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大專欄】當詐騙來敲門,請注意,聰明人更可能上當受騙

最近一陣子,佔據媒體版面最多的系列報導,當屬某知名網紅與先生欠下巨額債務跑人的新聞,據說金額高達七到十億。

不管他們是詐騙取財還是負債逃走,總之,有不少人被騙走了高額金錢。

若拉長時間來看,台灣社會三不五時就會有詐騙集團被破獲,而詐騙所得經常都是九位數起跳,十位數也時有所聞。

詐騙集團當然很該死,不過,有一點也應該想一想,為何有那麼多人會被詐騙?特別是像網紅的案例,被騙者一次給出去的錢都是數百萬甚至數千萬,那可不是普通詐騙集團的幾萬塊,擁有這樣財力的人,在世人眼中也算是人生勝利組了,絕非笨蛋,而然,為何卻仍然有如此多人受騙上當?

會不會,關於詐騙這件事情,其實我們多數人的直覺認知,都是錯的?

《騙局-為什麼聰明的人容易上當?》一書,堪稱最為仔細縝密的介紹了詐騙過程的精彩作品,不妨讓我們稍微借用這本書的觀察結果,談一談受騙上當這件事情。

詐騙是最古老的行業,騙徒與肥羊是共生關係

誰會受騙上當,應該是詐騙這件事情裡最讓人關心的事情?

答案則可能出人意料,和許多人想的不同,實際上會被騙的人,通常是太過相信自己無懈可擊的人、覺得自己不容易上當的人(並不是笨蛋才容易被騙)。

一個人「會不會上當受騙和你是誰無關,和你的生活狀況有關,如果你經常感到被人孤立或孤獨寂寞,則容易被騙。」

「如果剛丟了工作或失戀,遭逢人生重大轉變,財務狀況吃緊或心理壓力大,容易被騙。」

「有債務的人更容易被騙。」

「衝動與渴望冒險是」是增加受騙機率的兩大指標。

「騙人者人恆騙之」,詐騙犯也容易被騙,因為他們相信自己熟悉詐騙伎倆,不應該會被騙,其實反而更容易被騙,「當你越感到安全自信不會被騙時,只要對方能取得你的信任,你將任人宰割。」

白話文來說,不要以為人生勝利組不會被騙,實際上人生勝利組更容易被騙,因為這些人覺得自己不太可能有人敢騙,這個思考盲點將成為詐騙者的入手點。

詐騙專家的性格特質

騙子常為人唾棄,被指責為沒良心。實際上這個指責真的沒錯,騙子通常欠缺同理心,懂得利用他人的善心好意,對他人的痛苦豪不在乎,只在乎自己能否占上風。

自戀傾向,喜好浮誇與自命不凡,高估自己的價值,心機重,擅長操縱別人。

總之,騙子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善用策略操弄剝削他人,對犯罪行為毫無愧疚感,甚至樂在其中。

這是為什麼有人可以一邊炫富、裝闊,跟被騙者談笑風生,一邊籌備捲款潛逃事宜。

 

許多人最關心的是:如何看穿騙子?

和世人想的不同,騙子並不會結巴口吃支嗚其詞,也不會出現前後矛盾的狀況,一般人是無法從人的外貌微表情或肢體語言判讀出一個人是否為騙子(因為我們多數人沒有經過訓練)。

再者,騙子說謊說得很多,謊言早已內化,成為某種連他自己都相信的事實,並不會出現不善常說謊或欺騙人者才會流露的緊張樣態。

雪上加霜的是,人的性格基本上傾向信任他人(信任偏誤),除非被提示要小心某人,否則都會選擇相信人,而這將成為有心詐騙者的切入點:先和受騙者建立一堆共同點,讓你覺得熟悉有好感,取得一連串的小信任,再利用重複曝光效應,累積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信任資本,之後,再狠狠撈一筆。

