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生活中的日常,在獨處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什麼?

先前聊過的極簡生活,我在這篇寫了篇《執行極簡主義五大招!丟下捨不得,只留100%所愛,生活會如何被翻新?》,很高興收到很好的迴響。後續我又在自己網站寫了篇後來的極簡生活《斷捨離120天後,生活如何轉變?》,聊到後來的極簡生活我是如何過得更自在、更像是屬於我自己的步調。
但這兩篇文章其實都記錄了極簡生活後一個重要的轉變— 我是如何對生活與時間更有意識。
物質的東西少了,空間騰了出來,少了不必要的消費以後,我更在乎每一個生活的當下是如何度過的。
我游泳、跑步、冥想、閱讀、寫作、工作,珍惜和家人朋友的見面聚餐。
我發覺自己往往是在冥想後,只有自己的那個當下,自然而然讓我有安定、平靜。
好像在那個時刻才沈澱了生活,讓那點餘韻感受在心裡發酵,然後成了感觸、成了智慧似的。
啊!或許這樣說吧,就像是喝了口紅酒,一直到緩緩嚥下的那一刻才讓那酒香在口裡蔓延,彷彿彌滿了整個世界。在那個當下,我的世界裡,只剩那酒香韻。
我往往是在靜下心來冥想以後,生活才在心裡沈澱成一種踏實安定感。
極簡一段時間後,我開始意識到「獨處」的美好,簡直像是圓滿了生活似的。
這也自然而然引發我注意自己用手機、網路、社群媒體的時間,引導我開始記錄我使用手機的時間。
其實手機和網路本身不是件壞事,我們也都清楚它帶來多大的便利性,然而,當它影響到我獨處的時光與品質,我開始變得坐立難安。
當然,描述這種無以名狀的情緒焦躁,本質上就會讓情緒本身變得更真實具體,難以擺脫。
不過反過來說,我想:我們也能刻意靜心獨處,然後多聊聊、描述那種靜心的感動吧?

最近讀了本書,名為《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談到許多網路、手機、新科技的發展,如何影響青少年的作息、人們生活的滿足度。
然而,比起這些負面的角度觀察(而且大多是我們已知的)。我更想談談的是,擁有獨處時光的我們,生活會如何被轉變?
因為我相信任何改變,都要從渴望開始。 極簡生活後的獨處時刻,以及那些細膩的美好時光,是我想分享給你的片刻。
我想「渴望這樣的獨處時光」會像一顆小小種子,種在你心裡,然後在某一個對的時機、時刻,種子會發芽茁壯,希望能成為你生命中真實的樣貌。
 

極簡生活後的獨處日常

我一直都是個很愛與朋友、家人相處的人,喜歡熱鬧、溫馨的氛圍。這些都讓我很充電、也很享受。
但是極簡生活後,有一些時刻卻開始漸漸成了我格外珍惜的享受。
像是清晨寫完日記,看著熱茶冉冉冒起的白霧發呆抽神的時刻。 像是早晨寫作或閱讀後,一個人沈澱冥想的時光。 像是游泳時,隨著手向下撥水眼前揚昇起的一顆顆晶亮泡泡。 像是睡前冥想結束時,睜開眼映入眼簾的一片燈光靜謐。 像是在書桌前,手下傾瀉而出的文字,在自己恍然回神時,才發現那一刻只有自己和當下。 像是跑完步後,只有自己的呼吸和自己漫步回家的時刻。
這些滿足都是在極簡生活後,才漸漸蒐集起來的美好。像是生活裡的小珍珠,慢慢被撿起小心收藏在懷裡。
也因為如此,佈置簡單的起居生活,我一直都有個堅持,就是床頭那盞折射的床頭燈。 其實那不過是在IKEA購入的簡單床頭燈,不過帶來夜晚的靜謐安詳卻是難以言喻的美好。

獨處是珍貴的,而我想說的「獨處」,指的是不受他人思想影響,一個人處於當下或激發原創的時刻。

摘錄詩人兼散文家梅•薩藤日記中的一段話:
「這幾週以來,我第一次獨處,終於再度重拾『真實』的生活。奇妙的是,朋友、甚至是愛人,都不是我的真實生活,除非我有時間獨自去探索及發現正在發生或已經發生的事情。少了充滿營養卻又令人瘋狂地干擾,生活會變得枯燥乏味。然而,我只有在獨處時,才充分體會到人生的滋味…..
 

