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同溫層建立人脈?透過信任,讓關係跨越物理到心理的距離

 
這半年深深感受到「社群」與「人脈」的重要性,一個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平台、空間,一個則是與之連結的資源。
有人會認為要認識其他人,怎麼會需要方法?真心以待人脈自然就會來,的確真心以待是一項準則,但是人脈不見得自然會來,如果你的生活圈很類似,那其實是看似開放實屬封閉的狀況。
在《突破同溫層的社群人脈學》當中,拋出了「柯尼斯堡七橋問題」來支撐人脈建構,
小島與河的兩岸有七條橋連接。在所有橋都只能走一遍的前提下,如何才能把這個地方所有的橋都走遍?

後來證明,沒有辦法用一條路線走完七座橋。
因為,當有個節點是通過的路線是奇數的的話,一定會有另外一個節點也是奇數點,因此在圖形中奇數點是無法單獨存在的。
這個理論雖然是數學論證的題目,但是我認為作者想表達的是,當社群無法由自己(個人)作為核心出發,繞成一個圈,形成循環,那人脈會成為不同的節點,因此難以成為持續擴大的社群。
書中也拋出「結構洞」理論,強調人際網路中存在的結構洞可以為處於該位置的組織和個人帶來訊息和其他資源上的優勢。
這個論點是出自1992年博特在《結構洞:競爭的社會結構》一書中提出了「結構洞」理論(Structural Holes),研究人際網路的結構形態,分析怎樣的網路結構能夠帶給網路行動主體更多的利益或回報。
所謂「結構洞」就是指社會網路中的空隙,即社會網路中某個或某些個體和有些個體發生直接聯繫。
但與其他個體就會斷掉聯繫,即無直接關係或關係間斷,從網路整體看好像網路結構中出現了洞穴。
如果想要將「填補缺洞」則透過社群網絡,認識越來越多想法接近的人,就可以將洞縮小。

比較實際的例子是,在我個人經驗上,會有許多陌生人加臉書好友,或者我主動加他人好友。
過去我認為這是一件不太合理的事情,因為這些人沒有必要關心自己的生活,但年紀越長、工作歷程久,才逐漸發現許多人很少在社群上分享私生活,反而是多是展演自己的專業與學習。
當我轉念以後、開放心態開始接受這樣的模式,將心裡話轉換到其他私密社群上。
臉書則多是自己產出的作品或者想法,對於好友篩選也沒有這麼防備,反而有超過10個共同好友,就會不考慮的同意,或者加入完也會私訊對方自我介紹,期待未來某一天有可能激出的火花。
花半年時間觀察下來,我與一位互聯網的好朋友,從原本共同朋友3位,到現在有60位以上,共同話題也越來越多。
看到這裡應該會想說,這本書太理論了吧,這樣我怎麼可能學得會,其實我翻開前幾章閱讀也有這樣的感覺,後來才體會到,原來我正走在實踐理論的過程中。
我過去的個性是比較不交新朋友的,第一因為覺得麻煩,還要維持關係,第二是因為總懷疑陌生人想認識自己的目的性到底正不正當。
這樣的封閉想法,也讓我過去的交友圈、人脈,停留在媒體圈或者同學,這些朋友很有共同話題,也可以知道自己彼此生活或工作的困難點和狀況,可以紓壓與給予互相建議。
當然大家會有個刻板印象是「記者不就是到處認識人,怎麼會人脈圈很小?」,的確我們的通訊錄裡面有各式各樣政商圈的電話,但其實大部分的人都只會停留在工作上的資源。
當你要說出「我是XXX的記者,有事想請教你」對方才會把你當作一回事。

這,並不是人脈,至少不是我個人的人脈。
其實長達2到3年下來,我一直覺得自己處於停滯期,對於不是同個生活圈的人,被問到職業,基本上也會有點避諱承認「我是記者」。
舉例來說,辦銀行卡要填寫個資,寫到職業我通常只會寫「媒體業」,但是對方通常都會追問:「是媒體業的什麼工作啊?」
「要在外面跑來跑去的那種?」
「要拿著麥克風的那種?」
對,這就是大家對媒體業或記者的想像,通常落差很大也很片面。
老實說我們不會真的跑來跑去,都有採訪車移動。
就是因為這樣的環境與封閉、更多得是不被大眾了解,因此讓我自己心裡也難以跨出舒適圈(或者沒意識到自己處在舒適圈)。
後來我意識到自己不能在停留在現階段,應該要好好突破自己的心魔,嘗試接受新的世界
除了透過採訪,多詢問價值觀相近的受訪者,有關於專業背景的問題之外,我也付諸行動,加入了台灣目前最大的自發性互聯網社群XChange。
XChange的成員,大部分都是在互聯網、新創的工作者,心態也很開放,只要對互聯網有興趣,也能夠加入,這一群人也成為了我人生的好夥伴。
大夥用各自用專業讓XChange實體活動注入更多不一樣的火花,比如聊天機器人GoSky使用Chatbox報名且串接金流,將活動辦理的主權力交還給主辦單位;
我則借用媒體專業,邀請媒體到實體活動採訪,一場活動獲得海峽兩岸34家媒體曝光則數。
為什麼願意付出專業?
這就是「與人連結」的魔力,因為這群夥伴除了都擁有強大的能量與實力外,還都是抱持著「分享」心情為出發點,更願意在彼此職涯獲人生迷惘碰壁時,給予互相拉抬、鼓勵與支持。

透過線下社群,短時間我有了和上百位不同領域的人接觸,還能在同個高度上討論還能做些什麼,這也是書中核心概念,「人脈是最強資產」。
只不過人脈是否能成為貴人或者「資產」,又是另一件事。
作者是日本人,所以他在書中也提及,「人脈」在當地是個負面印象,像是「為了建立人脈,須努力出席跨業交流活動」、「得跟各式各樣的人交換名片」、「一定要增加社群好友數」。
作者分享自身參與過許多跨界交流活動,有時候會遇到很出色的人,進而受邀一起吃飯。
他不全面否定跨業交流的意義,但認為社群活動有益處的地方,再於跟自己興趣或價值觀相合的人聚會聊天、交換想法。
如果是參加以交換名片為目的,沒有特別主題性的跨業交流,那不管參加幾次也不會有收穫
其實最近也有人認為人脈不需要經營,當然我也同意,因為合則來、不合則去。
但對於具備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來說,他是別人想獲取的人脈,因為當然無須再主動出擊。
但對於出社會不久或者需要再拓展交友圈,幫助自己職涯有更多不同可能的人來說,人脈很重要。
如果能被一位認識不到一年,自己不敢踰矩工作關係的夥伴,介紹說「我們認識很久了」,那種跨越物理衡量的心理距離,那麼大概就是關係成功的開始吧。
而真心以待,獲得信任,時刻充滿感謝,才是永續經營的長久之計。
 

  • 突破同溫層的社群人脈學
  • 作者:平野敦士卡爾(Ronald Burt)
  • 譯者:劉宸瑀、高詹燦
  • 出版社:遠流

Read it now!

 

  • 結構洞:競爭的社會結構
  • 作者:[美]羅納德·伯特(Ronald Burt)
  • 譯者:任敏、李璐、林虹
  • 出版地:中國

Read it now!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