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將調配好的材料放入平底鍋,待兩面煎的均稱後,再以韓國芝麻葉包覆,放入盤中。
這道「香煎韓國芝麻葉豆腐排」是人氣部落客且經營臉書粉專 ──「蘇菲姊姊的人妻便當日常」的 Sophie 根據專業營養師孫語霙建議的營養原則,所設計出的料理。
坦白說,在採訪開始之前,我曾擔心自己對於烹飪、營養學沒有特別研究,而會與老師們存在距離感。但彼此短短 30 秒的介紹,就消除了我這些多餘的擔憂。
或許是工作性質與興趣的關係,與身為營養師的語霙,以及擁有眾多「便當」粉絲的 Sophie 進行訪談的過程,與其說是採訪人與受訪者之間的對話,更像是朋友之間,針對瘦身、營養健康、日常飲食等話題進行的討論。
對談過程中,我才知道即使專業如她們,在擁有現在的知識與能力之前,也曾經歷摸索時期,過程中的掙扎與跌跌撞撞,在經過努力與堅持後,被現在充滿自信的談吐所取代。
除了瞭解語霙與 Sophie 對於營養學與探索美味的學習歷程與專業之外,透過訪談,也解開許多我對於健康瘦身與日常飲食的迷思。
而這樣的收穫,是我在採訪前始料未及的。
「瘦身成功」並非「小鳥胃」專屬
「我曾餓到胃痛掛急診,但不敢告訴醫生,是因為晚餐只吃一顆大番茄,才搞成這樣。」
看著現在充滿朝氣的語霙,很難相信她曾用這樣的極端方式瘦身。
或許就是因為曾以傷害身體的方式來減肥,現在的她才會希望透過營養師的身份,傳達正確的飲食、瘦身觀念,來幫助大家利用健康的方式,達到減重的效果。
語霙提到,以前她和許多人一樣,會誤以為吃得少,就是瘦身的不二法門。但其實,並不需要擁有「小鳥胃」,吃對食物、吃對營養比例,就能夠輕鬆瘦身。
「讓自己吃飽、不必挨餓,也能夠瘦得健康持久,是成為營養師最大的收穫。」
最簡單的訣竅,就是每餐蔬菜量要最多、蛋白質取適量,飯量則減半並換成糙米,按照這樣的方式來調整日常飲食,即使不用特別計算熱量,也能夠輕鬆瘦身。
聊到這裡,我不免好奇,像我們身為上班族,最常接觸的食物都來自便利商店。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該如何吃得健康又沒負擔呢?
「其實便利商店裡的多款便當,都不會超過 500 大卡,當成一餐來吃絕對沒問題。」除此之外,語霙也表示,可以選擇地瓜、御飯糰、茶葉蛋、即食雞胸肉等方便又低卡的食物,相互搭配就能組合成健康又方便的一餐。
若有三餐都有在家準備的習慣,Sophie 則分享自己為家人料理便當的習慣。一般來說,早上比較的時程比較匆忙,荷包蛋、水煮蛋、炒蛋這類簡單的「蛋料理」就是蛋白質的最佳來源。
中餐則可以利用前一晚,或當天早上製作「肉類」相關的蛋白質料理,放入便當。
晚上在時間上比較有餘裕,就可以花比較多的時間,清洗、料理蔬菜與水果這類的食材,所以可以增加蔬果類的補給。一整天下來,每種營養素都能夠均衡地吃到。
的確,盡量吃原型食物、飲食均衡的確是控制體重的第一步,至於該如何將健康的食材料理得美味,這又是另一門學問了!
變換外觀、增添多元香氣,
成為料理魔法師收服挑食者的胃
茄子、苦瓜、秋葵、青椒,老實說,這幾項當中是否有你不敢吃的蔬菜?
