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隆就快沒有書店了!」見書店的創辦人Mia說著,數位時代來臨後,基隆的書店一間間陸續關門,兩年前,基隆的老字號何嘉仁書店也吹熄了燈號。但這對Mia來說,更加深了想把「見書店」經營好的決心。
「 書店,很像是『 民間的文化集中地 』,當你接觸到一個人、一個新的單位,就能再多推廣幾本書,策展、講座、靜態活動等,也是在想辦法讓別人回頭,記得你,漸漸建立人們心中的一個印象。」
Mia心裡很明白,在當代開書店,已經不只是販賣書籍本書,更多的是經營一個場域,讓人們有不斷想回訪的動機。
這裏有海的味道,只要用心感受
見書店的位置在基隆廟口商圈,從一開始就實踐「 地點比什麼都重要 」這個道理,讓遊客、當地居民,有意或無意地,都會踏進這間書店,留下在這兒的足跡。再透過作家座談、電影放映、走讀活動,讓人們習慣來這吸收文化養分。
店內也有專屬的「 海洋主題 」選書,基隆在地的文化和歷史,以及台灣各島嶼的文化和故事,在地理位址的氛圍感染下,讓人們更深入去理解,台灣特有的海洋文化和故事。
走出書店,創辦人Mia也帶當地的學生,親自走訪、觀察基隆的地景,包含:基隆的外木山海岸、和平島漁港,只有親自看見、聞到海的味道、用心去觀察,才能更真實地認識一片土地,背後的所有故事。
24小時書店的實驗
疫情解封前,見書店希望能活絡閱讀的熱度,便推出了「 24小時營業 」的週末活動,也邀請了作家朋友來當「 夜書店店長 」,想在基隆港邊,給讀者一個更長、更溫暖的陪伴。
有趣的是,ㄧ些要出航的船員、遊客,會到見書店選一本書,帶上船,讓閱讀安靜地陪伴他們這一趟旅程。
Mia也和我們分享,有些父親會在半夜來到見書店透透氣,回家之前,會順手帶一本繪本給自己的孩子。或許,在忙碌的工作節奏中,閱讀也像是一個暫停的休止符,讓人們抽離麻木的循環,給自己空間去感受,喚回靈魂原生的感知能力。
紙本的觸感,無法取代
在電子化已為潮流的時代,《讀曆書店2025》邀請見書店,挑選文句收錄進日曆裡,也是用行動證明了:「 紙本的觸感,依然無法取代。」
紙本書遠離了雜訊的干擾,讓人們專心吸收、沈澱文字的能量,本身就是極具療癒能力的工具。
用日曆為載體,每天花3分鐘,閱讀一句台灣作家的作品,漸漸重拾對紙本書的喜愛,慢慢地你會發現,給自己遠離電子化產品的空間,也是給心靈留一處能夠滋養的淨土。
就從放下手機開始吧!
如果想重拾閱讀的習慣,「 就從放下手機開始吧! 」打開一本書,進入到另一個不需要減壓的世界,當你把手機放下,發現自己竟然可以得到更多寬慰。
也許在過去,閱讀是一種被規定的壓力,但在成年後的世界,閱讀卻是自我整理最澄明的工具。
光是挑選一本書,進入書本的世界,就是在整理自己的思想,如果你的生活充滿著各種事務纏身,更需要主動去騰出一個空間閱讀。
「 明知道,自己做得到,為什麼不去做呢?」Mia和我們分享她喜歡的一句金句,也像是見書店一直以來的行動理念。想做的事,就必須努力去嘗試,讓這件事本身教你成長、變得更強大。
📚見書店小檔案:
座落於基隆,推廣獨立刊物、海洋生態教育。看見大海、看回城市,再看回自身。是閱讀的宇宙,也是社會對話的場所。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仁二路236號
營業時間:11:00 ~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