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到家,只想躺在沙發上滑手機,腦袋已經無法負荷更多事情,睡前的時間都拿來釋放壓力,為明天又要上班的自己儲備能量。
但你總是昏昏沉沉地看影片看到睡著,隔天又迷迷糊糊地起床趕公車、捷運。
待週五開心地迎來週末,卻又在週日感嘆著一週又過了,自己依舊在社畜循環裡,抱怨著薪水太少與公司太討厭。
看著別人在工作之餘,居然開始經營副業,忍不住驚訝「他哪來那麼多時間,做那麼多事情?」
也曾想過要經營自己的興趣,卻不知道如何開始,再加上「每天下班後都累得跟狗一樣,怎麼會有時間?」的念頭。於是,只能繼續被工作消耗,在下班時間努力療癒自己。
脫離社畜循環,活出想要的樣貌
白天本業是一位獸醫,晚上透過 YouTube 分享時間管理秘訣,甚至開起線上課程與臉書社團,為自己打造下班後的第二人生,這是《原子時間》的作家柳韓彬。
而在幾年前,她和你我並無不同,都在苦惱著時間不夠用、想做副業卻不知道要做什麼;老是無法堅持經營興趣,覺得自己沒有意志力。
經過她自己的慢慢摸索,逐漸找到興趣所在,還因此摸索出的時間管理訣竅。在《原子時間》一書中,你可以找到身為平凡人如何管理時間、持續堅持經營興趣等方法。
如何為自己創造時間上的自由?
每個人都只有 24 小時,當你就能更有意識地運用時間,就能將零碎的時間拼湊起來,可以利用的時間自然也就跟著被延長。
而《原子時間》的訣竅就是教你如何從思維上就開始改變,專注於當下,並打破你對時間原有的看法,重新賦予定義。
為什麼老是覺得時間不夠?
作者一開始和大家一樣,苦於想做的事情太多,卻又一直覺得時間不夠。而大部分的人時間究竟都去哪裡了呢?
你是否也有相同的經驗,下班回到家只是吃個飯、洗個澡,莫名其妙時間已經來到晚上 10 點。這可能是因為我們經常「無意識地放任時間流逝」。作者提到「時間」有一個特性,就是當我們意識到它的存在,時間就會過得很緩慢。就如同做平板撐時、等待退伍時、等泡麵泡好時,我們盯緊著每一分一秒,才感受到時間慢下來了。
因此,意識時間後,再去使用時間。就會發現下班的時間突然變長了。
另外一個時間黑洞,就是生活裡的瑣碎事情。習慣性地滑社群媒體、與朋友之間的閒聊、瀏覽發燒影片等等,這些時間各自佔用了幾十分鐘,加總起來可能就有幾小時。
每隔 30 分鐘至 1 小時,回頭檢視自己做了什麼
作者克服浪費時間的訣竅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就回頭檢視自己做了什麼事情,並將這些記錄在筆記本中,而掌握自己使用時間的習慣。
這並非要強迫自己一直看著時鐘,而是腦中要有意識:現在是幾點?我正在做什麼事情?做這件事已經花了多少時間?
記錄下來後,就能找出自己的「高專注區段」和「低效率區段」,也能在一天將要結束時,思考自己如何運用一天的時間,甚至是找到時間黑洞的肇因。這麼一來,比起閱讀一堆時間管理的書籍,更直接地面對運用時間的現況,反而會讓自己有意識地主動調整。如此,時間管理技巧才能真正成為習慣。
休息還是耍廢,時間管理最大的敵人
「很會時間管理的人,一定是從不休息,善用每一秒鐘工作、學習的人。」這是對於時間管理的思考誤區,作者想要提倡的時間管理術,並非將時間都花在俱產能的事情上。
「管理時間最大的敵人並不是休息,而是既無法好好休息,也無法好好工作。」
到底什麼是休息呢?你是否有過休息後覺得「啊,終於活過來了。」這樣重開機的感覺,也曾有過什麼都沒做,時間流逝後感到鬱悶、煩躁的心情呢?
休息與耍廢,兩者的共同點都是沒有產能,我們到底該如何定義他們?
