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寫「子彈筆記」,檢視+修正逐步甩開脫序人生

 
你還使用手寫筆記嗎?或者七年級生們是否回憶起國高中時代,最喜歡在每一個跨年或是學期末結束時,到書店挑一本封面內裡都漂亮的「跨年手帳」來記錄自己的待辦事項了呢?
那這跟子彈筆記有什麼不同?
正式進入主題前,我想先談談許多人對子彈筆記常常出現的「誤解」。
如果你完全對子彈筆記不了解,想開始著手,就會發現目前在各種平台上搜尋子彈筆記(Bullet Journal)可能會出現設計相當華麗的筆記本,感覺上每個人的本子都非常獨特,不畫點什麼好像就無法成為一本搬得上檯面的子彈筆記。

如果沒有再主動一點去了解子彈筆記創始人的精隨,可能就會深陷「我不會畫畫怎麼辦」、「我可能寫不出來」或產生一種比較心態,或是單方面認為子彈筆記就是要畫得很漂亮才可以。
因而遲遲無法動筆,諸如此類的想法,其實完全誤解了作者發想子彈筆記的關鍵與做法。
《子彈思考整理術》作者瑞德.卡洛(Ryder Carroll)本身患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從小他就知道自己最缺乏的就是讓自己可以專心做一件事情的「系統」,為了改善這樣的問題,發明了子彈筆記。

瑞德.卡洛過去是一名UX/UI網站設計師,手上有許多專案必須要處理,子彈筆記便幫助他歸納,甚至結合「計畫表、日誌、筆記、待辦事項清單」,讓他不再容易分心。
約莫12年前,他看見同事為繁瑣的事情苦惱,因此主動分享自身的整理術,這一分享卻讓對方震驚到說不出話,鼓勵作者「一定要跟別人分享!」才觸發現在子彈筆記的蓬勃盛況。
 

子彈筆記究竟是什麼?

一般跨年日誌,我們只會有月曆與日曆,上頭都會有設計好的表格,如何填寫則是看個人心情。

不過,子彈筆記則是用空白或者點狀筆記本來執行,上頭並不會有工廠出產時設計的表格,反而是讓你可以依照自身需求去增加頁面或者依據不同目標去設定不同的表格並執行。


子彈筆記神奇的地方在於「系統」,並且需要自己定義符號,以下簡單介紹功能:

  1. 索引:標註主題內容之頁碼
  2. 未來誌:用來記錄非當月的任務
  3. 月誌:當月時間與任務安排
  4. 日誌:每日想法記錄
  5. 快速記錄:運用符號與記號記錄想法、劃分成註記、事件與任務等不同類別
  6. 群組:子彈筆記的模組化,可以用來整合相關內容,你也可以建立任何想記錄的群組
  7. 轉移:檢視子彈筆記的內容,每個月將無意義的內容移出。

看完以上的文字你可能還是很難以理解實際做法,但我認為,比起「操作」,背後的核心概念更重要,因為這才是決定你要不要動筆、動筆之後可以堅持多久的動力。

我認為子彈筆記的核心關鍵在於「你有多了解自己」,也才知道該如何選擇最適合的紀錄方式, Ryder 將筆記形容成一種哲學,哲學就像每天都必須喝水,譬喻將哲學實踐在日常當中。
再深入一點思考,透過每日檢視與轉移,去「有意識思考」,讓它變成生產力工具,而不是創作出一本很美的筆記本。
放大自己的格局,透過檢視筆記,透過內省整理心情與思緒,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有何意義,過濾目標,挖掘人生更重要的事情,而非沈迷在無意義的小事。
在設定任務與目標的過程中,你要不停的問自己為什麼,透過問自己為什麼的過程當中。與自己對話,找到目標的意義與了解全貌,去分辨什麼是可以掌握的。

不要花時間擔心別人的想法,不要花時間擔心別人的耳語,因為你無法控制別人,你唯一能控制的,是你面對事情的處理方式。

 

Bullet Journal實作-

「你的人生過得怎麼樣,筆記就長什麼樣」

上述都是比較學理的部分,在我看完子彈筆記、聽過作者本人演講之後,從2019年5月開始,我重拾手寫筆記本,所以用同樣是初學者的角度,跟大家分享如何開始與設計自己的子彈筆記。
 

