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拖延怎麼辦?打破「有一天」期限,允許自己立即快樂!

「總有一天會去做那件想做的事。」「等到錢存夠了,我就會去實踐夢想……。」

你是不是也很熟悉這樣的句型呢?

好玩的是,如果再和當事人隨口追問一句:那麼究竟會是哪一天呢?

那個「有一天」的期限,幾乎在每問一次的當下,就會無止盡的往後推移(笑)。

如何尋找快樂?好用的 4 格測驗和排序清單

「所謂的人生,對我們多數人而言,只是一場漫長的拖延。」—美國文壇大師/亨利.米勒

在現代,就業時選擇一個職業,並且終身工作直到 65 歲等待退休的觀念已經漸漸式微,我們身邊不乏聽聞有人將大半輩子奉獻給工作,卻沒有體力或健康實現想做之事。

拖延
photo from unsplash by Mykyta Martynenko

《一週七天,沒有一天叫做「有一天」》一書中,作者莎曼從她退休不久卻中風的父親身上,學到了一件事 —— 我們總以為還有很多時間,於是一再拖延內心真正的渴望,直到再也來不及實現。

莎曼不禁探問:我們為何要拖延自己的願望?多數人延遲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即使知道這些事情會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

我們選擇拖延的理由或許繁不勝數:時間、金錢、家庭責任、健康問題、害怕改變、認定自己的命運……但是為了這些理由認命的過日子的同時,似乎也感覺不到快樂。

我覺得大多數人習慣「先苦後樂」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兩種:

1.不知道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是什麼

2.若沒有100%肯定,不敢付諸行動

首先關於尋找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將要前往什麼目的地,也就無從開始前進對吧?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先找出一件想要做的事就好!

而且是做起來會讓你感覺愉快,活力充沛的事,書中提供了以下的 4 格快樂測驗:

第一格:現在做的事情當中,有哪些事你想做的事?

第二格:有哪些事是你想做卻沒有做?

第三格:現在做的事情當中,有哪些是你不想做的?

第四格:現在沒做的事情當中,有哪些是你不想做的?

第一格和第四格的答案,能幫助你確立適合的人生事項,而「有一天」的小線索就藏在第二格和第三格:你做你不想做的事情有多久了?你有多久沒有去做想做的事?

人生選擇
photo from pexels by Alex Green

或許你對於想做的事已經有些頭緒,但總認為沒有時間去執行,我想告訴你的是,這可能只是你的錯覺!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現在讓我們來釐清「真正重要事項」以及「實際優先順序」:

1.依重要順序排列,寫下你的人生中最看重的 5 件事情。

2.依序寫出你實際在每週花費最多時間的 5 件事情。

只要直接對照以上這兩份清單,登愣!你是不是發現了其中的落差呢?

我認為這是很直覺讓自己省思的方法,不但可以發現理想和真正付出行動之間的空白,我甚至還因此抓到思想和行為上的 bug。

我在列清單的過程中理所當然地把「自我成長」排在第一位,但實際上的第一順位卻是被「喜歡的人」佔據了,我每天花費最多時間在傳訊息和等待對方回覆。

啊,原來這是自己在「真正想要的目標」和「實際行為」上的矛盾點!

這也讓我認清,既然提升自我成長與覺察才是目前首要,我現在該做的便是花更多時間採取更接近理想目標的行動,也就是學習和閱讀。

你可能也會在列清單的過程發現這樣的尷尬,沒關係,這代表有進步的空間,我們只需要微調行動就好。

只要開始去做「重要事項清單」的一件事,我們就往改變踏出了很大的一步。

自我成長
photo from pexels by Karolina Grabowska

做再多的心理準備,都比不上「開始去做」

「所以你什麼時候才要開始做想做的事?」

每當我向我媽尋問這道問題時,不意外地都會得到這樣的回覆:「可是我覺得……」

明明小孩都已經長大獨立,家務也沒有過往繁重,我的媽媽依然覺得非得等到「有時間、做好準備的那一天」才能去學習,就這樣又好幾年過去了,生活依舊和往常一樣。

好不容易社區開辦插花課程,她很開心地報名,卻忍不住一下擔憂家裡一下擔心其他事情,我只好提醒她:家人們會很樂意一起做溝通和分擔家務的協調。

現在的她早就完成好幾堂花藝作品,甚至迫不及待要續報下一期課程。

就像美國劇作家蒂娜.費說的:「你不能站在滑水道頂端思來想去,總要滑下來。」

與其在水邊觀望半天,不如直接下水吧,或許你便會發現原本心裡所擔心的一切,根本都不是問題。

目標
photo form unsplash by Agnieszka Boeske

如果你在執行自己想做的事或者夢想之前,還是掙扎著需要更多指引和準備才能行動的話,作者莎曼提供一個很實際的建議——那就先 Google 吧。

我們非常幸運地處在資訊發達的時代,在搜尋欄打上「如何……?」就會有相關的細節、資訊可供參考,這是一個你不需要先知道,也能開始動手做的方法。

重點是,如果只光在頭腦裡想個不停,事情是不會有所進展的,不如上網蒐集資訊做個功課,訂出下一步可以執行的行動。

當然,你可以選擇不去做,不過當你開始行動之後,說也神奇,周圍的一切似乎都開始跟著運作,冥冥中有股力量將你往前推進。

說到這,我不禁要大大讚同書中的標題:「勇氣就是相信自己漸漸會理出頭緒」、「別再想太多,就去做吧」。

總是站在岸上的人生,你還想繼續嗎?

在閱讀的時候,我以為這又是一本講述人生有限,所以要把握時光做自己的雞湯書類型。

但是作者莎曼在前言就開宗明義的坦白:她想告訴讀者可以活得更快樂、更充實,而且是此時此地就做得到,本書便是她蒐集的架構以及實踐心得。

本書共分為 10 章心法,第 1 章節便是進行快樂測驗,評估真正讓自己快樂的事為何。

為什麼是「快樂」?每個人對於快樂的定義不盡相同,作者認為快樂不只是心情或成果,也是一種技能和選擇——其實我們都有能力選擇讓自己活得快樂。

是啊,為何我們總要等到「有一天」,才能允許自己快樂?

夢想生活
photo from pexels by Helena Lopes

正如作者強調:我們不是來站在岸邊,而是起身往前走,然後下水感受。

我一直相信人生是要來體驗什麼的,不論是感受人類的七情六慾,或是努力成為理想的自己,

唯有親身進入水中,才會真正感受到水的溫度和波動,構成獨一無二的體驗。

最後我想送給你書中的這句話:「快樂不需要有空,而是要你別再等待恰當時機。」

祝福大家都能活得健康、感覺快樂。


推薦書籍:

《一週七天,沒有一天叫做「有一天」》

作者: 莎曼・霍恩 

出版社:平安文化

推薦文章:

《臣服實驗》作者麥克辛格:在工作、生活間找尋自由,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想擺脫失眠,擁有好的睡眠品質?5 個方法讓你舒服入眠

專訪/攝影師差差:️日常並非習以為常,是帶著相機的送信旅程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