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大專欄】我們生活在一個眾聲喧嘩,只是不再對話的時代

每天早上起床之後,相信不少人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打開手機上網或確認有無簡訊待讀吧?
在這個社群網站高度發達的時代,只要有心,可以跟世界上任何一個人聯繫,地球彷彿真的成了一個聚落,每個人都能串連結交往來。
曾經就有人重做「六度分離」的實驗,發現要與世界上任何一個人聯繫不再需要透過六個人,如今約莫透過三個人就行了,關鍵就是社群網站的崛起。
如此便利連結的通訊科技,讓每一個可以上網的人可以隨時和世界上任何一個人說話。傳遞訊息、表達意見的成本大幅下降,然而,如此便利溝通的網路空間,實踐了德國社會學家哈柏瑪斯所說的「理想言說情境」了嗎?每一個人都能透過網路平台充分對話與溝通意見嗎?
很遺憾的,情況與當初網路出現時的預想背道而馳。
people inside train

越溝通,越不通,因為大家都在各說各話

雪莉特克在《重新與人對話》一書中,深入檢視個人、人際與社會三大層面的溝通互動情況,發現人們雖然能夠透過網路對世界上任何一個人說話,而且也的確發出了大量的訊息,但是人們的對話溝通能力卻是不斷下降,甚至可以用崩解來形容。

如今每一個人都可以透過網路對世界說話,對遠方的人發布訊息,但卻不再「對話」,只是自說自話、各說各話,眾聲喧嘩卻沒有交集,彷彿各自平行的聲音線,往不知名的遠方傳布。

仔細回想一下,每天我們在網路社交平台上看到的大量訊息,特別是針對同一重大新聞事件發表的意見,最多的是各自留言表述意見,即便有不同意見者針對彼此的意見進行論辨惑攻防,常常也只是不了了之,甚至是更加頑固的堅持己見,無法包容或說傾聽不同意見者的說法的情況越來越普遍。
網路科技讓人可以更方便的說更多的時候,卻讓人懶得聽別人說,甚至根本不想聽別人說。
 

網路讓我們看得更遠,卻讓人更疏遠

雪莉在前一本書《在一起孤獨》也談過類似的現象。

網路讓我們每一個人可以永不與朋友斷線的待在一起,但卻沒有讓我們變得更加親密,反而更加疏離與孤單,因為我們的心更多時候投往不知名的遠方而非眼前正和我們說話或待在一起的人。

網路創造了讓人得以輕鬆地同時進行多工的假象,我們好像可以一方面開會/上課/讀文章,另外一方面開啟其他頻道處理其他事情。
短時間內貌似我們高效利用了時間,同時處理的遠方與眼前的事情,實際上,我們的大腦因著不斷切換且不斷渴求正向回饋的報酬而被網路科技制約。
我們變得無法長時間專注在同一件事情上,非得在某幾個不同的介面間來回切換,以賺取讓大腦覺得興奮刺激的腦內啡的釋放。
person using computer on brown wooden table
結果就是我們雖然擁有史上最強的《連結力》,可以透過網際網路將全世界串聯起來,充分滿足人類的《社交天性》,實際上我們卻失去了專注力,這是為什麼《深度工作力》一書出版後引爆狂熱討論與分享。
許多人赫然發現自己也一樣是網路成癮且難以專心,迷失在假性的多工效率中,實際上我們能做好的重要工作變少了,甚至我們連好好花幾個小時的時間讀完一本厚一點的書的能耐都失去了。
 

數位生活,不該只有數位沒有生活

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開始推廣「網路安息日」的概念,現代人需要學習適度和《手機分手的智慧》,謹記《老科技全球史》的提醒,科技並非越嶄新就越好,人們不應該執迷於嶄新科技的追逐,好東西不一定是新的,老東西也許對我們更好。
好比說,使用肉身跟朋友面對面接觸,不要總是透過手機或網路平台;線上課程看似能讓更多人接受教育,實際上更好的教學效果是來自面對面學習;筆記用手寫的學習與記憶效果勝過用電腦或平板…
因為我們的大腦是類比腦而非數位腦,而今的數位科技過度使用時將會讓我們罹患《數位癡呆症》而不自知,我們把本該由大腦自己處理的事情全都外包給電腦的同時卻讓我們的腦子變得更不靈光,而不活用腦子未來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可能會增加不少。
man sit in front projector screen
總之,是該坐下來好好檢視自己每日的數位科技使用情況的時候了。你可以經下列的問題作成表格,記錄每天的數位科技使用時數與方式:
1.有沒有頻繁地在不同數位媒介間切換,卻發現根本沒有任何值得立即回覆的重要訊息?
2.在與朋友或家人面對面接觸時,是否不斷拿起手機來查看資訊,卻根本沒有新訊息進來?
3.每天在網路上閱讀大量資訊,卻根本不記得自己讀了什麼?
4.對於跟自己不同意見的人,是否越來愈沒耐性想聽完他們說的話?
5.是否只在乎自己發出的訊息能夠得到多少讚與分享,而非深度的討論與意見的交流?
如果上述問題有一項的答案是Yes,或許是該好好想一想如何找回與真實的人在真實的空間開展深度對話的能力,不要繼續在貌似無限寬廣的網路星雲中遨遊,卻迷失了深度連結自己與好友至親的生命的能力。
 
本次文章的主題書單,歡迎你對症下藥。
《重新與人對話》
《在一起孤獨》
《深度工作力》
《連結力》
《後人類時代》
《社交天性》
《老科技的全球史》
《和手機分手的智慧》
《數位癡呆症》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