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2

我覺得不幸福的完美主義者,會錯把外在的失誤攬在身上,並認為自己就是失誤本身,但是這麼做便是忽略掉自己原本的價值,也喪失發揮價值的機會。如果說追求完美是人類的天性,那麼我們如何在追求的同時,又不讓自己掉入痛苦當中?作者寫到:「要成為幸福的完美主義者,重點並非無條件地維持在熱情的最高點,

2023-01-20

吃年菜、發紅包是令人期待又計較的環節,但有的人一聽見回老家,便眉頭深鎖,因為家中的氣氛令人感覺不悅。就像寒氣逼人、火爆傷人的冰火重天,當家庭的溫度過於低溫或滾燙,都不是舒服的,以下文章想分享兩本書籍,分別建議我們該如何從關係中達到溫度平衡。

2023-01-05

羞愧感是社會情緒,原本是偵測團體界線的警報器,確保你不會做出被驅逐的行為,輕微的羞愧感能帶來正向影響,例如不需透過他人提醒就會自動改正行為。短暫羞愧是正常警示,但若擁有長期羞愧感的話,就像警報器故障,一直認為不被愛或有問題的想法,導致你只是稍微被團體矚目,就尷尬的想要閃避

2022-12-26

知識複利,對我來說就是創造知識的複利效應。書中提到知識複利的本質,是讓過去的你,幫助未來的你。也就是透過過去的累積,幫助未來能成長得更快,有更多元的變現機會。對「職場工作者」來說,知識複利可以幫助你從「低效益學習陷阱」與「單一工作收入陷阱」中脫困。

2022-11-09

「所謂的人生,對我們多數人而言,只是一場漫長的拖延。」《一週七天》作者莎曼從她退休不久後中風的父親身上,我們一再拖延內心真正的渴望,直到再也來不及實現。她不禁探問:我們為何要拖延自己的願望?多數人延遲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即使知道這些事情會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

2022-10-29

你也有這樣的困擾嗎?想要利用零碎時間閱讀,好不容易讀完卻是記憶不連貫,甚至忘記前面內容?我發現自己經常在和他人聊天時,突然想起某本書的概念,不過其中的重要細節彷彿被風吹散,只徒留不完整的破碎殘骸。
加入時書官方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