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到自己情緒失控,下一步,我們可以怎麼做?《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在生活中,有時會覺得自己被卡住、困住,最常有的反應是無來由的煩躁。直到生命中發生巨變,或在某次脆弱時終於無法忍受,累積以久的情緒終於爆發,我們才意識到自己哪裡不對勁了。
但是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為何情緒像是漩渦一般,我們只能在其中不停轉圈?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中,作者 Lori Gottlieb,擁有心理諮商師與病人兩種身份。透過心理諮商師的視角,帶我們了解心理諮商的作用與過程。而病人的身份,讓她在被分手後,寫出自己從面對困難、逃離困境,到誠實面對自己的心理治療過程。
我們究竟該如何從情緒認識自己,進而脫離生命困境呢?在作者的諮商過程中,我們可以找到一些方向。
 

感情裡,一顆突如其來的震撼彈

 

「我仔細想過了,我沒辦法再跟個小孩住上十年。」

平日晚上十點,心理師 Lori Gottlieb 與男友窩在床上聊天,才剛決定好週末要看哪部電影,男友就拋出了一顆震撼彈。
 

 
這句話的威力比 Gottlieb 以為得還要強大,她陷入了到處抱怨前男友、透過社群媒體監控前男友的循環。
當悲傷、憤怒的情緒逐漸影響生活裡的每個面向,她不得不卸下身為諮商師的自尊,找了交友圈之外的心理諮商師 Wendell 進行諮商。
一開始,她向 Wendell 大肆抱怨男友與生活,心情依舊很糟,還是走不出來。隨著心理治療的進行,她才逐漸意識到,前男友的存在,是她下意識用來轉移人生焦慮的障眼法。
而當前男友一離開,她便無法再欺騙自己,被迫要一一面對。
 

能將自己救離困境的,只有自己

Gottlieb 的第一關,是面對一本她不想寫的書。她無時無刻不在後悔答應了要出版這本書的決定。如果最後沒有如期繳交,她可能需要負擔工作與金錢上的嚴重後果。
 

我嘆氣:「我犯了一個天大的、無法收拾的錯。」一陣恐慌再次襲來。

 
不僅如此,真正困擾 Gottlieb 的是,她不知道自己為何可以把人生過成這樣,原本該順利結得婚、寫有意義的書,一切都泡湯了。在 Gottlieb 眼裡,還有什麼更糟的?Wendell 回了一句:
 

「沒有人會救你。」

 
 Gottlieb 下意識想反駁,但的確,尋求心理治療的人們,都希望能變好,但什麼是「好」呢?
心理治療師只能幫病人更認識真正的自己,認清自己做出的決定背後是什麼樣的期待,或有無被過往經歷所影響。最終協助病人在干擾中找到平靜,但是,心理諮商師並沒有辦法解決生命裡的所有問題。
 

 
在書裡的一幕,令我印象深刻。Wendell 要 Gottlieb 想像自己在一座牢獄裡,雙手搖晃著鐵窗,死命地嘶吼想要逃出去。下一步,他告訴 Gottlieb 左右環顧,會發現鐵窗的兩邊都有出路。
一開始, Gottlieb 邁出猶豫的兩步,最後她拔腿狂奔,轉頭一看,背後竟無獄卒追出來,因為
 

「你是你自己的獄卒。」

 
不論是「我值得被愛」和「我不值得被愛」,我們都能在生命中找到證據來支持這兩個理論,但是我們卻傾向選擇讓自己感覺不好的那個。老是覺得被自己的思考、行為、婚姻、工作、恐懼或過去所囚禁,難以逃脫。
只要我們願意去看,「除了自己之外,誰會阻止我們?」。
 

 

所謂「好」的標準,究竟是什麼?

這讓我想到一位熱愛學習日文的朋友,最近臨時接下日文論壇的活動,卻在準備過程中遇到許多困難。那一晚,他在訊息裡情緒潰堤,累積以久的壓力、挫敗,一次爆發。
這才意識到對於日文,他始終感到不自信。來自論壇老師的建議、修改,在他眼裡如同洪水猛獸。而這一切,都來自於他對於「好」的要求,是不犯錯
為了文法不出錯,他戰戰兢兢地重複檢查,為了上台演講不犯錯,他拼命練習。在他報告修了又修之後,他終於忍不住崩潰,因為他認為日文「好」的人,不應該修這麼多次,卻還不到位。
恐慌感與焦慮感充斥著他的生活,但就像書中說的「好」究竟是什麼?
他用「不犯錯」作為標準將自己困在牢籠中,直到另一位朋友告訴他:
 

