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成優雅早晨儀式?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蛻變階段

作為一位務實主義者,曾經我每看到「早晨儀式」的文章時,腦海裡總會出現一個聲音:「這樣生活不累嗎?把這些時間拿來多睡幾分鐘多好?」或是「早起已經很痛苦了,還要在一小時內完成那麼多事情,根本就是在自虐吧!」

但卻總會有另外一個聲音,在腦中唱反調:「許多書籍或知名人士,到處提倡早晨儀式的好。他們字裡行間卻完全沒有壓抑天性的苦大深仇感,相反著還透著喜悅和蓬勃,妳真的不試試看嗎?」

photo from pexels by Miriam Alonso

某天,我那「懶惰又短視近利的人類原始腦」與「理性又自律的 CEO 腦」又在征戰不休時,意外地,CEO腦第一次勝出,促成我決定嘗試看看—— 如果真如大家說得那麼好,那做了就是賺到;但若沒效果,也不過只是每天少睡 1 小時,少滑一點手機就補回來了。

沒想到 5 年過去了,我一試成主顧,今年還迎來了重大改良版!遙想當年雙腦的戰爭,慶幸自己跨出了第一步,也深刻體悟到,夢想成真不是奇蹟而是累積,每天堅持做一件能做的事。

要開啟高效能的一天,起床蘊含著大學問?

所謂的早晨儀式,不外乎就是在早上起床後,按照固定的流程進行一系列的活動。看似簡單的流程,卻能讓我們覺得生活有掌控感,儘管在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仍有一些屬於自己能確定的事情。也因此,推崇早晨儀式的人們,有志一同地認為:「早晨儀式能引領自己用更好的心情和身體狀態,來開啟高效的一天。」

還記得 5 年前我剛開始執行早晨儀式時,就是想在失控的人生中,找回一點掌控感。我對工作表現要求很嚴格,因此能在不到 30 歲時,就躍身為主管和專業顧問。

但這背後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產出品質需超過別人的期待,以及絕對以「別人的優先」為順序。

工作
photo from pexels by Vlada Karpovich

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手機,瀏覽有沒有什麼突發狀況需要處理回覆;一整天的上班時間,總是盡力地幫客戶解決問題,以換來他們的微笑與稱讚。整天下來,最後能留給自己的,只有晚上癱坐在沙發上的那一點點精力。

久而久之,我的人生除了工作之外,剩下的實在不值一提。而健康、心靈、生活則以火箭般的速度,失控到我無力挽回。

為了找回掌控感,我製作了一個打勾表格,每天起床時照著一一執行,沒完成前,絕不打開網路瀏覽別人的人生!

表格上的事情都是自己可控的,要嘛有做、要嘛沒做,就只有這 2 種答案,雖然看起來機械化,但確實在面對每天都變化萬千的職場競爭與壓力下,早晨儀式真的是唯一能 100% 掌控的事情了。

至於儀式的內容,五花八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不過若想快速開始,在《上班前的關鍵1小時:為什麼成功的人比別人早1小時起床?只要每天早晨做這 6 件事,就能徹底改變你的工作和生活!》這本長年熱銷的書中,早就幫你整理出一套 S.A.V.E.R.S. 系統,每天早上專注在靜心 、肯定、觀想、運動、閱讀、和書寫這 6 件事情上。

既然市面上都已經有這麼一套完整的系統了,我們今天要談的,不是早晨儀式要「做什麼」,而是別人不會告訴你,在養成看似優雅的儀式背後,必須經歷的 3 大蛻變階段和彎路。

用 3 段式調速法,建立起儀式感的模樣

我認為一個人的體態、談吐和舉止,都是多年來自我綜合管理的成果展現。想跳過任何一個階段,夢想速成,是不大可能的。

理想生活
photo from pexel by Sora Shimazaki

如果你曾在家跟著健身 Youtuber,邊看影片邊運動,那一定會有深刻的感受:看似簡單的動作,他們那手一伸、腿一蹬,姿勢協調又優雅,但自己做起來,不僅肚子狂顫抖,額頭猛飆汗,一照鏡子,以為已經努力挺直的腿,卻還是彎的。

同樣的道理,想建立恰到好處的早晨儀式,讓生活變得更有韻味,是需要時間的累積,而其中必會經過3大階段,一個都沒辦法跳過,但至少你可以先看清楚路徑,減少半路放棄的機會。

階段一:一切先從小而緩開始

如果把早晨儀式設計的太隆重、華麗、或耗時,是會讓人望而卻步的。其實,一些微小的改變,就足以讓忙碌粗糙的生活,透出光來。

舉例來說,光是要按照《上班前的關鍵 1 小時》,只專注在 6 件事情上,一開始真的很難!

什麼是靜心?什麼是觀想?

