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至少發布 3 篇知識型貼文,累積總量約 300 篇,主題包含行銷、自我成長、時間管理,在分享自己執行好習慣的過程中, IG 追蹤人數已突破 5 萬人。
經歷創業、研讀碩士和再就業,舉辦多次工作坊協助共 140 位學員建立好習慣,亨利溫在正職身分之餘一邊固定經營自媒體,讓人忍不住想貼上「極度自律」、「高效產出」的標籤。
「做斜槓真的要有體力,下班後通常都很累,即使心裡再想做一件事,也得要有精力去執行。」在會議室裡遇見亨利溫,聊起昨天共 14 小時的拍攝行程,他分享著長期養成的運動習慣,如何幫助他順利度過斜槓人生。
談起令人佩服的習慣實踐,亨利溫露出微笑坦承:「其實我以前並不自律,但現在可以自信的說:只要是想做的事,我就有能力去實踐,行動力已經是我自傲的優勢。」
這一番話令我好奇心油然而生,究竟從不自律轉變為自律體質,其中的關鍵是什麼?
「我發現想讓自己去貫徹行動、達成目標的話,就要把我們想的事情去寫下來和說出來。」 亨利溫認真的說道。
具體化是一切的開始,而我們又該如何行動,才能夠確實促進轉變的發生呢?
想要能持續養成好習慣,秘訣是「釐清動機」
首先令人意外的是,讓旁人深感佩服的自律生活模式,並不是從設定目標開始,而是從「動機」開始思考。
相信這是太多人心中的痛:只是為了養成自律而努力嘗試,卻迷失在不知為何而做的痛苦中,而在一個習慣執行失敗以後,產生自責懷疑的心態進,最終又放棄。
亨利溫發現很多人培養習慣前沒先想清楚「為什麼做」,所以即使看遍書籍、上遍課程,依舊找不到改變自己的方式。
「需要回到源頭去思考,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它可以幫助我達成什麼目標?能夠頻繁去做這些事的話,就會變成習慣。」亨利溫手勢飛舞,俐落地梳理邏輯。
挖掘「為什麼」背後的明確願景,促使人們產生往前走的動力,進而付出行動。
而在聚焦行動之後,我們容易遇上另一道障礙:持續力不足,也就是無法持之以恆,無法堅持下去的行動,便不足以成為一種習慣。
談到這顆惱人的絆腳石,亨利溫立刻拿自己的案例作為回答:「其實比起拼命努力,找到自己的內外在驅動力才是解方。」
他說起自己會想開始運動,是希望體態看起來更健康、輕盈,還曾經為此自製獎勵抽籤來鼓勵自己運動,卻以失敗告終。
於是亨利溫不斷思索:為什麼金錢、物質獎勵對於實踐目標的效果有限?
後來發現比起外在獎勵,自己更喜歡與人有連結感。將每天的行動放上社群動態,會有人給予回饋、督促,能不斷刺激自己。最後他利用 IG 動態成功完成 30 天健身挑戰,也讓運動習慣一路延續至今。
亨利溫察覺外在獎品機制不如社群動態有效,所以利用更強大的內在驅動——與他人互動、產生連結的方式,來幫助自己持續達成目標。
而接下來的這句話,更是點出一般人實踐習慣難以堅持的盲點:其實是不夠「認識自己」。
「能成功養成好習慣的人,都是非常了解自己的人,知道自己會被何種動力驅動。」
亨利溫沒有因為獎品機制無效就讓行動中斷,而是轉向嘗試別條道路,因此發現更適合自己的作法,才能在正確的驅動下持續付出行動、養成習慣。
我恍然大悟,這就像給電動汽車添加柴油,不是車子不能跑,而是燃料供給錯誤。
又好比網路上常講的「我的蜜糖可能是你的毒藥」,在每個人的條件和情況不完全相同的前提之下,要知道什麼是適合自己的方法,也只有親自嘗試過才有答案。
持續嘗試、反覆驗證,如此一來便能更加認識自己,進而從行動中找到對的驅動力。
不盲從大神理論,打造凡人適用的框架系統
「有的人可能手裡拿很多片拼圖,卻沒辦法將拼圖拼湊成自己的東西,
需要有人提供實際的案例讓他明白,如何實際應用在生活當中。」——亨利溫
