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不久,我就決定,日後要再攻讀研究所。
因緣際會下,研究所考試所需準備的 3 個科目,分散在 4 個課程中,偏偏有 2 門都沒能在學校好好上完課。
其中 1 門是老師經常跟我們發脾氣,怪我們不懂大學課堂上課與作業繳交方式,一整年下來,教了不到一半。
另 1 堂則是日後才知道,當時授課老師身染病痛,無力上課,因此大多數時間都讓我們唸課本,偏偏那堂有不少公式與運算需要學,一整年下來,看書能懂的不多,不懂的還是不懂。
到了大三下學期,得開始著手準備考試。
當時的經濟狀況,無法報名補習班的全科目課程,只能挑 1 門課。我挑了需要學習計算與公式那門課,其他 3 門課,打算自己準備。
從寫筆記開始,摸索讀書方法
說起來運氣很好,上大學後不久,我因為腳受傷,拄了大半年拐杖,無法到處跑,每天下課回宿舍就是去圖書館借書回去讀,就這麼一來二往,腳傷好了之後,也養成了讀書習慣。
讀了一年之後,覺得光讀書不做點什麼,感覺過一陣子讀過的書就忘記了。升上大二之後,決定開始練習撰寫讀書筆記。每天抱著書跟筆記本,去隔壁宿舍的閱覽室。一開始只是邊讀邊抄下一些覺得有趣或有道理的句子,慢慢摸索出自己寫筆記的方法。
再後來,在圖書館碰到了可以說是改變我人生最大的一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原來讀書是有方法技巧的,不需要硬碰硬,可以用方法拆解,萃取重點,吸收消化而後產出。
特別是書中提及,大學畢業生應該具備的主題閱讀能力,經過我自己的理解消化後,開展出一套主題筆記術,用在準備研究所考試上(主題讀書法的詳細的具體操作步驟,日後我寫在自己的《超快速讀書法》)。
我記得光是概論那一科,筆記就寫了 100 多頁,滿滿的精華重點。
不但順利全部考上,考得還不錯,且不多久有學弟妹來請教準備研究所考試的讀書方法時,我也試著將之整理成一套模組方法,跟他們分享。後來,他們也都順利考上自己心目中的研究所。
當初我從主題閱讀參悟出來的作法是,不能比其他人了解的更透徹的話,至少要比其他人懂得更多。
早年研究所考試,大部分的人都會找來傳說中的聖經版教科書,仔細研讀。
的確,不少聰慧之人,可能只要仔細研讀聖經版教科書就能考上理想的學校。然而,我自認資質駑鈍,加上有些科目沒能有機會好好上課,因此,我想出來的補強之道就是,那就讀的比別人多吧?!
打散章節目錄,重新建立知識架構
於是,我找來需考科目當時能夠找到的所有教科書,將這些教科書的章節內容重點各自整理出來,打散章節目次,再重新編目,建立各學門知識的新架構模組,將每一本教科書中的重點,匯聚整合成一本筆記。
除了整理各家教科書,我還到圖書館去,找出重要的中文學科期刊,從第一期逐期翻過去,挑出有趣或沒學過的概念的論文,摘錄其重點,用便利貼貼在自己筆記的相關章節。
最後,我也將常考的考古題,抄錄下來,貼在筆記中相關章節的部分。
我自己製作的考試讀書筆記,有各家教科書和學術期刊論文的精華,還有歷屆常見考古題!
透過通讀多本教科書和期刊論文,我發現比只讀一本教科書,有如下優點:
1.每一本教科書都提到的內容,必然是重點。
2.每一本教科書解釋概念的方法都不同,等於上了好多個老師的課程,而不是單聽一家之言!我發現,透過比較多版本的解釋來理解一個概念,能夠看到抽象概念本身的多面性,以及現實世界的實用性!
3.每一本教科書在解釋概念時援引的研究或個案,或多或少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透過較多的案例閱讀,能夠更深刻的掌握學術概念的未盡之處!
4.彙整每一本教科書關於學術概念的定義說明,編寫出比較完整的概念詞彙定義,對於研究所考試中的名詞解釋部分的回答,能夠闡述得更仔細,而非一兩句話草草帶過。
5.有些教科書會介紹比較冷門的子領域知識,甚至只有該本教科書有,若未來考試考出來,就會成為搶分重點。
上研究所後,我發現大部分的課程所需繳交的期中期末作業,乃至畢業論文撰寫時的文獻回顧,都需要嫻熟的主題讀書法跟主題筆記術,才有辦法處理。
以最近比較熱門的論文來說,文獻回顧一言以蔽之,就是將自己打算研究的主題,從最一開始到最近,重要的著作或論文全都收集起來。
通讀之後,摘錄整理出與自己即將研究的論文相關的部分,告訴指導教授語口試委員,我這本論文是在那些前輩的研究基礎上,找出過去的人還沒有解決過的問題,用過往學科常用的研究方法設計研究計畫,未來將據此論文提綱所撰寫規劃之方向,執行論文研究與結果撰寫!
用「主題」找尋重點之間的隱密關聯
通讀同一主題下的大量著作,就得搞懂主題讀書法,如此才能知道,概念與概念之間該如何串接?該領域的重要研究問題與問題意識?過往研究的思考脈絡,處理問題的手法?乃至過往已經取得了那些成果?
若不能熟通主題讀書法,在撰寫文獻回顧時,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摘抄了太多前人的資料,讓整本論文看起來像抄來的一樣,沒有太多自己的見解,沒能好好闡述自己的研究!
非常神奇的一點是,主題讀書法可以讓人領會隱藏在各書章節中間的知識模型、架構,還有論點與論點彼此之間該如何串接才會具備邏輯嚴謹度(各論點之間彼此獨立/互斥,加起來又能窮盡的解決問題;俗稱MECE,是麥肯錫顧問公司長年推廣的一種知識組織與呈現工具)!
再後來畢業出社會,擔任連鎖書店總公司圖書採購期間,曾經被指派要求負責兩家新展店的特色門市的特色主題書區的書單布建。當時就是靠著主題讀書法,詳讀各家共應商的書單,還有書店自己建構的圖書分類目錄,將特色書區的重點長備書單一點一點地建立起來(書店建立書區主題書單的考量的重點跟學術研究不同)!
再再後來,離開職場專職寫作,乃至教課,舉辦主題讀書會,撰寫主題書介型導讀,乃至個人的思想建模,打造宏觀鳥瞰的整合性系統思維能力等等,工作和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都用上了主題讀書法與主題閱讀術,實在非常慶幸自己年輕時就能邂逅主題閱讀術,且加以活用,融入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中!
近來不少讀書方法的書,都開始引介主題讀書法,像是《一天10分鐘的精準閱讀力》、《商業書10倍高效閱讀法》、《一次讀10本書的串聯閱讀法》、《協槓時代的高效讀書法》雖然各有自己的變形版本與概念命名,但都非常值得找來閱讀,特別是如果覺得直接挑戰大部頭的經典《如何閱讀一本書》有難度的話!
推薦書籍:
書名:《如何閱讀一本書》
作者: 莫提默‧艾德勒, 查理‧范多倫
出版社:臺灣商務
書名:《超快速讀書法》
作者: 王乾任
出版社:釀出版
如果你很忙碌,沒有時間閱讀以上書籍,或是想重新培養閱讀習慣,卻屢屢感到挫敗,不妨可以參考影音的形式,讓歐陽立中老師帶你一步步學習,將整理好的「如何閱讀」的精華淺顯易懂地傳授給你!
歐陽立中老師是誰?:專訪/歐陽立中:閱讀好比複利效應,積累便能收穫爆發性成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