一開始的我,對於這 2 項一點概念都沒有,只好先到處尋找 YouTube 的影片來看、或是聽 Spotify 的音頻跟著練習。不過完全沒什麼系統可言,看心情有一搭沒一搭的做,時間就這樣過了 3 個月,毫無體會到靜心的好,甚至還覺得這只是偷睡覺的延伸。

直到後來循序漸進的深讀不同書籍,一步步的系統化練習,才感受到靜心安排在早晨儀式中的意義。但光是要專心練習靜心和觀想這 2 件事情,剩下的 4 項(肯定、運動、閱讀、書寫)我根本無暇應付,原本還很自責,甚至有想放棄的念頭。

直到我的人生導師提醒:

人要學駱駝,沉得住氣的動物。看牠從不著急、慢慢的走、慢慢的嚼;總會走到,總會吃飽的。

是啊!誰說早晨儀式一定要做 6 件事情,光靜心就能幫助我每天以平靜的心情,開啟工作與提升決策品質,那不就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了嗎?

所以在剛開始養成早晨儀式時,別妄想要 100% 的改變,這很容易被困住。

我們要做的,是試試先做好 1%。與其一次追求所有,不如根據自己現有的能耐,一個個慢慢往上疊加,恰到好處的儀式數量設計,才不會那麼容易放棄。

階段二:按表操課之餘,練習平衡取捨

當每個早晨儀式的項目都了解之後,就是開始認真地按表操課。

計畫
photo from unsplash by Jason Goodman

這階段沒什麼祕訣可言,就是用自律來餵養夢想的模樣:訂下計劃、堅定寫下的時間表,不要被影響。雖然過程痛苦,但看著自己日復一日做著對的事情,朝活出想要的模樣前進,那種喜悅是小酌、參加派對甚至是其他任何事情都無法取代的。

每天起床後,我會先靜心 、肯定、觀想,和書寫,接著出門去健身房運動。回來洗澡後便搭捷運上班,趁著車程時間,拿起電子書來閱讀。還記得那時,儘管每天早上重訓後,上班時間都在狂打哈欠,覺得身體疲累,但仍這樣堅持了3個月。

那時候對自己狠到,早上9點要跟知名公司的 CEO 開會,一樣堅持 5 點半出門健身完再從容去簡報。那種成功掌控自己的時間表,而不是被安排的感覺,非常有勝利感,因為這代表著:我自己,優先於會議和其他人!

在這麼逼自己的過程中,雖然成效很好,同事都明顯感受到我的體態與頭腦不斷加分,對於人生也越來越有掌控感,甚至紛紛效仿起來。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樣的自律,在情緒上卻漸漸造成我很大的壓力。

壓力
photo from pexels by Energepiccom

有時只要一個項目沒有做到,就會覺得自己很失敗。有時甚至會害怕起床,只因為不想面對這一系列的儀式。這就跟飲食控制一樣,節制太過頭,就會有暴食的現象。

沒有早晨儀式,會活得灰頭土臉;但儀式過度,反而過猶不及。刻意練習在這階段是必要的,但唯有恰到好處的早晨儀式,才會真正讓生活變得有趣。

階段三:享受每次的過程,從內在快樂成長

若沒有經過第二階段的刻意練習,是很難讓好的想法與行動變得自然而然的。當發現早晨儀式已變成一種習慣,就可以開始往第三階段邁進。

在這個階段,我會大量實驗不同做法,認真檢視什麼行動對自己來說是舒服又能成長的。

舉例來說,我不再硬逼自己一大早就重訓,搞得整天上班精神不好,而是把運動調整到精神較差的時段來執行,既然這時間腦袋不聽使喚,那就去動動身體吧!

運動
photo from unsplash by Samanth Gades

又例如,研讀了《莊子》後,我深信:「快樂是要向內探詢,而不是向外追求的」。因此在早晨儀式的安排上,增加了更多向內探詢的環節,而減少了由外而內的步驟:像是閱讀。

對我來說,美好的早晨是有公式的 = 與自我內心對話的書寫 + 冥想或瑜珈 + 曬太陽吃頓豐盛的早餐 + 瀏覽工作相關文章和內容,慢慢進入工作狀態。這是我嘗試了許久,找到最符合現在自己狀態的方式。

儀式的核心意義:用期待邁向更好的自己

如果身體狀況不佳,跳過一天沒關係;如果有特殊節慶或客人來訪,無法全部完成也沒關係。儘管不是按表操課,但早晨儀式一樣讓我在心情上更為穩定、人生有掌控感,進而在工作上也更為高效。大部分的時候,一睜開眼,我都是迫不及待的去開始,享受專屬於自己的儀式。

期待
photo from pexels by Vlada Karpovich

早晨儀式要建構在現實生活的延長線上,要先知道自己正在哪一階段,才能採用對應的方法執行。如果不顧實際情況,僅僅去追求表面的儀式感,那只會自欺欺人,浪費時間。

總之,我們需要恰到好處的儀式感、不盲從、不偽裝、探查內心真實的感受,當你真心喜歡它、享受它時,就能見證自己,又實現了一個人生夢想。


推薦書籍:

《上班前的關鍵一小時》

作者:哈爾.埃爾羅德

出版社:平安文化

推薦文章:

專訪 / 牧羊妮:運用 Notion 人生管理術,活出優雅的遊牧生活

想跟別人分享自己的專長!那些打造暢銷線上課前需要知道的事

你的時間規劃能應付遠距工作嗎?別讓不自律毀了你的生活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