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容易怠惰!如何靠好習慣無痛成為理想的自己?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在每天的生活中,你諸多的行為與行動,有哪些是因為環境或其他人的要求所做的,有哪些是根據自己的意志而進行的,以及又有哪些是自己都沒有感覺,不假思索進行的呢?

依照他人的要求而做的事就像是學生要依照課表上課,打工時要根據班表出勤,當然上班族也需要依規定的時間上下班,以及因為家庭、友誼必須要去從事的各種活動。上述這些比較像是在履行責任和義務的成分,當然也會因此而有所獲得,但也難免會有種不由自主,被拘束的感受。

上班
photo from unsplash by Marten Bjork

而根據自己的意志進行的活動,不管是為了樂趣、學習成長或探索,雖然由自己主導感覺最能符合自身需要與最大滿足,但也必須經過思考與規劃,否則可能因為怠惰或腦中沒有想法就停住不動,無形中虛擲了時間。

如果不想要自己的行動都只是因為呼應別人的指令或需求,也不希望時時要煩惱該做什麼好,那麼也許讓自己藉由「養成習慣」,在不需要刻意思考的情況下也可以進行對自己有益的活動,也許是不錯的方法。

舉個例子:假如被家人看不下去,而要求你因為健康要多運動,或是每天刻意去想要從事什麼運動,也許養成每天早上慢跑 30 分鐘的習慣,是最能確保自己維持以及從中獲益的方式,不是嗎?

為什麼刻意養成習慣比想像中難?

也因為如此,市面上有許多以教人養成好習慣為主題的書,但並不會讀完之後就可以脫胎換骨。也許有些人會覺得「要養成習慣,不就是靠決心和意志力就可以做到了嗎?」

但通常我們會遇到 2 個大阻礙:

第 1 道障礙:自己

長期演化的基因所遺留下來的模式,讓我們先天對於「改變」有著疑慮——因為對生物來說,當改變發生就意味著風險。所以首先要克服的障礙就是我們自己。

另外,我們常會低估了惰性的力量,以及我們並不知道如何有效進行行為的改變,會把事情想得太簡單,讓「想要」和「實際去做」之間存有痛苦的差距。

放棄
photo from pexels by Inzmam Khan

而根據調查顯示,92 %的人所設定的新年新希望並不會被完成,而是默默的在某一天就被放棄。也許你會認為這是因為缺乏毅力或不夠投入所造成,但真正從中作梗的原因是「完美主義」心態。

許多人放棄的原因只是因為連續進行的規律因某些理由中斷,覺得過程不完美了,就乾脆放棄。甚至因為這種心理,很多人不願意開始新的目標,因為什麼都不做就不會失敗。

因此,要培養對不完美的忍受力,當事情「不再完美的第一天」很重要,因為那是讓我們練習「不完美的往前進」這個好習慣的分界線。

第 2 道障礙:環境

我們的行為通常是由周遭的環境觸發的,環境包括:人(或特定某個人)、氣氛、角色、場景。

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情況,每天會碰到的人、當下的氣氛、在工作、社交、家庭生活的不同角色與場景,都會影響到我們的行為。

我們也許在工作時嚴格積極,但在家裡卻只想放鬆擺爛。在客戶面前、老闆面前、家人面前,我們的行為與反應都會受到當時的環境而觸發,所以,環境是最強大的「行為觸發物」,甚至逐漸會建立起模式,很難扭轉。

photo from pexel by Michael Burrows

但反而壞習慣卻常會不自覺因為環境因素而養成又很難改。以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我有一陣子每個星期四晚上會去上課,通常上課前來不及吃晚飯,因此會在下課回到家附近下車後,在站牌附近的豆漿店買個飯糰與豆漿填一下肚子。

後來發現我無意間養成了一個習慣:只要比較晚回到家附近,我還是會自動走到豆漿店買飯糰與豆漿,即便那天我已經吃過晚餐。我無形中建立了「比較晚到家」+「看到豆漿店」就觸發我「去買飯糰跟豆漿」的行為模式,但我卻不自覺。

