路:一步一步,風景朝你迎面而來
  • 作者:厄凌・卡格
  • 出版社:大塊文化

Read it now!

 
 

☟ 同 場 加 映 ☟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