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招拿回專注力,《專注力協定》帶你看分心怎麼在你人生裡闖禍

 
在時間碎片化的時代,分心成了一種常態。要靜下來閱讀一篇長文,僅僅5分鐘的事情都顯得格外困難。
還記得村上春樹在《關於跑步,我想說的是⋯⋯》裡頭提到,作為一個職業小說家要說有什麼和上班族一樣的地方,就是他也需要上班(寫稿)8小時。
這8小時他得專注在桌前構思與創作,但他也發現這過程執行的困難處:專注力不夠。
他透過長跑來訓練自己的專注力。在練跑的時間裡頭,只有自己與當下身體的律動。藉此,將這股力量轉換成長期專注寫稿的動能。

由此可知,專注力並不是天生就寫在基因裡的,是需要後天訓練而成的。但在理解專注力是需要被訓練之前,我們可以先探討,為什麼人類容易分心?
 
不被滿足才是人生常態
「分心只是大腦試圖處理痛苦的另一種方法罷了。」
尼爾・艾歐和李茱莉合寫的《專注力協定》中告訴我們,要處理分心的問題,得先處理我們內在的不適感。
然而,這份不適感是從哪來的?為什麼我們總是不滿足於各種事物?不滿足於日常的慣性、需要非日常的刺激。若我們想要擺脫這種不適感,作者在書中跟大家說抱歉了,可能沒有這回事。
人類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被滿足,「從此以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樣的故事情節是不存在於真實世界的。因為人類的基因裡就被編寫著這種不適感的基因序列。

你可能會想問,那些我們曾經擁有過的快樂、興奮與激情呢?當然都是真實的,但也是短暫的。這些感受無法長久且持續的陪伴我們,因為這樣的特性不利於物種進化。
正是因為我們天生有這種不被滿足的特質,才能促使我們在人生中不斷的追求、不斷的進步,卻也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的感受到痛苦。

換句話說,訓練專注力的過程,同時也是在處理你的痛苦。

大腦的預設值就是不滿足和不適應感,但是我們可以讓這些特性成為我們的動力,而不是將我們擊敗
 
審視分心的念頭
為什麼我們習慣分心打開通訊軟體找人聊天、或是點開購物網站看一堆根本沒有想買的物品,卻遲遲不肯去處理某些正經事。
時常計畫起了個頭,卻沒有相對的意志力堅持下去,而導致計劃中斷,或直接分心開啟新的計劃,接著在同樣的循環裡頭打轉。

這都是我們企圖逃避「困難」帶來的苦痛感受。

你一定聽過這個實驗,當有人叫你不要想粉紅色的大象(或任何你想替換的動物都行),你的腦海裡就會不停地浮現出粉紅色的大象。
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韋格納將這稱之為「白熊效應」。我們很難說不分心,就不分心。有時候連番茄鐘工作法都救不了你。
《專注力協定》提供了一套方法,可以重新聚焦分心背後的「痛苦」,為痛苦找到堅持的誘因:
步驟一:尋找開始分心之前的情緒
步驟二:把內在誘因寫下來
步驟三:帶著好奇心,而非鄙視的態度探索負面感受
步驟四:遇到分心交界點的時候,要特別小心
這四個步驟讓我想起曾經學過的「太極導引」也是同樣的概念。
老師會先請我們盤腿端坐,感受當下的情緒以及腦袋紛亂的想法。藉由調節急促的呼吸過程,去細看每一則跑過你腦海的念頭。
接著,想像你的腦袋裡有個書櫃,你的每一寸念頭都是一本書:工作做不完的書、孩子吵鬧教不會的書、帳單繳不完的書。
將這些書一本一本的放到書櫃上,放上去之後就暫時不要再去翻閱它,讓它們在這段時間裡,先安好的待在你腦海中的書櫃上。

當然,在這短短的一小時裡,你會開始想等等上完課要去吃什麼,附近好像有義大利麵還有水餃,要挑什麼好。這真的就是人類的天性,可得的專注力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然而,套用在太極導引課上的分心當然是小事,但若是這樣的分心放在我們的生活裡,像是停紅燈的短暫時間分心使用手機,或是邊開車邊看影集,一個不小心都可能造成重大的損傷。
隨時關注自己是如何掉進「分心陷阱」的這個技巧,能夠幫助你看見日常隱藏的危機、以及有效幫助負面情緒消散。
 
做時間的獵手
常常聽到大部分的人會說:「我很想做什麼事情,但我真的沒有時間。」當我們把時間投注在某一件事情上越多,那件事情就有一定的比例會發展得更好。
時間也是。
當你開始審視自己對時間的運用,就會發現那些被分心且零碎的時間,實際上可能夠你去健身房運動一小時。

專注力的練習本身也是處理自身情緒的練習。

當我們不再被消極與無聊的情緒給牽著走時,就能夠更自主的去設定想完成的目標,自然也會在過程裡產生高度挑戰性與熱情。
時間是我們最大的敵人嗎?不,能夠阻礙現狀的永遠只有自己。

  • 專注力協定:史丹佛教授教你消除逃避心理,自然而然變專注
  • 作者:尼爾・艾歐、李茱莉
  • 出版社:時報出版

Read it now!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