那些在我心裡最美好的文字

相較我自己的獨處經驗,《深度數位大掃除》書中也提到我很愛的一本書:梭羅的《湖濱散記》
大學時期的我,太愛《湖濱散記》文字中的靜謐感,我放在用折疊著臨時架在床邊的小書架上,珍惜得在睡前反覆翻閱。
梭羅在《湖濱散記》中寫道:
「我到林中去,因為我希望謹慎地生活,只面對生活的基本事實,看看我是否學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東西,免得到了臨死的時候,才發現我根本就沒有生活過。我不希望度過非生活的生活,生活是這樣的可愛;我卻也不願意去修行過隱逸的生活,除非是萬不得已。我要生活得深深地把生命的精髓都吸到,要生活得穩穩當當…..」
梭羅寫下《湖濱散記》是在1845年時,他隱居到麻州康科特鎮郊外的樹林裡,希望自己能夠更用心的生活。
(示意圖,非瓦爾登湖照)
他筆下描述瓦爾登湖的四季,大自然的緩慢律動,盧梭用他長長的文字細膩描述湖冰的變化、野生果實、野草上的露珠、清晨的霧氣海市蜃樓、森林的四季轉變。
《深度數位大掃除》的作者卡爾•紐波特,用一段話描述得實在完美,他說:「梭羅以長篇文字,描述整個冬季期間湖冰的特質有何變化。讀過那些細膩的描述後,你對湖冰的看法會永遠改觀。」
這樣的改觀是真實的!去年造訪洛杉磯時,我還特別跑到美術館去看梭羅的手稿筆跡,實在難以言喻我在那站著看了多久。
梭羅在紙上草草寫下:“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ished to live deliberately, to front only the essential facts of life, and see if I could not learn what it had to teach, and not, when I ca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我到樹林中去,因為我希望從容不迫地生活,僅僅面對生活中最基本的事實,看看我是否能掌握生活的教誨,不至於在臨終時才發現自己不曾生活過。」
看著他的手稿,我也試著幻想他那段湖邊隱居的生活點滴。
其實小時候的我就很愛、很愛看書,我愛看偵探推理小說、懸疑殺人案件、科幻冒險、文學經典、武俠仗義,但是腦海中還有深刻印象的文字卻不多。
若要說我印象最、最、最深刻的那本書,那只有一個答案,而且沒有之一。是兒時意外讀到的讀物《草原上的小木屋》。
全系列我印象中有十幾本書,會獲得這套書還是在親戚即將丟棄的舊書堆中搶救回來,看似不起眼的泛黃精裝小說。
我還記得當時許多注音還沒有印製完全,偶爾漏少的注音卻不影響我享受那份閱讀。
在《草原上的小木屋》一系列故事中,作者羅蘭紀錄了兒時自己經歷美國南北戰爭(1861~1865)結束後的時代,跟著父母在美國西部境內拓荒、四處遷徙。
故事背景是在美國中部的威斯康辛州,從森林裡採集楓糖、製作煙燻香腸、夜裡的狼群、放羊擠奶、小馬出生命名的故事、曬乾草、攪乳酪,一直到靜謐的夜裡爸爸的小提琴聲。
我想是跟著女主角羅蘭和家人在草原上生活著,也跟著女主角一起看著窗外的世界,想著哪天離家要做什麼,一直到戀愛離家、沒有太多的絢麗,因為生活也不過就是如此。

除了好好活在當下,誰能說你擁有過什麼,人生不過就是走這一遭,你孑然的來、也孑然的去。

朝起朝落,四季變換,作者羅蘭‧英格斯‧懷德也是用長長又細膩的文字描寫那一點一滴的季節轉動。
我還記得她描寫那些冬季屋外的大雪,形塑了我對美國的冬季印象,她描寫那些爸爸走進木屋內掃進的小小雪片在木地板上慢慢融去,以及那些在夜晚一針一線只有媽媽裁縫、以及柴火燒著的聲響。
那些微小的畫面、細膩的感觸、不帶意義與目的的片段思緒、文字堆疊出來的氛圍、甚至是那些發掘到特別的野果種子時的微小雀躍,就像是我跟著她一起活了一遍生命、跟著她呼吸心跳。
就像是在一個慢慢的長光長廊裡,只有自己,也只有自己的沈澱和感觸。
一直到現在我或許才漸漸明白為什麼這些輕輕的文字,卻有著如夢如實般的重量。因為那就是生活,也是從那些文字中我初次感受到「獨處」的神秘美妙。

史學家愛德華•吉朋曾說:「交談可以促進理解,但獨處才能培育天才。」
加拿大社會評論家麥克•哈里斯也提到,他擔心新科技創造的新文化,破壞了獨自思考的時間。而他研究相關文獻,指出獨處帶來的3個重要好處:「新的想法、對自我的理解、親近他人」

