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他的文章,一點進去就讓人停不下來,不知不覺就看完了?」
我想這個問題,是每個在臉書上曾看過「忘形流簡報」的人心中多少都會有的疑問。一邊閱讀著張忘形他那在日常中富有洞見、又能讓人會心一笑的文字,一邊感受著手指間不停閃動的黑白圖文,彷彿能感覺到渴望求知的速度與快感。
啪!42張簡報竟然就這樣看完了?那股在微笑與好奇之間,不知不覺將文章看完的魔力,正是「忘形流」最為人稱道、又獨一無二的溝通魅力。
身為溝通表達培訓講師的張忘形,每每在臉書上分享對生活與愛情的感觸,總是吸引了上萬人的轉發迴響。
在臉書上擁有 18 萬粉絲的他,2015 年自創「忘形流簡報」,以黑白圖文、化繁為簡的敘事風格來討論多元議題所引起的高流量、高轉發、高互動,更是在社群上引發高度關注。
究竟,忘形流簡報是如何抓住生活中令人感動的閃光點,精準敘事、保存美好?我們能如何運用這些貼文撰寫思維,打動讀者、創造流量,讓各個專業的價值與重要性,被更多人看見?
在導遊經歷中,找到吸引客群的秘訣
出身於社工系的忘形,成為講師前的第一份工作其實是一名領隊導遊,在他思考著「該怎麼講才能讓客人想聽導覽解說」的過程中,悄悄地發現溝通的真諦。
「從前到了觀光勝地,總會覺得導遊就是應該好好講歷史故事或介紹名勝古蹟,但後來發現比起當地歷史,民眾們其實更喜歡聽你分享的——是你當初帶別的客人到這邊旅遊時,他們發生了什麼奇怪的事。」
在傳遞重要資訊之前,
先說說他們最感興趣的事。
從那天起,張忘形大大改變了自己說話的作戰策略。在溝通中不急著給予,而是在引起興趣、建立連結、取得聽眾信任後,再進一步傳遞其他重要資訊。
這個過程就如同「為聽眾開一扇門」,將聆聽從被動化為主動,引導有興趣的人們主動往裡頭探索與找尋。
靈感的源頭:有意識地觀察生活
「說起該如何尋找聽眾感興趣的主題⋯⋯」只見忘形笑了笑,說道:「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會一直想『我要講什麼』;但其實我們真正要做的,反而是去『觀察聽眾都在抱怨什麼』。」
忘形的貼文之所以會落筆寫愛情,絕非偶然。始終對社群保持敏銳的他發現,在網路上大家最常抱怨討論、引起話題的,正是對於愛情的煩惱。
「在我眼裡,那些在人們眼裡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都富有意義。若想找尋靈感,認真生活早已不是秘密,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那顆——不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始終願意用欣賞的眼光去觀察、去發現、並敢於分享的心。」人們的抱怨與討論,讓我們找到能夠切入故事的話題與痛點。
面對人們無意識在網路上的抱怨發言,身為分享者的我們,更要有意識在生活中蒐集素材;在不斷尋找答案、分享給予並獲得回饋的過程中,靈感往往會油然而生。
屆時你會發現:生活處處皆是俯拾即是的素材與痛點,並理解那些看似平凡無奇的日常裡,其實都擁有珍貴的所在。
獨創 4 步驟「引情啟動」,讓溝通不只靠感覺
「嘿,你有聽過忘形流的『引情啟動』嗎?」
「當人們對你的文章感到期待、當創作者開始感受到讀者敲碗的壓力後,我才發現一味的憑直覺創作,並不足以支撐必須定期更新的產出量能。我總是不斷在想,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有系統、有效率的產出靈感——就這樣,『忘形流圖像資訊溝通術』在增加效率、減少失誤風險的需求下,就此誕生。」
我深深記得採訪張忘形時,聽他談起寫文章時蒐集靈感、提煉故事、關注讀者感受的過程,總會讓人感覺,自己彷彿也跟著他一起走過一遭創作之旅。
在他的言語中,不僅流露著對溝通專業的熟練與細膩,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那份不只想好好傳遞資訊,更在乎聽眾是否能夠聽懂的同理心——看著他在訴說時的堅定與熱情,我想是誰都很難不被感動。