在開始寫貼文和教課之後,亨利溫發現市面上不缺乏執行習慣的理論:OKR 目標管理、動機心理學、時間分配技巧等等,不同本書還會有不同的觀點、做法,容易使人混亂。
而有的人雖然努力照表操課,卻沒意識到理論是否能落實生活,與「是否適合自己」有很大關係。例如番茄鐘工作法,25 分鐘一個循環的方式需要「快速進入專注狀態」的能力,否則極容易因此打亂工作節奏。
若只是拼命蒐集各大理論是不夠的,如何實際使用、融會貫通,是養成好習慣,實踐自我成長關鍵的一大問題。
「該如何幫助大家真正能夠改變呢?」由於時常收到讀者回饋,撰寫的各類貼文,分享的內容不但融合多項書中知識,執行步驟更是簡單易懂。因此亨利溫決定發揮這個優勢:
「與其按照大神作法,不如自創更人性的框架系統。」
為了確保提出的「習慣養成框架」簡單易用,亨利溫會先閱讀大量文獻和案例,蒐集並融合各家學說如《先問,為什麼》、《原子習慣》。
接著親自操作以驗證成果,確定能將知識落地實踐後,再撰寫成貼文與追蹤者分享,測試大眾的反應和熱度,隨後再將不同用途的框架,建構成一套完整的生活系統。
他將一切歸功於寫碩士論文的研究經歷,替這樣發散、聚焦、創造的能力打下厚實基礎。
「可以把知識和理論做出系統化框架,是我的個人特色。」亨利溫堅定而自豪的說。
除了整合自我成長、行為管理技巧等知識內容,他也公開自己實際操作的成果,將知識落實在生活中的內容大受讀者好評,例如靠養成記帳習慣存到一百萬、養成創作習慣實踐下班斜槓經營自媒體、推薦給大家的 2023 習慣清單等,這些內容最高還獲得 1.6 萬讚、3 萬多收藏的肯定。
另外,加上早起溫書、運動見證的限時動態,讀者能實際看見亨利溫實作好習慣的行動,也產生「他能做到,那我也能跟著一起」的連結效應。
用行動破除迷惘,將自己推向更多可能
逐漸增加的演講、擔任活動嘉賓、合作邀約,分享執行好習慣的路上,也擦亮亨利溫的個人品牌特色,增加許多曝光機會。
亨利溫坦承過去一路走來不免有迷惘籠罩,接著他點開 IG 個人頁面,手指停留在 2019 年發佈的一篇貼文,標題寫著:「行動是實踐一切計畫的開始」。
因為他體悟到只有思考不付諸行動,終將一事無成,但也並非一昧的埋頭努力,而是透過成果去挖掘其中感到開心、能夠延伸成長的地方。
他打趣地分享自創名言:
「行動最好的時機在昨天,第二是今天,最壞的是明天,
但不是盲目行動,而是謹慎分配資源。」
看到有些人只能停留在學習和計畫階段,雖然有努力想改變的自我感動,卻始終沒有獲得成果,他覺得有些可惜。
亨利溫侃侃而談,即使做再多計畫,只有行動才會看到成果,進而思考如何讓習慣進行下去,不斷的回扣到 IG 貼文標題,他笑著肯定自己依舊是回到初衷。
自媒體的經營對亨利溫而言便是透過行動認識自己的過程,不單只是在平台上發文,學習輸出、發現熱情、找到驅動力,對於自己的成長負起責任,並且感到期待和快樂,成為獨特的個人經驗紀錄。
聊到最後,亨利溫誠懇地分享一個他喜愛的概念:
「認真投入人生做的任何嘗試,它會從點串成一條線,
在某一天又交織成網,幫助你推向更高、更遠的地方。」
雖然無法知道每個認真投入的當下帶來什麼回報,但是總有一天會回過頭來幫助到自己。
「與其不斷感動自己,不如認真改變自己」,亨利溫推出高效習慣實踐課,希望透過能真正落實的知識體系,從生活、職場、個人品牌的角度讓大家實際體會好習慣的成長效果。
藉由好習慣來幫助未來的每一天,收穫高效成長的優勢,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
跟著亨利溫老師一起無痛養成高校好習慣!
採訪撰稿:芊聿
校稿編輯:Kacy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