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是什麼?泡沫化還是成熟化,我們該如何因應時代挑戰

最近一陣子,元宇宙成了熱門詞彙,幾乎每天都能在媒體上讀到相關報導! 一些關於元宇宙的關鍵字,像是沉浸式、擴增實境、NFT、區塊鏈…,經常出現。 

有意思的是,坊間輿論一方面看衰元宇宙的未來,認為只是一時炒作,股價大起大落;另一方面,卻又不斷追捧歸屬於元宇宙的一些發展項目,像是虛擬貨幣與 NFT 藝術創作,彼此矛盾的言論,在媒體上到處可見。 

之所以會造成此一混亂現象,很可能是多數人都還搞不清楚,元宇宙到底是什麼?具體來說指涉哪些內容? 

圖片來源:Unsplash

翻譯為中文「元宇宙」後,我們忽略了什麼?

人們當前對元宇宙的理解,比較偏向是 5G 崛起後的各種 3D 化的數位科技應用,使用者透過穿戴裝置,以虛擬替身的形式在數位世界中活動。有別於 Web2.0 時代,我們參與數位世界,Web3.0 時代,我們有一個自己專屬的虛擬替身。 

然而,元宇宙的企圖心並不止於此。 

許多文章與專書對於「元宇宙」這個命名的中文翻譯之解釋,只強調了「元」(Meta)的「超越」性 質,而忽略了「後設」性質。 

過往在台灣,Meta 多半翻譯為「後設」,中國大陸則翻譯為「元」。後來台灣的學界認為,「元」的譯法更能傳達 Meta,因而改採此譯法。 

不過,後設仍然是理解的 Meta 的重要切入點,後設有包含一切,統括一切,在一切之上與之後(基礎)的意思。 

也就是說,元宇宙是一切宇宙之上/之後(基礎)的宇宙,元宇宙是能夠通向所有宇宙的宇宙,元宇宙是一切宇宙的集合。 

換句話說,元宇宙並不只是過往我們理解的數位世界,也涵蓋了實體世界。我們生活的實體世界,也是元宇宙的一部分。畢竟,我們是透過穿戴裝置,將肉身類比式的自我,轉化為位元後, 進入數位世界,在數位世界活動。

數位世界中的各種平台與機制,也是嫁接在實體世界中,若沒有實體世界的物理性支持,數位世界也不能單獨存在。 

元宇宙毋寧是一種更深層的虛實整合、線上線下之串聯的闡述。 

元宇宙試圖向人類解釋,往後再沒有什麼實體世界或虛擬世界之分,兩者都是元宇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共存且互相支援,才能欣欣向榮(理論上是如此,實際發展就未必,這部分暫且不說)! 

所以,其實 Web2.0 版的數位世界,也就是透過桌機或行動裝置瀏覽網頁的數位世界,也是元宇宙的一部分。

包容一切的「元宇宙」思考,將會如何改寫人類史?

元宇宙之名的出現,往深層來說,是人類告別小敘述(法國哲學家李歐塔在後現代狀況中宣告,大敘事終結,小敘事崛起),重新回歸大敘事。

再次回歸之後的大敘事,不若過往人類的大敘事,試圖以一個版本的故事統合全部人類世界發生的事情與背後的意義,而是採取多元現實主義,尊重各種版本的敘述之存在,無論是試圖解釋整個人類文明發展抑或只是解釋一部分,無論是看衰還是看好,全都囊括其中。 

將一切包容進來,不再隨意地排除某些特性,以此減少人類在地球上的摩擦與紛爭,盡力實踐全球一體化所企盼的世界是平的,大家都可以和平共存,不要打打殺殺。 

說到底,數位世界需要有和平穩定的實體世界作為發展的物理性基礎。畢竟,當前的數位世界仍然需要實體世界的電廠穩定供電,存在於實體世界的電纜與資料庫能夠量續運轉,不被破壞。這些物理性的基礎,需要國家機器的允許,需要有穩定的實體社會秩序與國際關係方有可能成立! 