其實這些食物都富含營養價值,可以提供人體不同的營養素。可惜的是,我們即使知道吃了有益健康,卻可以能因為偏食,或不知道該如何料理,最後選擇乾脆不碰。
但其實我們可以在味覺與視覺上,透過更多元的嘗試,讓這些食材變得美味,增加我們對於這些食材的接受度。
「轉換食材的外觀、使它擁有更多層次的味道,是改善偏食的訣竅。」
談到如何匡正偏食這個壞毛病,非常重視女兒飲食的 Sophie 就透過多年的料理經驗找到秘訣。
她表示,多數人會害怕品嚐某些食材,大部分的原因,是出自直覺性地對食材的顏色、外觀產生排斥。 除此之外,在口感、味覺上再加以調理,就可以讓挑食者踏出嘗試的第一步。
Sophie 就拿小女兒對於南瓜,從害怕到喜歡的過程來舉例。她會避免在餐桌上將南瓜以塊狀的方式呈現,改以其他的質地、樣貌將其融入料理中。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搗成泥,以烘烤的方式製作成南瓜派。
考慮小女兒不喜歡南瓜原本的味道,Sophie 甚至會把它加入雞高湯、洋蔥、培根、雞肉絲與鮮奶油熬煮成南瓜湯。
讓南瓜特有的味道不要這麼突出,整道料理的口感、香氣更有層次,也就讓小女兒漸漸敢嘗試南瓜這個項食材了!
從食材的「融入」、「搭配」到「轉換形式呈現」,不難看出 Sophie 在廚藝上的游刃有餘。那麼,長時間待在廚房,難道不曾出現媽媽們常有的「下廚倦怠期」嗎?
「出現倦怠期時,挖掘新食譜就是我最好的調劑,能重新驅動我想做料理的心。」
Sophie 表示,看到食譜上的料理方式與菜色,就會好奇自己是否也能做出相同的料理,或許就是這樣喜歡挑戰的特質,讓她不僅在廚藝上不斷精進,也幫助她順利走過每一次的倦怠期。
「料理」與「營養學」,
是展現愛最簡單的表現
隨著訪談來到尾聲,我發現這次的採訪不僅僅是工作,在與 Sophie 和語霙聊天的過程,解開了許多我對於瘦身、飲食的迷思,於我是非常難得可貴的經驗。
我不禁好奇,對她們來說呢?是否也從對方的專業中,得到了新的觀念與啟發?
「Sophie 讓我了解到,一份便當、一桌菜,
菜色多元與口味協調性,是多麽的重要」
當我拋出上述的問題,語霙就立刻搶答。她笑著說即使自己常下廚,但在認識 Sophie 以前,任何青菜或者肉類到了她的手上,就是拿來「炒」。
所以打開便當,就算菜色豐富,在味覺上仍屬同一個層次,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在與 Sophie 合作之後,才更加瞭解,如何利用不同的烹飪、調味方式,讓味蕾品嘗到食物不同的風味。
「比如,便當裡一定會有一個帶酸味的醃漬物,用來開胃。重口味的部分,則是以醬料醃製過再料理的肉類。而青菜的部分,則是以清淡為主。」
相較於烹飪料理與準備便當的訣竅,Sophie 從彼此的合作中學到的,就是關於營養學的專業知識。
「透過不一樣的料理手法,可以釋放出食物不一樣的營養素。」Sophie 表示,以往都會覺得炒青菜時,添加「油」會有罪惡感。
但透過語霙的介紹,才知道炒菜時放入油,才能釋放出脂溶性營養素,真對身體能提豐富的營養價值。
其實,從他們的合作與對談之中,不難發現「料理」與「營養學」之於我們,再切身不過。除了讓我們能更了解自己吃了什麼,並對自己的健康更負責之外,在人與人的羈絆中,也扮演關鍵的角色。
當我詢問,料理與營養學之於他們的意義為何時,Sophie 和語霙不約而同地給出了類似的答案:
「料理、營養知識,是生活的一部份,
也是我能給孩子最大的人生禮物。」
你在家中也經常擔任下廚的角色嗎?想對家人付出最簡單的愛與關心,或許一切,我們可以從「營養學」與「料理」開始。
【延伸閱讀】
將生活醃漬,再酸甜入菜 —— 專訪胭脂食品社主理人 SHA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