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聲音表達訓練師林依柔:溝通要向鋼琴學習,放空自己才能感染情緒

在一場會議中,台下坐著數位中國企業家,有人心不在焉地望向窗外、有人不當一回事地滑著手機,只見台上站著一位嬌小的台灣女孩,才 26 歲的她,一身成熟的打扮, 依舊掩蓋不了她稚嫩的氣質。

一開口,所有企業主的耳朵不自覺地被吸引,清晰的咬字、清楚的斷句,整場會議,所有人的注意力從未離開過她的身上。這位年紀輕輕便贏得眾多企業家信服的女孩,她是聲音表達訓練師林依柔。

「我知道在不同場合,該如何去包裝我的聲音,符合對方對於專家的想像。」斷句不清,會讓人覺得你是個「猶豫不決」的人,而咬字模糊,則會讓人失去專注力,認為你說的內容不重要。

依柔分享,很多人只注重外表的打理、簡報的資訊,卻忽略了「聲音」的重要性。

聲音

結合過去所學的古典樂、聲樂,依柔將音樂元素融入在聲音表達系統,這套方法不僅讓她申請了專利,更成立了一間公司。如今的她,不僅是數百間企業、公家單位的聲音培訓師,更是孩子們的表達力營隊老師。

身兼多職的她,需要面對不同年齡、職業的人群,小至國小學生,大至社會人士、老闆,邀請她開設企業內訓的產業更是橫跨各界。

「聲音」如何幫助她在溝通上不僅暢通無阻,更讓大家都「喜愛」找她聊天、問問題呢?

溝通受阻,並非資訊不清而是情緒不對

當我問起依柔,聲音之於一個人的外在印象,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她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覺得聲音就是傳遞一個人內在狀態的宇宙觀,真的。」

一個人當下的心情、對事情的看法都會出現在聲音中,完全無法隱藏。對一般人來說,習慣忽略這些小細節,但在依柔耳裡,卻是聽見對方「言外之意」的關鍵。

停頓了一下,依柔補充,這份「言外之意」並非是話術的解構或是資訊的分析。

因為人類並非機器,我們不只聽資訊,還會同時接受到音調、起伏等等的影響,這些因素會帶動我們的情緒。而很多時候,溝通會出現問題,並不是資訊寫的不清楚,而是「聲音挑起了錯誤的情緒」。

聲音表達訓練師

依柔笑著舉例,大家一定有過經驗,上班上了一整天,回到家看到小孩與亂糟糟的家裡,媽媽第一句話就是「你在幹嘛,東西怎麼亂丟!」、「為什麼客廳這麼亂,到底在幹嘛?」。

孩子原本在家快樂地玩耍,因著媽媽幾句話,全家的氣氛瞬間盪到谷底,孩子也負氣將自己關回房間,留下對著房門咆哮的媽媽。

「開口講話會帶給人感受,但『感覺』無法被量化,所以大家要學會在不同的場合,為聲音做一點小小的微調。」延續著職場角色的媽媽,無法快速轉換角色,因此將職場上緊繃、對待下屬的聲音帶回家。

母親與主管的兩種角色的聲音轉換不及,會讓孩子有衝突感,覺得:「你不是我媽媽嗎?為什麼要這樣跟我說話?」家裡應該是放鬆的所在,在不同的環境,聲音也需要跟著調鬆一點點。

若我們是孩子的角色,面對無法控制聲音的人,又該如何是好?依柔分享:

「從這個人的聲音,可以聽出他的言下之意,

就會更理解要怎麼跟他互動。」

當我們聽到媽媽發出「工作的聲音」時,可以了解她其實還未卸下工作狀態,所以她罵人的語氣、指責的內容,其實真假參半,我們可以不必放在心上。反而可以反過來問媽媽:「你今天工作壓力是不是很大?」

聽出媽媽聲音裡的狀態,就能不受聲音的影響,用「反問法」貼近她的煩悶狀態,反而會讓她感到「對!你怎麼這麼懂我!」不僅成功轉移她的注意力,也會讓人卸下心防,願意掏心掏肺地傾訴。

所謂的「聽懂對方」並非只是資訊上的接收與確認,而是能聽懂聲音底下的情緒與狀態,在一來一回中,更懂得如何減少衝突,達到更好的溝通效率!

林依柔

認識自己的聲音特質,溝通便能運用自如

聲音不僅能洞察他人狀態,運用得好時,更能勾起他人的情緒,進而達到溝通的目的。

想學會運用聲音,依柔告訴我,重點並非讓自己的聲音能「千變萬化」,而是要足夠認識自己,甚至做到「將自己放空」。

原以為,擁有多元身份、需要面對各界人士的依柔,換聲音應該像是穿衣服,面對不同人會隨時調整。沒想到,她的答案竟是:

「我在工作或教學上的場合,都盡可能做到不要讓聲音落差太大,到最後,我其實是很自在的。」

原來,所謂的「千變萬化」並非是讓聲音低沈的人說話高亢,或是讓聲音尖銳的人壓低聲音。「天生的音質是什麼樣子都沒關係,那是父母給你的禮物,重要的是怎麼去操作這個聲音,這叫做音色。」談到許多討厭自己聲音的學生,依柔心疼地分享。

口語表達

聲音低沈的人會擔心自己不被看見、聲音高亢的人反而容易被他人覺得很吵,留下幼稚、輕浮的形象,很多學員因此討厭自己的聲音,更加地不敢開口說話。

其實,音色是可以調整的,但首要之務,是認清自己的聲音特質並接受它,如此一來,才能發揮每個聲音特質的優勢!