1. 索引頁

這部分其實就是目錄,把這本筆記本每一頁除了日誌的地方,都編上自己的號碼,我是寫到哪裡編到哪裡,不會全部寫好。
一開始先設定未來誌,再來5月月誌,因為我喜歡看書,所以設定了書單,出版社需要我看書寫文章的時候,我也乾脆就把心得寫在子彈筆記內。上回跟朋友分享到個人品牌打造,還就直接拿出來指著其中一個Point分享。

 

2. 未來誌

作者本身是設定「年誌」,我是五月開始,所以把剩下到年底的表格都先畫出來,並且把未來行程先填上去。(沒錯我的六月滿到隔子寫不下XD)

 

3. 月誌

左邊概念就是一般的行事曆,粉紅色螢光筆的部份是我粉專比較大的合作案,有演講、直播與寫書序。
右邊則是我想做的三件事情的目標,有文章、YOUTUBE跟寫書,有完成的那一天就畫圈(可見我一直在逃避寫書XD)

 

4. 日誌

每天計畫完成的事情,以及可以簡單記錄一下當天發生的事,每個事情前面有自己的符號,讓自己判斷這件事情本身的進度。

子彈筆記的精隨之一就在「定義符號」,作者本身有提供自己的符號表,但你也可以定義屬於自己的符號。

類別 符號 舉例
任務 比如運動20分鐘、取包裹、買生活品
活動 朋友聚會、聽演講、爬山
筆記 突發靈感、開會筆記、演講筆記、讀書心得
優先處理 重要事項,必須要緊急處理的
已完成的事項 x 上述事項完成可打X
轉移事項 計畫的事項沒完成,轉移到隔天或其他天
未完成 計畫事項沒完成,但比較不迫切,先轉到待辦清單

 
像我的日誌上比較沒有打X,原因是我還想看一下我有完成哪些事情,所以我選擇在事情後面打上OK,我過去習慣也是如此。其中也有些轉移事項,每當自己看到>的符號越來越多,就會自覺不能再懶惰了!
 

5. 快速紀錄

這部分我會往後翻到空白頁撰寫,有分成讀書記錄、演講記錄等文章,像圖片中,我把書名寫在第一排,並且邊看書邊把有感字句寫下來,在寫書推薦文時,就直接抓這些句子,不用再往回翻書了,效率倍增。

 

6. 群組

作者在這個群組概念給使用者自己很大的發揮空間,就我使用起來,五認為是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有所不同,所以會需要自己去創建想要的清單與目標。
如果不是使用者很容易認為,這些東西是否一開始就要設定好,但實際運用之後,我發現子彈筆記奧妙之處就在於「你的人生過得怎麼樣,筆記就長什麼樣」
像我是一個很愛想到什麼就做什麼的人,所以我寫日誌寫到一半,覺得每天分開寫要看哪本書有點分散。
所以在其中某一頁我就設計了書本清單,還把他畫成書櫃的樣子,畫螢光筆的長度就是我讀到的進度,因為剛開始設定所以還有些是空白的,但個人覺得滿有趣。

最後,每一頁都要有頁碼,新增一個事項就要回去填寫到「索引」,這樣未來檢視筆記才會比較有效率。

 

子彈筆記真的能讓人生回到正軌嗎?

人的每一天有五萬則想法,每一個想法之間的空檔,就是思考的時間,但我們常常被數位裝置填滿,覺得無聊了就滑開手機,因而分心,失去了難得可以靜心思考的機會。

這是我很認同子彈筆記可以讓人生逐步擺脫「脫序」狀況。

雖然我自詡本身已經滿會自我管理,但在很多「只需要自己努力就能達成的事情上」,我常常拖延,或者認為對方有給我拖延空間,我就會肆無忌憚的真的慢下去。
子彈筆記,是一個長期實驗,你有沒有撇開那些華而不實,每日、每月定期檢視自己的完成事項、待辦清單,真實的去明白自己需要改變的地方,並且刻意改變,才是真正扭轉人生的方式;
子彈筆記只是一個輔助工具,從旁協助加速,如何看待、使用這項工具的你,才是關鍵。
 

  • 子彈思考整理術:釐清超載思緒,化想法為行動,專注最重要的事,設計你想要的人生
  • 作者: 瑞德‧卡洛
  • 譯者: 吳凱琳
  • 出版社:天下雜誌

思考你的人生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