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在2022年把好運都用完了?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新年第一天,興沖沖來到 Ikea 買新家要用的櫃子。才帶回家組裝不到 10 分鐘,就發現用來放背板的溝槽完全對不上,竟然買到一個瑕疵品!只好認命的再去一趟 Ikea 換貨。沒想到到了現場,發現庫存全賣完,而下一批貨要等到過年才有。天啊!才 2023 年的第一天耶,我也太衰了吧!

總覺得自己在 2022 年過得太精彩,活出了人生新高度:發表了新作品、嘗試多元的新合作,在事業上也有很棒的進展。因此才剛進入 2023 年,腦中不知為什麼,總會冒出這個擔心的聲音:「我會不會把好運都用完了?」

好運
photo from pexels by Liza Summer

買個櫃子就折騰了半天,最後卻只拿到一堆廢櫃板堆在家裡,新年好心情也都跟著廢了。為了排解煩悶,隨手拿起封面看似童話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沒想到在短短 3 天內,我整整看了 2 次,每次內心都大喊著:「這是一本每個成年人都應該讀一次的書!」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一本智慧而溫暖的小書

書中的主角蛤蟆,原本是大家眼裡的開心果,但卻得了憂鬱症。這本書講的就是他通過10次心理諮詢,最終找回希望和快樂的故事。

蛤蟆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不了解自己。他渴望被別人接納,卻不懂得如何先愛自己。透過心理師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帶領蛤蟆深入內心世界,打破關於自我的種種幻想,走出小時候的家庭陰影,幫助蛤蟆學會真正長大成人。

你夠了解自己嗎?

憂鬱
photo from pexels by Eyup Beyhan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跟蛤蟆先生一樣,有時會感到悲傷,腦中時常充滿停不下來的自我批評或焦慮。這些負面的聲音,很多都是源自於我們舊有的思考慣性,對於現在的自己並沒有任何的幫助,但我們卻不自知。

讀這本書時,就像跟著蛤蟆先生一起看了 10 次心理醫生。醫生問蛤蟆的問題,請蛤蟆做的功課,我也一一跟著照做。每讀完一次,就療癒了自己一次,甚至鑿開了心牆,再次重新認識了自己。

非常喜歡書中提到的 2 大觀點:

1. 把自己當成旁觀者

2. 人生座標圖

遇事時學會把自己當成旁觀者,靜靜地觀察這個世界的變化

每當腦中響起「我是不是把好運用完了?」這個念頭時,我腦袋裡總會有另一個聲音跟他爭辯、說教:
「宇宙是豐盛的,不用擔心!」
「你看,太陽今天一樣燦爛升起,每個人看起來都很棒,別擔心了,你也會是同樣幸運的」
但儘管用了這麼多的正面肯定語,我內在害怕的聲音卻還是沒有停過。

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

直到我開始練習用心理師與蛤蟆的諮詢方式,把自己當成一個旁觀者,靜靜著聽著腦袋裡的負面思緒,讓內心的焦慮先一次說個夠,而不是急著辯解與否定。甚至會利用手帳,每天紀錄內心這些負面的聲音。這整個過程,就好像是醫生為病人寫病歷一樣。

日記
photo from pexels by Ron Lach

而我也在書寫中,學會站在一旁去冷靜地看待這些負面想法,就只是單純地去觀察,不作任何批判。慢慢地,開始打從內心真正接受那些焦慮與不愉快,漸漸地,擔憂與害怕的聲音越來越小、也越來越遠了。

我們人都是有缺陷的,而規避性格缺陷的最好方法,就像是為自己來一場心理諮商,用旁觀者視角,例如心理師,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來檢視,盡量讓情緒抽離,保持客觀平靜,而不是基於衝動或爭強好勝之心。不管是想要走出擔憂、脫離負面情緒,或是訂下人生關鍵節點的決策,這些都需要勇氣與行動,也更需要一種旁觀者視角。

人生座標圖,你可以決定用什麼態度來面對

人的心理狀態可以分成 3 個階段,分別是:兒童、父母與成人

當我們處在「兒童自我狀態」時,常覺得自己很差勁不如別人,總認為是受害者。如果童年缺乏愛、父親很嚴厲、或母親很少擁抱…….等經驗,會更容易讓我們用貶低自己的方式,來刻意討好別人,或壓抑自己的憤怒與內疚情緒,來盡力的取悅父母。

