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聽書節目好還是看書好?付費買的二手知識,真的沒用嗎?

前陣子我塗鴉牆上有篇文章很火熱,名為《羅振宇騙局》,一篇改寫來的農場文,洋洋灑灑地將知識產業形容成一場龐氏騙局。

我看到一些抨擊知識付費、或聽說書節目是二手知識的人,通常認為看書是吸收第一手知識管道,雖然生鮮時書理論上也是這種論點的支持者,但我們不是,所以我想跟大家聊聊該如何面對,爆炸的知識經濟。

 

真的有第一手知識嗎?

《異數》這本書提出一個廣為人知的觀點:「一萬小時定律」,但這爆紅觀點不僅是參考來的,還誤用了!原出處是《刻意練習》,作者對此十分惱怒,因為《異數》省略了「一萬小時定律」的精髓,忽略練習的質,只呈現量,但《刻意練習》的作者認為,用錯方法練習,練十萬小時的進度都很有限。

從這個角度來看,當你看了《異數》這本書,你獲得的是第一手知識還是第二手?

再舉個例子,有本《如果,高校棒球女子經理讀了彼得.杜拉克》,作者岩崎夏海用管理高中女子棒球隊的故事來轉述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哲學,十分有趣易讀。

這本書的內容轉化彼得布拉克的管理觀點,你讀這本書會得到的是轉化過的知識,再往深一層看,彼得杜拉克的書本身也轉化過其他書上知識,如果按照說書節目就是二手知識的說法來看,讀這本《如果高中女子棒球隊經理讀了彼得杜拉克》的知識你可能得到的是第三手甚至是第四手知識。

但就算書中的內容轉了很多手的知識又如何?你看起來仍是醍醐灌頂,功力大增。
 

(圖出自厭世哲學家)

如果你不服氣,拿出古代經典,你覺得古人的知識總有第一手了吧?

但以《莊子》這本書為例,你以為自己讀的是莊子的個人意見,實際上現代學者認為《莊子》內外兩篇是不同時代的作品,外篇收錄的15篇文章是後人假借莊子之言亂補的,就像現在網路上很多「馬雲說」、「郭台銘說」、「賈伯斯說」的圖文,實際上裡面的名言出處都不是他們。

更何況現在講古文的書籍都是經過某個作者的註解版,你付費買他們轉述古文的書籍,其實跟付費買聽書節目解讀書籍差不多,你買的都是經過消化過的知識,但你卻覺得買一本熱銷書《正是時候讀莊子》,比起付費聽一集解讀《莊子》的節目高尚?

 

想追尋第一手知識?你可能要搭時光機去看莊子未刪減增補的原書才有機會一窺廬山真面目,市面上的轉述書籍,乃至《莊子》書本身,都是經過再解釋或翻修過的二手知識。

想追尋第一手知識?看《刻意練習》還不夠,你要去讀他背後的論文,論文還有參考書籍跟論文,更別提那些資料也有參考書籍跟知識,追到後來可能只是些研究數據,沒有解讀跟論述,沒有太大意義。

當然,學習知識的源頭是沒問題的方向,但要如何分辨哪些知識是轉述,哪些是源頭不容易,知識都是疊加出來的,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這個意思,我認為知識出自第幾手並不重要,你需要明白沒有一個人或一本書講的話可以盡信,而更該積極追求的是,這些知識是否能為你所用。

 

閱讀只是節點,知識是要用的

電影《後會無期》有句名言:「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為何如此?因為那些道理就算是被你寫在塗鴉牆上,貼在電腦前,也都只能激勵你一下子,給你長大懂事的錯覺,但唯有具體的行動,才能改變人生,聽道理是沒用的。

「知識是工具,工具沒使用,就是個擺設,只有你才能賦予工具價值。」

行銷界有的老例子:「人們想要的是牆上洞,而不是手中的電鑽。」如果你為了解決「知識焦慮」而學習,別人學什麼技能你學什麼,別人讀什麼書你讀什麼,那你付費的確解決了「知識焦慮」。

解決「知識焦慮」能讓你生活過得更好嗎?說實話你不知道,但你也不該怪罪平台害你花了很多錢買書訂節目上課,卻只有長白頭髮沒長腦袋,因為你始終不知道自己想解決的是為什麼問題,想過怎樣的人生,只是隨波逐流。

你會有知識焦慮,是因為你想變得更好,但你或許更該焦慮的是,你不知道為何而學,想學什麼,這或許比起學習知識,還值得你花時間思考。

我想說的是,帶著你的問題去閱讀去學習,去找自己真正想學習的原因是什麼,找到了,你才會真的把這些知識收進腦袋裡。

舉個例子,最近在準備科普節目的關係,為了搞懂我從高中之後就不懂的物理名詞,讀了一些書,也在得到app上聽了《量子物理史話:上帝擲骰子嗎?》的解讀版,雖然對量子物理還是懵懵懂懂,但至少在討論節目時,聊到光的波粒二象性,或是測不準原理,知道是甚麼,有了繼續對話的可能性。

要不是需要整理腳本跟老師討論節目,我就算買量子物理學的書回家,硬讀完也一下就忘了,根本沒有吸收。找到想解決的問題,再帶著問題去閱讀或學習,才不會花了很多時間學習,卻沒有收穫。

這也是我覺得不需要炫耀到底一年讀了多少本書,或是花了多少時間學習,想想學生時期那些愛玩又愛念書的高材生,他們花在念書的時間並不多,但他們把時間花在理解知識跟找到運用方法,所以才能跟你一起打球又考得比你高分。