「動機」雖然不可或缺,但也最不可靠

另外,很多人相信,創造動機是行為改變的真正驅動力,經常我們會聽到「獎勵」「誘因」這樣的字詞,以為只要在馬兒眼前掛上紅蘿蔔,任何習慣就都能順利養成,但這也是錯的。

沒錯,動機是驅動行為要素之一,問題是,動機往往善變,是最不可預測,又最不可靠的。我們常常因為興之所至,或是因為讀到某本書、某篇文章、某位網紅的影片,就興沖沖起心動念想要每週讀一本書、日更部落格、開始運動…,動機往往是行為的理由與開端,但常常結果也是不了了之、慘不忍睹。

原因是也許在單次性的行為上,動機是還蠻管用的,但是在需要持續的行為上,動機就無法持續、長期發揮效果,開始的一腔熱血,可能隔兩天就變得雲淡風輕。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那到底要如何克服障礙,養成好習慣呢?

自我肯定能幫你讓習慣深植大腦

基於不自覺的完美主義心態,我們常會用各種方式告訴自己「我沒做好」,很少會說「我做的不錯」,我們很少認可自己的成功,對自己的作為感到滿意。

photo from pexel by Liza Summer

但是,自我肯定是養成習慣的重要心態,因為當我們受到稱讚獲肯定時,即便讚美的來源是我們自己,也都會觸動大腦裡的獎勵迴路。在正確的時候讓自己產生正面、積極的感受,能讓大腦察覺,並把剛剛做的行為順序牢牢記住。

換句話說,自我肯定可以在腦中深植你的習慣。因為會刺激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產生,控制大腦中的獎勵系統,幫助我們記得這次的經驗,以便之後能夠重複。

用數據大大增加成功機會

在養成好習慣的過程中,會有數據可以評量嗎?因為憑感覺與印象通常會失準。而當進展不順利的時候,透過分析進度的數據,可以幫助自己作出適當的調整。

由實際的進度與結果的反饋,面對自己的問題,而非否認問題或否定自己。而且,當有數據可以回顧時,可以從實際的情境與經驗裡找到讓進展順利的原則,進而設法複製當時的做法。

美國知名的自我成長教練馬歇葛史密斯,則是運用「主動式提問」的方式,幫自己的習慣培養過程建立可檢核的數據。

做法是:他針對想要建立的習慣例如運動、多吃蔬菜等等,在每天睡前會這麼問自己「我今天有盡我可能多運動嗎?」「我今天有盡我可能多吃蔬菜少吃澱粉嗎?」,然後用 1~10 分幫自己計分,持續寫上日期記錄在一個表格裡。甚至初期他還曾經雇人每天晚上 10:30 打電話給他問這些問題,免得自己忘記。

評分
photo from pexels by Mikhail Nilov

我們也可以學他這麼做,根據想要作出的改變,設定幾個相關的問題,每天晚上問自己當天的情況如何,舉例:假如你因為想要維持健康的體重,你的目標是每天要運動,要以蔬果代替澱粉。那麼每天晚上睡前,你就問一次自己這兩件事當天做得如何,幫自己打個分數,然後記在表格裡。

這個做法的一個優點是:就算今天因為某些原因沒做到,自己給的分數很差,但是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只要你每天這樣問自己一次,一天一天累積下來,你的習慣很自然就會做出改變。

建立好習慣,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我們有時會感到遺憾「為什麼我沒有成為我心目中理想的自己呢?」,但也通常會覺得「好吧,也只能這樣了」,但真是如此嗎?其實我們是有所選擇的。

所以,不要覺得「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改變自己習慣的過程,就像是解開複雜的繩結一般,要設法逐步解開糾結的部分。

摯愛之人
photo from unsplash by Priscilla Du Preez

另外,也許讓自己改變的原因並不只為自己,而是設想當自己置身於尊敬與摯愛的人身邊時,你希望你是怎麼樣的自己。他們,會是讓我們要改變的原因。

藉由好習慣來幫助未來的每一天,收穫高效成長的優勢,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

《高效習慣實踐課|掌握一週進步法,聰明打造開掛人生!》


推薦文章:

人生總是在無助裡反覆倒帶?來場《大腦衝浪》吧!

清除雜音,養成「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找回重新對焦世界的心智之眼

行前思考只是個假象,你的行為早就被大腦決定好了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