心理諮商
photo from pexels by cottonbro studio

當我把年初不斷產生的負面想法,一一用文字連續紀錄個幾天之後,才驚訝發現,這些話我爸以前都對我說過!原來,是我把自己陷入在「兒童自我狀態」裡了。

還記得小學時,只要段考考得好,總會高興的回家與爸爸分享。但我爸很嚴厲並不常稱讚,若真覺得做得不錯,也只是淡淡地說:「很好,繼續保持,不要一次成功就沒了。」所以小時候的我,好勝心強,不管是考試、運動會、到任何的競賽,都非常在乎輸贏。

我不只想贏,我更渴望得到爸爸的一聲稱讚。但稱讚背後,總是會接續著警告。因此,在我深根柢固的思考模式中,只要做得好,就會開始擔心自己能不能持續。儘管現在已經長大成人了,沒有考試、運動會或競賽,但這樣的擔心,卻不知不覺地跟著我,不斷的在背景運作著。

看透了這點後,讓我了解到原來內心對於好運要用完的擔憂,並不是神奇的第六感,而是我選擇讓自己處在「兒童自我狀態」中,將過時的思考慣性,無意識的沿用到每天的決策。當識別出這樣的擔憂根源,早已不符合自己現在的狀態時,內心煩躁的聲音,也就漸漸安靜了下來。

photo from pexel by Vlada Karpovich

第 2 種是「父母自我狀態」,處在這個狀態時,我們總覺得自己比別人好,把教訓和懲罰別人視為自己的責任,甚至告訴他人這樣做是為了他好。會有這樣的行為,主要是我們在模仿小時後父母對待自己的樣子,我們把從父母身上學到的價值觀,以及對生活的評判標準,用來審判他人,或在潛意識裡批評自己。這就像那時我腦中對自己爭辯、說教的聲音,聽不下內心的擔心,只顧著生氣為什麼都這麼正向地跟內在小孩對話了,卻還是不斷感到焦慮。

最後一個是「成人自我狀態」。我們相信所擁有的知識和技能,能為這世界發揮最大貢獻,我們不再被腦子裡過去父母的聲音所驅使,也不會被童年的情緒所圍困,而是能思考當下的狀況,基於事實來決定要怎麼行動。

這 3 種心理狀態,並沒有對錯之分。每一個人都是由兒童、父母和成人這 3 種心理狀態所組成,就看我們選擇用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去面對眼前的人事物,這也形塑了我們的個性與態度。我們無法強迫他人進入任何心理狀態中,也無法強迫他人離開任何心理狀態,因為只有自己才能改變自己。

只有你,才能真正療癒自己

我們絕對有能力把生活形塑成想要的樣子,但是在今日的世界中,大多數的人都被生活情境所形塑。當痛苦或悲慘不幸降臨時,要記得我們都有選擇權 – 選擇要用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兒童、父母、或成人來面對。

心理狀態是可以改變的,而我們是唯一可以改變那個狀態的人。

回頭看看 Ikea 故事的結局。2 天後,我在其他地方找到了更喜歡的櫃子,剛好瑕疵品可以無條件退貨,也就無須為了買錯櫃子而煩惱!透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意外的小書,幫助我鑿開了一道過時的心牆。看來,真的不用擔心好運會用完這個假命題,不是嗎?

開心
photo from pexels by Vlada Karpovich

製造麻煩的不是人、事或物,而是你如何「解讀」這些人生事件,以及如何「回應」。在這新的一年,期許我們都有更多的時間,選擇以成人自我狀態生活,相信自己擁有改變的力量!


推薦書籍: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作者: 羅伯.狄保德

出版社:三采

推薦文章:

《臣服實驗》作者麥克辛格:在工作、生活間找尋自由,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專訪/Crispy 脆樂團:穿越變動帶來的療癒,是從自我出發的「愛」之旅

專訪 / 牧羊妮:運用 Notion 人生管理術,活出優雅的遊牧生活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