讓知識為你所用,而不是受知識擺佈,是生鮮時書一直以來堅持的觀點,我們從時事、人們的問題或生活狀況出發,介紹你相對應的書籍,讓你從中獲得啟發,解決你的疑惑,喔對了,我們接下來要推出有點特別的科普節目,你沒猜錯。

 

學習碎片化的知識,比不學習強

我看網路上批評知識經濟是碎片化學習的人,通常有兩種。

一種是真正的「學習大神」,他可能本身工作就是負責學習知識,不然就是生活有大把的時間可供系統化地吸收新知,這種批評有理,我們之前訪問過的Inside主編李伯鋒就是把學習當成是工作一部份的人,但他也明白一般人很難有這麼多時間放在閱讀上。

另一種人就是看你聽《得到app》,《廣讀書》等說書節目,而對你嗤之以鼻的人(可能因為他也看了網路上的文章在罵這些知識都是碎片知識,二手知識),但他轉頭就去滑IG,玩手遊拍美食,這種並不學習的人,他的撻伐你真不用放心上。

無論你是看說書節目,聽人解讀書或看人們再論述的文章,還是去閱讀原書,都比什麼都不做的人強多了,不管你吸收知識的管道是什麼,只要帶著問題意識,持續吸收,時間會讓你知道兩人的差距。

 

知識是零散的,但你是系統的

另一派人認為讀書才能有系統地吸收知識,但我想問,如果你今天睡前讀十分鐘書,明天睡前再讀十分鐘書,這樣雖然是讀書,但這是不是也是碎片化地吸收知識?

即使我們一口氣在某個時間區塊內讀完一本書,我們能記得的知識也是零散的,該怎麼辦呢?

你可以嘗試一件事,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系統,這系統我稱之為「知識生態系」。

我曾在《在碎片化時代,做知識的連結者!聊聊生鮮時書到底想幹嘛?》第一次提到這個概念,你要有一套看世界的方式,有想要解答的問題,儘管資訊是零散的,但只要你是有系統的,就能自行組裝結合成你的觀點。

「知識只是工具,你才是運用知識的人,讓自己成為一個系統,就不怕知識是碎片的。」

該如何建立自己的系統?有個方法提供給大家,把學到的新知識跟腦袋裡的舊知識產生連結。

舉個例子:

當我閱讀《看出關鍵》這本書時,裡面提到「敏銳洞察」對一個人的重要性,人們太常開著自動導航過生活,即使眼睛睜著也看不見身邊的小事。

我就試著在腦中找出相關例子,連結到了不知在哪看過的福爾摩斯與華生的對話。

福爾摩斯曾向華生解釋案件時,指著住處的樓梯問說:「你曾經踏過這樓梯幾次?」

華生回答:「走過幾百遍吧。」

福爾摩斯:「那我問你,這座樓梯一共有幾階呢?」

華生:「我怎麼會知道?」

福爾摩斯:「一共有17階!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起到案發現場,你卻看不見證據,因為你只是看見,沒有用心觀察,我們差異就在此處。」

華生在案發現場可能只是隨意看看,但福爾摩斯則是用心觀察,這就是神探跟助手的差別。

「賈伯斯」的圖片搜尋結果

這也讓我想起賈伯斯曾說過一段話:「創意不過是將一切事物連結起來,當你詢問那些創意工作者怎麼想到如此厲害的點子時,他們其實有點不好意思,因為他們並未真的做到,而只是看到。

藝術大師羅丹也說:「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這樣看起來創意也是,「你的生活不是缺少靈感,而是缺少發現。

接著我聯想到,之前做廣告時,創意總監常對我們說,不要怕找不到好創意,就算是一個消費者很平常的行為,只要你能發現另一個觀看的角度,就能誕生與眾不同的故事。

我之前蠻喜歡的一個國外案例也是如此,來自法國的Orangina 橘子汽水,汽水中含有天然果肉,他們希望大家使用前可以搖一搖,才能喝到這些果肉,這在玻璃瓶身的包裝上沒問題,大家一眼就能發現果肉沉澱在底部,搖搖瓶身就能品嘗到果肉。

但當他們變成易開罐包裝,果肉就被擋住了!如何才能提醒大家使用前要搖搖瓶身呢?
他們聰明地把易開罐的拉環做到底部,這樣消費者在尋找拉環開瓶的同時,順便做了搖一搖這個動作,當時就覺得這個創意團隊觀察能力很強,才能做出如此簡單又有力道的創意。

 

我讀書或看文章很容易看到一半就放下,想一下可以連結到什麼,或可以寫成怎樣的文章,雖然這樣讀書很慢,也不一定每本書都讀得完,但這過程中已經做了一次輸入跟輸出的運用,讓知識在腦中彼此連結生根。

與其快速讀完一本書,卻沒有任何吸收,不如用這樣的方式將知識留在腦中,才有之後運用的可能性。

最後我想說的,知識的來源並非如此重要,你用什麼態度去面對才重要,知識拿一分算一分,要活用才不會淪為生蜘蛛網的擺設,不管是拿來實際運用,還是在腦中用剛剛的方法連結一遍,都能加快吸收。

這個時代,是學習者的時代。
只要你想沒有學不到的技能,有各種管道可以取得知識,這是知識經濟的益處,不要把知識當成裝飾品,當成工具,想著該如何鑽出牆上的洞,而不是死盯著手中的電鑽,你自然就能跳脫「知識付費的騙局」,成為知識經濟的受益者。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