第一台油電混和車,1989年就問世了。當時人類覺得是一大發明,但也知道那是純電動車的過渡期,只是當年的科技對於發展出可行性高且能量產的電動車還有待努力。 

如今,純電動車已經在發展的路上,雖然還不能普遍取代油車,但各國政府希望到 2040 年左右,電動車可以大幅取代油車。 

1989 年到 2040 年,那是 50 年的光景。 

如果從電動車的發展史來看,長期來說,人類勢必會發展出成熟的元宇宙世界,只是屆時的運行方式未必是我們這一代人所思所想的樣貌。然而,虛實整合,肉體透過裝置進入數位世界, 人類同時可以在虛擬與實體世界活動,虛擬世界宛若實體世界一般,乃至虛擬與實體兩世界 順利疊加/融合的未來,應該是可期的! 

再說回網際網路。最造問世於 1961 年,1990 年代中期後逐漸普及,2000 年前後經歷一波泡沫化,短暫受挫後,重新開始。 

蘋果的 iPhone 於 2007 年問世後,帶動一波移動互聯網的崛起,10 多年的時間下來,人類終於來到近半數人口都能上網的階段,互聯網大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作息、工作休閒娛樂教育商務活動。 

在此基礎之上,人們慢慢有了將萬物與世人全都聯網,進出虛擬與真實能夠通行無礙,在虛擬世界生活可以跟真實生活一樣(或者反過來,讓虛擬世界的人也能下載到 AI 機器人或仿生人, 到實體世界活動)的可能性。

面對正在發展的「元宇宙」,可以做些什麼?

元宇宙仍需要相當的時間來發展,且仍然不知最終樣貌為何? 

在通往成熟元宇宙的路上,一定也還是會發生一窩蜂投資什麼,造成泡沫化與衝擊,短暫受挫後再起的現象。因為,不管人類可以透過什麼裝置前往哪個宇宙,人性依然不變,依然會盲從與盲信,跟著其他人一起追捧一些什麼! 

不管你喜歡或討厭元宇宙,它都在持續發展中,系統性的理解元宇宙到底在幹嘛,找出自己的理解版本,找出它跟自己的生活與工作之間的關係,預先設想好可能的應對之道,甚至提早佈局,享受其所能帶來的效益,好過被元宇宙對人類社會運轉的更新換代衝擊卻不知如何應對?

好比說,人類不會因為進入元宇宙時代就停止分類分群、歧視、貼標籤,霸凌或性騷擾,乃至偷竊或犯罪,而且,元宇宙相關的新科技也許還會助長不義之事的擴散。像是深偽技術(deepfake)製作了許多帶有名人大頭圖像的成人影片,在網路世界販售或流傳,女性虛擬替身在虛擬世界中被公然性騷擾等等,都傷害了不少人! 

臉書創辦人不惜改將公司改名為 Meta,砸數十億美金併購 Oculus 發展 VR,蘋果與 Google 都投 入數位眼鏡的研發,大型遊戲平台開始推出自己的虛擬幣,與品牌與偶像藝人合作,發展線上社群,而亞馬遜開始進軍實體世界…。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如果從虛實整合,數位與實體串聯發展生態系的角度來看,未來各種的跨界與超越行為,都是可以理解的! 

目前對於人們元宇宙的想像與嘗試,未來未必都會成功活下來,很多可能會殞落,不過,面對科技來到能夠大幅推動社會轉型之際,最怕的不是決策犯錯,而是無所作為,這或許也是許多 科技大廠紛紛砸錢投入元宇宙事業的緣故吧? 

最近坊間出版了不少介紹元宇宙的作品,像是《2025元宇宙趨勢》《元宇宙:科技巨頭爭相投 入、無限商機崛起,你準備好了嗎?》《元宇宙》《虛擬真實》,不妨找來讀一讀,更系統性而全面的了解一下,正在發生的事情! 

延伸閱讀:

《後臉書時代》 

《數位世紀的真實告白》

推薦閱讀:

散播假消息不一定是被騙,更可能是有利可圖

APPLE、MICROSOFT 都靠「偷點子」成功!先模仿再超越,解構成功的秘方

專訪/鮮乳坊創辦人龔建嘉:「每一次消費,都在共築我們想看見的世界。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