作者認為答案可能因人而異,有些人認同若能清楚掌握自己的休息時間,就是正面充電。當無意識地任憑時間流逝,這些猶如被刪減的人生,豈不令人惋惜。若能紀錄自己休息後的心理狀態,根據自己的步調調整,才能避免浪費時間的懊悔。
撕掉時間標籤,下班後黃金 4 小時開啟第二人生
將平日草率地定義為工作日,週末當成不上班日,看起來很合理,但也因此在平日裡,我們只做「埋首工作」與「等待週末」兩件事,仿佛一週五天都下不了班。
作者認為若能改變對時間的定義,不要將平日整天都視為工作天,而能調整心態,將下班後的時間拿來做「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浪費在滑手機、等待週末的到來。
「不再胡亂將時間胡亂地綁在一起,不再踟躕猶疑,而是專注在每個當下,把細碎如原子的時間碎片找出來,再將每個當下串連起來,就能拉長可利用的時間。」
而作者最推薦的時段是睡前的 3 至 4 小時,在這段黃金時間內,不需要太多的自制力也能將事情快速完成。
一開始,作者也是將「想做的事」集中到週末才進行,例如影片後製。除非週末有其他安排,才會將事情移至週間完成。但也因為如此,她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如果是平日晚上,花 1.5 小時剪輯影片,約兩個晚上就可以完成一支影片的剪輯。但若是在週末剪片,反倒需要花上 4 至 5 小時、拖一段時間才能生出一隻影片。
這是為什麼呢?
「想要專注完成一件事,需要長而連續的時間」這個概念沒有錯,因為投入做事的專注狀態需要一定的時間。但需要被考慮進去的還有「專注度的持久力」。一般來說,連續專注的時間只要 3 小時差不多就瀕臨極限。
「當你認為時間綽綽有餘時,效率會降低,擁有很多自由時間反而需要更高的自制力。」
平日晚上有一個自然的截止期限,就是睡覺時間。只要訂好睡前要完成的工作量,就能非常專心在睡前完成。相反地,在週末早晨開始做事,心裡反而會很悠哉地想著「反正到晚上還有一大段時間,那就慢慢來吧!」
推薦閱讀:4 招拿回專注力,《專注力協定》帶你看分心怎麼在你人生裡闖禍
「下班後還要做事,好累喔!」
也許你會想作者應該是特例吧,下班後還要做 4 小時的事情,也太累人。
但作者認為「公司:工作的地方」、「家:休息的地方」、「早晨:準備上班的時間」、「晚上:下班後休息的時間」,這些對於時間的標籤都是一種迷思。
「請相信我,別人交代的事情和自己喜歡而做的事情,費心費神程度是不同的。」
當下班後的 4 小時,都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管是畫畫、拍影片、拍照等等,並不會耗盡自己的精力,反而能讓人充電滿滿。
推薦閱讀:沒定性是種優勢!檢視自己是否具備多重價值+收入潛力
3 個方向找出下班後能做的事
如果你不甘於過社畜人生,也想要在下班時間做令自己開心的事情,甚至能因此帶來一點金錢上的補貼。作者提供了 3 個方向,讓你不再將自信心的來源放在職場,而是在工作以外,擁有屬於自己的第二人生。
- 選擇讓你有點小忙,但壓力較小的事情
- 事先計算需要付出的時間和成本
- 先試試水溫,發現不適合,要有放棄的勇氣
作者自己也是在嘗試各種副業中慢慢摸索出現在的樣貌,只要記得,副業是輕鬆的事情,並非一次就要投入所有家當與時間,多方嘗試後發現不適合,換一種就可以!
「人生不是逝去,是填滿。我們不是虛度一天又一天,是用所擁有的去填滿。」
那些你想做的有的沒的,不要等到退休了才要做,現在就讓自己在工作以外也能感到快樂吧!
書名:原子時間:奇蹟的晚間4小時,改變人生、收入翻倍,社畜獸醫的時間管理實證
作者:柳韓彬
出版社:寫樂文化
正在思考自己有什麼興趣可以發展嗎?
在台灣有一位科技經理人,利用下班時間寫作。在他的堅持下, 2 年內,分享超過 140 篇書評、半年內製作 50 集 Podcast 說書內容。
他是「閱讀前哨站」的站長——瓦基。透過寫作,他以自己的興趣作為事業,並與生鮮時書共同開設了一堂課程【化輸入為輸出】九堂課教你輸出高品質內容 。
更多推薦閱讀:
「分享知識,是我寫文章的初衷」—— 專訪閱讀前哨站瓦基
以寫作為志!裸辭冷凍工廠員工他靠書寫年薪百萬,個人品牌變現思維
一篇文把「亞馬遜」的時間管理密技講透:《1小時做完1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