當你了解自己低沈的嗓音,其實能為團體帶來穩定的力量,發揮自身傾聽、陪伴的特質,會發現自己適合做決策、事務整合,別人會比較願意相信你。

而聲音高亢的人,能為團體帶來能量,當你學會運用這副嗓音,你就不會隨時隨地說話,讓人覺吵雜輕浮,反而能在關鍵時刻轉換氣氛,成為人際關係的佼佼者。

依柔笑著說:「其實要學習的是,該如何去看見自己的特質。每個人都要從異中求同、同中求異,學習『如何欣賞自己的特質』。所以這次開設線上課程,我運用樂器來做一個投射,大家可以透過樂器來試著認識自己的聲音。」

溝通

透過一個管弦樂團內不同樂器的聲音,銅管、木管、弦樂、打擊樂器,依柔會帶著你認識自己的聲音特質,學習如何運用、發揮自己的聲音優勢。

向鋼琴學如何放空自己,而能願意去聽

「我的學生們很常來找我,最大的原因是他們可以從與我的聊天對談中,獲得生命的能量。」從聲音訓練到靈性成長,依柔分享,自我的內求其實很早就開始。

在高中參加朗讀比賽時,一舉拿下第一名,那時的依柔,領悟到「朗讀就是配音,秘訣是你是否能夠理解作者當下的情境。」而這份超齡的領悟,來自於鋼琴練習。

在練習古典音樂的依柔,赫然發現,同樣是一台鋼琴 88 個鍵,但是彈貝多芬、莫札特跟李斯特的曲子,這些作曲家來自不同的背景、有著不同的境遇,但同樣是一台鋼琴,竟然能詮釋這麼多不同樂派跟曲子的風格。

自我成長

「重點來了,這讓我發現,載體從來不是問題,問題是詮釋的人。」依柔眼神發亮地說著,從這時起,她將自己的聲音當作一台鋼琴,學習如何使用它。

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她發現最有趣的是「自己也得像鋼琴鋼琴一樣,放空自己。」這麼一來,她心裡才有空間能聽懂別人的弦外之音,也才能設身處地的與他人交流。

這也是很多人常常質疑她,為何可以教小孩、企業、家長、主播等等,這也跨域跨太大,是不是代表依柔沒有專業?但其實,這一切就是來自於她的「空性」。

因為這份空,讓她「願意去聽」

聽孩子的需求、聽大人的想法、聽企業主的難處、聽見員工的苦,依柔笑著說:「這份『願意』很重要,讓我成為一座溝通的橋樑。」到處聆聽人們的需求,再幫他們傳達給彼此。她將每一次的對談,都視為珍貴的禮物,認真對待每一次的相遇,為她贏得好人緣。

聽懂聲音背後的需求,不代表要委屈自己

在大家眼裡如此正向的依柔,卻在我翻開她的 IG 時,看到一篇關於「離開人世」的貼文,那時的她寫下這篇文章,並非欲求不滿或心懷怨恨,而是已經了解到自己已無所求。

在職場上經歷許多起起伏伏,大多數的挫折、難關都並非自己可以控制,內在強大的她,情緒也會受影響。

「遇到事情一定會有情緒、一定會想保護自己,但是當我抽離開來,

去思考『生命為什麼要讓我遇到這件事、是否有甚麼是想提醒我?』

就能讓內在情緒流動。」

聽懂聲音背後的需求、理解對方的情緒,並不代表每一次都要委屈自己。用「抽離」來面對當下狀況,情緒便不會卡在自己身上,成了束縛自己的情緒枷鎖。

看過各式各樣溝通問題的依柔,深知世上並沒有非黑即白的對錯,只有各自的立場與委屈,到最後,誰對誰錯並不重要,重要的只有「如果人生再來一次,我要怎麼修正?」。

處理溝通與情緒,到頭來,處理的還是「自己」,如何讓自己更好、更快樂。難得的是,分享後的依柔,竟笑著對我說:「不斷聽聲音、調整自己,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在一次次的溝通磨合中,不斷修煉自己,正向的依柔依然樂在其中。

溝通問題

人生的低潮,讓她發覺到自己有力量支撐自己,內在力量十分強大的她,接下來自己想做的便是開設線上課、經營 YouTube 頻道,將自己對聲音的理解帶給更多人,因為她深信:「聲音能帶來力量。」

學會溝通,不只能讓工作更加順遂、收穫好人緣,到最後終究是回歸己身,成了讓內心平和快樂,帶給他人愉悅的最大關鍵。

也想學習如何善用自己的聲音嗎?想知道什麼樣的聲音會勾起什麼樣的情緒嗎?

從認識自己的聲音開始,跟著依柔在聲音中找到內在與外在的平衡!

《魅力表達聲語課:從生活到職場都自信優雅的說話之道》

魅力表達聲語課

推薦閱讀:

「個人魅力」如何在社群媒體上展現?左右觀眾印象的關鍵是「聲音特質」

有效溝通:用「規範」設計良好的「對話」,縮短冗長的無效討論

與父母溝通總是煩躁、不耐? 3 步驟讓親子關係不再掉入《關係黑洞》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