生命唯有在獨處的時刻,才能渲染出一片扎實的蓬勃。

獨處的美好只有在體驗後才能明白那緩慢的律動,些微的滲透進生活的一呼一息中。而創造、創作,也都是因獨處而開始。

巧心經營、刻意留白的生活

想到獨處,這也讓我想起另一本愛書《創作者的日常生活》
《創作者的日常生活》作者梅森.柯瑞記錄了無數的創作者,作曲家、畫家、作家、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等,舉凡梵谷、貝多芬、莫札特、村上春樹、海明威、笛卡爾、康德、馬克思、西蒙波娃等人,他們的日常作息都被收錄進去。
我很少推薦給身邊的友人這本書,因為覺得很片段、也沒有特定的主軸,但聊起獨處、作息,我就是會想起這本書。
你如果有機會一讀,會發現書中應該超過 8 成的創作者都有固定的作息,可以是很藝術、很莫名、甚至很怪異的日常。但日復一日,他們都為自己留起時間,留白的日常,只留給思考和創作。
然後,「靈感自然也被訓養」,這話我實在忘記是哪位藝術家說的,但我想他想表達的是,唯有這樣留白的創作生活,靈感才能在該來的時候完美的流瀉、被好好的承接。
英國詩人奧登曾說:「智者的常軌,乃是雄心之明證。」
關於這些創作者的日常,有的在床上配上咖啡、糖、點心、煙草寫作,喜愛隨時來一杯烈酒。有的在固定的時分一定要來場散步。有的堅持狂歡飲酒的時刻,有的甚至多年都每日一顆安眠藥度日。
哲學家西蒙波娃在下午一點前,不發一語只會沈默的工作與思考。 榮格固定要花很長的時間製作早餐,但也規律保持兩小時寫作,接著是長長的畫畫、沈思與散步的時刻。
海明威的靈感時刻只在黎明破曉之時,所以他總在那時振筆疾書,日復一日。
村上春樹也曾自述道:要維持規律的創作總要有些割捨,而他嚴律的部分就是他的社交。他維持清晨四點起身,書寫五六個小時,然後下午游泳或跑步。
然而,從小說家阿嘉莎‧克莉絲蒂、作家安伯托‧艾可、作曲家莫札特、作家珍·奧斯汀的日常中,你也會見到繁忙的創作者,他們是如何抽出片刻保留自己給腦袋獨處,紀錄每一個細微的靈感。

記得嗎?獨處的定義是,不受他人思想影響,一個人處於當下或激發原創的時刻。不論長短,但那一刻只與自己同在。
創造一直都是始於獨處,就連達文西、萊特兄弟、林肯總統都是保留獨處的最佳代言人。若要說現代典範,賈伯斯極度簡約留白的生活風格也是一大經典。
再回來談談我一個有趣的觀察,我發覺同樣是文字創作,我在某些時刻寫出來的文字就是特別有生命力,特別容易傳遞出去,為此觀察我既感恩又感動。
我的幾篇文章,包括兩篇「極簡生活」「早晨儀式」「吸引力思維的科學根據」全都是在我冥想後的振筆疾書或專注錄音下快速完成的。然而,居然也一直是流量最好的文字。
這大概就像是,我很常說:「啊!好想吃有靈魂的食物。」意思是,我好想吃到用心烹飪、有生命力、美味又美好的食物。
文字大概也是如此吧!不知不覺中,我們會選擇有生命力、有靈魂的文字,像是《湖濱散記》、《草原上的小木屋》那樣輕輕的文字在我心中卻一直有著不言而喻的厚度與份量。

當你的創作本身就有滿滿的生命力,自然而然傳承就會開始。

有些時候,甚至創作真的不像是自己在創作,因為靈感來得倏然,唯有在靈感來臨時我準備好承接,才能傳遞出精彩。
而網路、手機、即時通訊,確實打斷了我們對生活的某些感動。
希望這篇文字可以像顆小小的種子,滋養在你心中,讓「渴望獨處的心願」在某個對的時機點開枝散葉,讓你想去了解如何數位斷捨離、如何冥想、如何極簡生活、甚至是更多、更多,如此一來,信念才能幻化為真實的生活樣貌。
最後,我非常推薦《深度數位大掃除》 這本書,文章中刻意不列出書內的重點、數位斷捨離的實用方法等等,想聊得更多是「人類身而為人對獨處的渴望、獨處的創造力」。
因為心中有渴望,改變才能開始。 
期待我們都把生活過得更沈靜美好!
 

  • 深度數位大掃除:3分飽連線方案,在喧囂世界過專注人生
  • 作者: 卡爾.紐波特
  • 譯者:洪慧芳
  • 出版社:時報出版

Read it now!

 

  • 創作者的日常生活
  • 作者: 梅森.柯瑞
  • 譯者:莊安祺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Read it now!

 

  • 湖濱散記
  • 作者: 亨利.大衛.梭羅
  • 譯者:許崇信、林本椿
  • 出版社:高寶

Read it now!

 

  • 草原上的小木屋(上)、(下)
  • 作者: 李維文
  • 譯者:漢聲雜誌
  • 出版社:英文漢聲

Read it now!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