騙子都是很有耐性的,正所謂放長線釣大魚,真正的老千,可以布局多年,只為了最後狠撈一筆。

詐騙的重點,是能否讓人對騙子產生好感,相信自己產生的感覺勝過其他人的意見。

若能順利,則能操弄被騙者的情緒,使其根據內心衝動行事,失去冷靜判斷的客觀。

騙子最常用的手法

《騙局》一書揭露了騙子常用的手法,例如像得寸進尺法/以退為進法、攀關係的熟人詐騙法、順序效應、位置效應、默認效應、錨定效應、限制選擇、別無選擇、耳熟能詳效應等等,琳瑯滿目,讓人眼花撩亂。

騙子常說的口頭禪是「想像一下,不妨猜想一下…」,透過說故事在受騙者腦中置入虛構的畫面,用虛假取代真實,最後誤認虛假為真實。

好比說金錢方面的詐騙,通常會極盡所能地勾勒富有之後的生活想像,以此誘發受騙者的情緒,使其失去冷靜,衝動行事。

騙子的話術精準有效,不拖泥帶水,善用稀有性原則,可靠性訴求,迷戀幻象,社會共識等效應,引人上鉤。

騙術之所以能夠屢屢成功

詐騙成功的關鍵在於人的自我欺騙,許多人深信自己終將改變世界,自己是那位獨一無二的被天命遴選者。

所以我們不時看見一些博學富裕之士也淪為受害人,毋寧說這些人更加堅信自己可以改變世界,勝過困境,太過樂觀看待自己與環境的緣故。

《騙局》的作者提醒我們:「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是最佳詐騙對象」,「騙子總是投其所好,滿足人的虛榮心。」

優越感偏誤讓人無法保持客觀判斷事情,讓人忽視反對意見,自我合理化自己的選擇。

騙子準備動手的訊號:破局失利

《騙局》中最值得認真記住的一點,是關於詐騙者準備動手撈最大一筆之前的作為,作者稱之為「破局失利」。

這是騙子用來測試肥羊的最後一道關卡,騙子想要了解,受害者蒙受小損失之後,是否還願否繼續往下加碼的手法?測試的是:「當我們損失了一點錢之後,是會轉頭離開還是加碼再拗?」

如果還未深陷騙局者,蒙受小損失後就會醒悟走人,騙子就會放棄,但如果蒙受小損失後卻急著想要加碼的人,則是已經深深落入騙局之中,內心對此騙局早已建立了深切的期望,且真心相信自己最後能成功。

為什麼新聞報導中有一些受騙者最後被騙金額遠超過其他人,就是因為他們碰到小損失後不甘願,深陷沉默成本謬誤,繼續不斷加碼的緣故。

想要不落入破局失利,得調降期望,降低認知失調,當證據和期望不一致時,改變期望(一般來說,人們多半不會改變期望,特別是期望曾經實踐過時)

為什麼騙子不容易被揭穿?

作者最後在書中提到一點,想來頗讓人唏噓。

為什麼騙子總能橫行,不能提早被揭穿?

因為受騙者礙於自己的面子或社會聲望,被騙之後往往希望息事寧人,只求趕走騙子,不希望讓事件曝光,因而選擇私下處理的多,於是就放任騙子到其他地方繼續行騙。

真正的騙子是不會學到教訓的,這些人心中毫無良知道德可言,只會換個地方另起爐灶。

《騙局》的作者提醒世人,不想受騙上當,就不要希望自己人生可以變好,卻不想要腳踏實地努力。

「人們上當受騙,是誤以為騙子口中所說的的真實會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好。騙子販賣希望,只要你希望你的人生可以變得更好卻不願意靠自己而希望靠別人或外力成就你,騙子就有機會來騙你。」

最後推薦一些跟騙術有關的作品,有興趣者可以閱讀:

說謊:揭穿商場、政治、婚姻的騙局 心靈工坊

惡血:矽谷獨角獸的醫療騙局!深藏血液裡的祕密、謊言與金錢 商業週刊

隨機騙局,大塊文化

小數據騙局,時報文化

投資詐彈課:識破投資騙局的五個警訊,寰宇

金融大騙局,布克文化

 

推薦閱讀:

【Zen大專欄】散播假消息不一定是被騙,更可能是有利可圖

【老查專欄】《引領瘋潮》:「病毒式行銷」有問題?教你掌握爆點的 25% 關鍵

【Zen大專欄】元宇宙將泡沫化還是成熟化?從群體到個人,我們該如何因應時代挑戰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