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知識,是我寫文章的初衷」—— 專訪閱讀前哨站瓦基

下班後的疲憊,讓多數人選擇癱在家中的沙發上滑手機,但如果想充實自己,善用離開公司後的時間,就是自我提升的關鍵。「閱讀前哨站」的站長瓦基,是一位科技經理人,平日與你我一樣,過著忙碌的上班族生活。但他卻可以在 2 年內,分享超過 140 篇書評、半年內製作 50 集 Podcast 說書內容。
對於知識,為什麼他既能夠維持高效率的吸收,又可以持續穩定產出?關於產出的方式,與建立個人品牌,瓦基個人的看法為何? 透過他的大方分享,或許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不少學習的方向。

所謂的產出,包括「學以致用」

「Team Member 給我的評價是『擅長因材施教』,那是我學以應用的展現。」

提及「學以致用」,瓦基立刻想起在科技公司上班時的經驗。公司曾經開了一門「人際風格領導」課程,強調身為主管,面對不同的員工,必須給予不一樣的管理方式。瓦基在課程結束後,將這些概念記錄下來,並實際應用在工作上。離開公司時,收到來自同仁們的評語,都給予他的領導風格高度的評價。
其實,不少公司會定期聘請專業人士到內部擔任講師。但非常可惜的是,多數人無法將這些知識系統性地整理,並記錄下來。可惜的是,雖然花了時間聽講,但卻沒有得到扎實的收穫。
許多課程所教授的知識,都與人際溝通、表達相關,也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軟實力」。這對於在科技產業工作的人來說,非常重要。多數人的專業工作能力都非常出色,但卻可能因為不善言表,而讓整體表現無法脫穎而出。

「不懂得表達,是不會被看見的。」

對於工作上的溝通能力,瓦基提到,往往 1、2 次的報告,就會決定上級對你的觀感、評價。如果在呈現報告時,能透過良好互動得到信任感,那或許在往後的工作執行上就會非常吃香。而這些如表達能力、人際溝通的技巧,除了靠經驗與實際的課程學習,也可以透過閱讀,來獲得這方面的知識。

閱讀的動力,
來自於對人生的解惑、知識的好奇

身為「閱讀前哨站」的站長,「閱讀」對於瓦基來說,肯定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對於沒有閱讀習慣的人來說,要如何慢慢地透過閱讀學習知識呢?

「從書本中找尋生活困擾的解答,就能夠增加閱讀的動力。」

解決對於生活、人生的困惑,是最能夠促使我們閱讀的動力。瓦基強調,我們可以從書籍中,選擇令我們好奇的主題,或者能解決生活疑難雜症的類別。透過追求解答的過程,就能夠培養閱讀的興趣。那麼,當看書成為興趣之後,長時間大量地閱讀,難道不會感到疲乏嗎?

「不勉強自己一次看完一本書,且切換二至三種讀物,就能夠保持閱讀的彈性。」

瓦基坦言,即使自己已經養成閱讀的習慣,但對於比較嚴肅、專業的書籍,在知識的吸收上,仍然會需要比較多的時間,且容易感到疲乏。在這種情況下,要如何持續吸收知識呢?透過書籍切換,就可以避免對於閱讀產生倦怠感。
他舉例,鑽研專業知識相關的書籍後,就會選擇自傳類、故事類的書籍閱讀。透過讀物的輪替,可以達到持續吸收知識的彈性,也可以避免對閱讀產生排斥。

每個人的作品,
都能找到最適合的發表平台

從閱讀獲取知識後,如何將知識放置在適當的平台上發表,就成為許多人的難題。尤其對於有意分享知識的讀者來說,如果無法將所學記錄下來,並透過適當的媒介傳遞,就會顯得非常可惜。

「先分析自己的個性,就能從中了解適合自己產出的平台為何。」

部落格、Youtube、 Instagram、Podcast,內容產出的方式非常多樣,但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呈現風格。想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內容呈現方式,瓦基強調:「首先,你必須要清楚自己的性格。」他以自己為例,如果是斜槓身份、內向型的人格,最適合的作品發表平台,或許是部落格與 Instagram。
對於內向者來說,文字或者照片的形式會降低心理壓力,且能迅速適應。但如果你是喜歡暢所欲言、反應快速的人,那麼影片、直播、Podcast 就會是非常能夠展現個人魅力的方式。
雖然目前分享所學,都是以文字、Podcasts 的形式,但瓦基表示,未來會透過循序漸進的的步調,讓自己慢慢學習以影片作為與讀者溝通的媒介。

所有的產出,都該回歸「分享」的初衷

不少人開始經營部落格,或者各類型的產出,目的在於打造個人品牌。關於這點,瓦基認為以「記錄」和「分享」作為出發點,會比較適合。
「我最主要的目的,是分享我學到的知識,並記錄自己的成長過程。」他表示,將重心放在「分享知識的喜悅」上,這樣的心態會比較健康。若作品碰巧獲得閱聽人的喜愛,那麼塑造個人品牌與名氣,這些自然會隨之而來,但不應該作為創作一開始的重點。
聊到這裡,不禁令人好奇,難道擁有不少讀者的瓦基,情緒或創作不會受到流量的影響嗎?

「撇開粉絲數、點擊數,我只在乎自己是否透過閱讀持續進步。」

關於這點,瓦基靦腆地表示,在建立部落格的初期,自己就曾想到這個問題。所以,在心態上早就建立好預防措施。他讓自己不論在選書、發表文章上,都以自我學習作為出發點。關鍵是「學習」,千萬不要在名聲及流量中迷失自我,否則當產出變成壓力,最後就會在作品與數字間,形成惡性循環。
除了對於「產出迷思」的分享之外,對於內容創作新手,瓦基也給予簡單的建議。不必在一開始,就勉強自己發表篇幅長的文章。可以先從 Facebook、 Instagram 開始,嘗試分享自己的日常所學,以及觀察到的生活細節。如此一來,透過時間的積累,不論是在寫作表達,或者培養獨到見解上,都能達到一定的成果。

【瓦基-化輸入為輸出】九堂課教你輸出高品質內容,火熱募資中!
閱讀,產出

延伸閱讀
光是閱讀還不夠?強化知識的吸收,訣竅在提出反饋:齋藤孝的三色重點管理法
【銀色快手專欄】注意力分心時代,試試「尋找軸線閱讀法」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