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學-聽時書】毒家企業 4/4 我們與惡的距離,很近


《通勤學》是生鮮時書2019全新計畫,一個line原生的音頻學習平台,想利用每天通勤時間充實聊天話題嗎? 點此關注《通勤學》


 

手機點圖加入通勤學官方帳號,獲得《聽時書》最新集數!


公視跟HBO合作的新戲《我們與惡的距離》昨天正式上映,無論是畫面的質感、談論話題的深度與劇本的扎實度都十分到位,這部片談論的話題是,當「無差別殺人事件」發生後,所有身處漩渦中的人,他們的心境變化,兼具社會性跟娛樂性,堪稱2019最強台劇。(首圖來源:公視官方網站)

公視戲劇《與惡的距離》預告片

 
不得不說,劇名取得很好,看似話已經說完,卻又讓人想探索這部片到底想講什麼,而且延伸性也很夠,像今天就被我來拿當作《毒家企業》這本書的解讀最終章的標題。
上週一連三天講了關於毒販的商業操作,你可能會想說,我又不吸毒,毒販又不在我們的身邊,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講毒販,到我們有什麼關係?

我想說,其實我們與惡的距離,比你想得還要近。

除了前兩個禮拜提到的,毒梟會利用連鎖行銷體系來拓展版圖,利用慈善活動來漂白,毒梟還會利用多角化經營來分散風險,也會為了降低成本而將業務外包到其他國家。
看完《毒家企業》這本書你會發現,毒梟跟其他商人或是企業家,除了販賣的商品不同之外,做事情的方式,選擇的策略都十分相同。

商業的角度如此,人性的角度亦是,在毒梟為王的國家裡,政府通常很弱,經濟也不發達,許多人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甚至為了多賺點錢,選擇成為毒品產業鏈的一個螺絲釘,或許在我們看起來是無法理解的選擇,站在他們的角度,卻是理所當然的事。
從禁止毒品的角度來看,這又更有趣了。
在台灣,吸食大麻是犯法的,但書中提到,美國的科羅拉多州丹佛市,吸食娛樂用大麻是合法的也因此有很多種大麻的公司,其中一間名為「丹佛救助」,感覺很像慈善機構的公司,他們對於種植大麻的專業超乎你想像。
 
我們看到台灣偷種大麻的新聞都在自家後院或是陽台,那是因為法律限制了進步,丹佛救助不僅擁有自己的栽培室,還有一名首席園藝師,他們導入科技化種植,不僅用電腦控制濕度跟溫度,各種測量的數據都會上傳到電腦,透過大數據分析找出種植的問題,加以改進。

美國的大麻產業每年約有四百多億美金的產值,這裡的每一分錢都是毒梟賺走

為了賺這些錢,滋生了不少暴力犯罪,讓人民的生活陷入痛苦之中,然而當美國開放大麻合法化的第一年,光科羅拉州的大麻店就有七億美金的銷售額,而這些錢本來是會被犯罪集團賺走的。

 
一但大麻合法化,不僅購買過程中也沒有人會被折磨跟殺害,合法的大麻還會經過儀器檢測,有沒有過量的殺蟲劑殘留你都會知道,消費者買起來安心,用起來更安心。
也因此作者在書中提出一個反思,當我們一昧地禁止大麻,禁止毒品,或許只會讓毒品更有利可圖,讓人更好奇,當吸毒變成一個很神秘,很酷的事情,只會讓年輕人更想去嘗試
 
這讓我想起網路上看到黃豪平的一場脫口秀,他說:今天很多家長擔心在學校教太多性教育會導致年輕人沈迷性愛,這是太高估台灣的教育實力,台灣教了這麼多年的數學,我們有看到哪個年輕人沈迷於微積分的?
 
這跟《毒家企業》的作者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他認為,

毒品合法化是能有效管制毒品

當然合法化並不代表毒品不危害身體健康,看看煙跟酒這兩個好兄弟,對身體的危害也很大,也很容易讓人上癮,但依舊是合法的,或許毒品也能比照辦理,只讓某個年齡或是某種身份的人買得到。
 

 
當毒品滿大街都買得到,毒梟就無利可圖,犯罪集團的經濟來源限縮,犯罪就不是一門好生意,比起花大錢查緝毒品,這麼做不僅能有稅收,還有很大的機會能成功控制毒品的流通。而當每個人都能輕鬆地買到毒品,它也許就變得沒這麼酷,也會降低年輕人嘗試的意願。
 
我們與惡的距離,很近,只是很多人選擇忽視這件事情,以為看向陽光,不看背後的影子,惡就不存在。
而當你開始正視與惡的距離,你會發現,或許除了忽視問題,除了解決問題,我們還有第三條路可以走,那就是:與問題共處
 
本次的話題就聊到這,如果你喜歡今天的觀點,歡迎把內容分享給你的好友。
 


現在加入LINE官方帳號「通勤學」週一至週五早上八點,每天5分鐘一起《聽時書》
聽生鮮時書創辦人鮪魚每日分享學習心得。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