「不出錯就等於好嗎?這我必須打上一個問號。」

 
他才恍然驚覺,自己已經成為自己的獄卒。
當他相信自己的語言能力不好時,他只看見自己不斷被修改、沒有留學過等因素,卻忽略了過去幾年,自己不斷地進步,現在才能受邀參加論壇的事實。
挫敗、緊張情緒的背後,源自於自己為自己設立的標準,與一連串因此而生的自我批判、對未來的焦慮。也許像另一位朋友說的,不該專注在設立的目標上(搖晃著監牢的窗戶),而是可以回頭看看過去的自己,說不定會發現,你已經走得比你想像得更遠了(看到兩旁可以逃脫的路)。
 

 
很有趣的是,故事到這裡還沒結束。在腦袋裡逃離監獄只是第一步,最困難的是,在生活中尋找出路。
逃出自己給自己設下的痛苦,卻也要負擔隨「自由」而來的責任,而大多數人都害怕責任。Gottlieb 放棄寫那本愚蠢的書,那麼她就得承擔另尋生活費來源的責任。
那麼,逃出牢裡更安全嗎? Gottlieb 還在掙扎,在現實生活裡,她究竟要逃走還是留下。
而 Wendell 沒有等他,他給了她另一道難題「你準備好要討論你與死亡的戰鬥了嗎?」。
 

面對充滿不確定的未來,該怎麼做?

Gottlieb 有個大秘密,她以為將此藏起來,就不會影響到她的生活。
在與男友陷入熱戀之前,Gottlieb 的身體出現了許多奇怪的過敏反應,四處求醫的結果是,沒有人知道他的身體出了什麼狀況。面對生病,她不願承認,用「拖」來面對。
 

「只要還沒確診,就先別跟男友提這件事 

── 繼續拖,死命拖,拖到天荒地老 ── 

搞不好最後發現什麼事也沒有。」

 
這樣的反應其實十分常見,而且不願說出口,通常是因為害怕面對。也許結果不明,總比壞結果來得好,形成自欺欺人的防護心態。
 

 
當 Gottlieb 傾吐完自己對於病情的擔憂不安,她才意識到自己原來這麼害怕。這次Wendell 告訴她,不是逃避,而是「不確定感」。
每個人對於未來總是充斥著不安全感,而 Gottlieb 只是在疾病的催化下,更有意識地感受到對於未知的恐懼。「我能恢復健康嗎?我還能找到合適的伴侶嗎?我的寫作生涯會不會從此完蛋?我下半輩子會是什麼樣子呢?」
 Gottlieb 坦承,走出想像的牢房的她,也許能重獲自由,「但接下來該往哪裡去?」
 

 
從一開始 Gottlieb 死抓著前男友不放、透過拒絕寫作毀掉作家生涯、逃避身體的問題,躲在名為「恐懼」牢獄裡的她,將自己塑造成活死人,透過自我毀滅來奪回人生掌控權。
 

「 雖然也是死,但至少是我能掌控的死。」

 
心理治療師慢慢引導 Gottlieb 面對人生原本的樣貌,除了自我毀滅,還能透過掌握生活裡不確定中的確定,讓自己放下恐懼。換個方向思考,未來並非失去希望,而是充滿可能性。
對於未來的恐懼大概是伴隨人一生的課題,下一步該怎麼走,沒人會告訴你,你將會擁有對人生的自由選擇權,同時,你也必須為此負起責任。
 

 
但在書中有提到一個概念,我覺得很不錯,也許可以回答我們該如何思考自己下一步。
也許很老套,但就是「活在當下」,Gottlieb 在癌末病人與自己諮商的過程裡,意識到不論自己是否生病,她都要「好好運用生命」。
我們急著長大、工作、賺錢,這些事情並不會停止向我們衝來,幾歲達到目標很重要嗎?當我們一直逼迫自己再快一點,卻沒發現,
 

「今天一定不會回來」

 
若能把握每個「今天」的時間,好好運用自己的生命,陪伴家人、做有興趣的事情等等,未來該怎麼發展也許就不可怕了,因為你已經掌握了你可以控制的部分,就是好好運用你的每一天。
 

 
不知道該往什麼方向前進,幾乎是伴隨一生的課題。未來究竟是充滿可能性還是不確定,取決於我們想要如何選擇。
而心理諮商師只能協助、導引我們,真正在生命裡遇到的難題,依舊需要自己去決定,但是如果察覺自己深陷負面情緒中,久久難以自拔,記得不要悶住或是忽視它,還是要找人聊聊。


 
 
書名: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
作者: 蘿蕊・葛利布
出版社:行路
Read it now
 
 
 
 
推薦閱讀:
別讓家人無心的話刺傷你, 8 個步驟擺脫《情緒寄生》找回平衡的親密關係
比科技冷漠,你根本不是我對手:是時候用聆聽創造積極的雙向互動
韓國瑜跟川普用同款的說服技巧:不靠事實,靠情緒就能說服你?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