「經營社群的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煩惱,那就是:明明覺得自己分享的內容價值很高,但別人卻不願意聽你說⋯⋯因此我始終在尋找一個方式,讓硬知識、好內容能夠更容易進到人們的生活中。
為此,我歸納出的溝通要領即為『引、情、啟、動』四步驟。」
張忘形將人們接收資訊的習慣,梳理成一套具有系統的脈絡與架構,透過「引起動機」、「情境故事」、「啟發重點」、「邀請行動」四步驟,讓創作者未來在面對採訪或問答時,不再「只靠感覺」來作回應。
而是能使用一套可遵循的方法,清楚檢視溝通流程卡在哪一個環節,進一步知道該如何有效解決問題癥結、推進對話。
最好的溝通並非說服,而是感到被理解了
「你知道嗎?文章沒有流量或回應,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文筆不好,而是我們在急著給予的當下,總是太快撞到別人的防禦系統。而所謂人們接收資訊時的防禦系統正是:跟自己無關的東西便會忽略。」
為了找尋這個「能夠和聽眾快速建立連結」的關鍵點,忘形開始觀察生活中有效說服的種種案例,透過觀察成功演講者的說話方式,他發現這些講者似乎有一個最大的共通點——他們總喜歡用「提問」來開啟一個話題。
「我發現在一段演講中,「提問」二字彷彿擁有神奇的魔力,當講者透過問題不斷堆疊我的好奇心,當我開始順著他的脈絡開始思考之後,就會突然覺得他接下來說的都好有道理。」
不僅如此,張忘形更提到其中關鍵是——我們必須用「故事」取代原先要填入的「硬知識」。
我們總是不斷在討論文章的「含金量」,但其實社群上更必須看重的是「吸收率」。我們都渴望被看見而推出滿是乾貨的好內容,但試想,若含金量 100% 但吸收率只有 0% 的情況下,效果依舊是 0%。
專業卻生硬的內容有時就像是富有營養的發泡錠,要想天天吃又容易入口,我們還是得將它放入水中發泡綜合——而忘形流圖像資訊溝通術的「引情啟動」四步驟,正是其中擔任調和的水,使營養更容易入口。
「透過提問先引起人們好奇;接著,運用人們聽故事時的同步思考與情境導入,讓人從中產生代入感;最後才是精煉重點與做出行動呼籲,必須如此,資訊才能有效打進人們心中。」
「忘形流圖像資訊溝通術」關注人們觀看時的情緒感受,使得接收資訊不再是強迫咀嚼,而是一個讓人願意主動關心與探索的過程,是一套使人願意投入其中沈浸式感受。
「我總覺得,訴說並不只為了說服對方;
若我們能講故事的過程中,
讓人們感覺自己在故事裡被同理、被理解了,
那才是最好的溝通。」
為專業開一扇門:讓我的知識貼近你的生活
「學習忘形流圖像資訊溝通術也許會有點燒腦,
但他就像是一個能量的放大器,
幫助你讓那些想被看見、想被認同、值得被分享的理念,
達到更棒的傳播效果。」
當我們聊起同學反饋時,只見忘形的嘴角揚起一股藏不住的笑意。
有學員反饋,「忘形流圖像資訊溝通技巧」不僅可應用於簡報提案、日常溝通,並且對於有在寫文章、做採訪的人來說,寫文章速度會變得極快;不僅讓人在對客戶與老闆提案時,成功率大幅上升;甚至有學員說,將其應用於網路上分享想法,該文章竟有突破 5 萬次以上的轉發與分享。
「在網路上寫文章,我知道有太多比我厲害、又比我努力的人,我希望能夠透過忘形流簡報,讓原先尚未被打磨過的原石,蛻變成各種顏色不同的寶石,閃耀著光,展露你真正的價值與光亮。」
藉由忘形所傳授的方法,讓即使平常不善於表達的人們,也能掌握溝通的重點,藉由調整情境、視覺、故事脈絡、書寫口吻等變項,使分享者在觀眾腦中建構出一個清晰明確的場景,讓觀眾舒服的走過一趟聆聽旅程,並從中發現,其實我們始終走在同一條路上。
「我希望透過『忘形流圖像資訊溝通術』為專業開一扇門,讓原先也許生硬、但具有價值的內容不再阻擋於知識的高牆之外。讓大家明白,原來你的專業跟我的生活如此相關,讓人想要進一步跟你互動。」
「與其去堆疊專業,我想我們更應該做的,是為讀者開一扇門——
讓大家知道所有專業,其實都是為大眾服務的。」
讓忘形流圖像溝通術,帶你的專業走入大眾心中!
本文作者:子涵 Elsa
核稿編輯:黃愉芳 Kacy
推薦文章:
讓簡報像玩樂高一樣容易:運用「模組化思維」拆解出精準的提案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