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比爾蓋茲推薦的書籍,《原則》一直以來都是風靡企業間的一本經典。除了比爾蓋茲外,許多歐美知名部落客兼創業家亦極力推薦,我在很久以前就希望閱讀,但這本書一直到前些日子才終於被翻譯成繁體中文。
《原則》是橋水避險基金的創辦人,瑞.達利歐所撰寫的。原先這本書是為企業內部所寫,但由於書中提及的「原則」概念,並不僅限於企業或工作內,更多的是關於人生中如何做出更好的『選擇與判斷』,其實適用於所有人,所以我是將它作為一種廣泛的「人生通則建議」來看待,而非僅僅只是商業書籍,即使這本書本質仍是企業和工作上的指南寶典。
以下是我整理出書中,讓我覺得最有收獲的四大重點:
1.我自己養成最有價值的習慣:利用痛苦激勵自我反省
關於習慣與個人成就的關係,瑞.達利歐引用暢銷書《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一書中的概念:
如果你真的想要改變,最好的做法是選擇培養或改掉哪些習慣
作為橋水避險基金的創辦人,瑞.達利歐選擇優先進行壞習慣的修正,因為這些「壞習慣」才是大大影響一個人生活軌跡的重要因素。他說:
「寫下對你傷害最大的三個壞習慣,如果把這三個改掉,你的生活軌跡將大大改善。」
改掉壞習慣可以讓人進步許多,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原則。但你一定會想問:
瑞.達利歐個人認定的最大壞習慣為何?讓我來告訴你。
每個人都曾有過這種抉擇:早上鬧鐘響起時,我是要「立刻起床」還是「按下貪睡模式」?
大部分人都是屬於後者,就連我自己也是。但瑞.達利歐在書中解析道:
「我們總是會下意識要讓自己舒適一點,並忽略了痛苦背後可能帶來的收益和成長。」
你是否清楚意識到「什麼事情令你痛苦」,並進一步思考如何調適,以及這對工作成效的影響?而這些痛苦有哪些是可以由改善「壞習慣」調整?又有哪些是需要藉由調整心態去進步?
痛苦往往顯示著有優化和進步的空間
這就像是發覺自己跑800公尺操場會喘不過氣,甚至還需要中間休息片刻。這種痛苦顯示了需要強化體力,改善身體機能。不過,大多數人會下意識忽略這種痛苦的警示作用,甚至還會極盡所能避開這種痛苦狀態。
久而久之,「選擇舒適,避開痛苦」最終成了一種習慣,讓人開始無法自主發覺問題所在,進而安於現狀。
如果你曾試著反思:我為什麼會覺得早上鬧鐘響起後,要起床很痛苦?
或許能進一步引發一連串思考:
- 我討厭自己的工作,但不知該不該換工作?
(工作佔人生超過2/3的時間,難道不值得自己拿來認真思考嗎?) - 睡眠不足讓我很疲倦?
(多長的睡眠對我來說才夠?起床的心情很影響我一天的工作狀態,是否應該做調整?) - 單純習慣拖延起床,甚至為此提早讓鬧鐘響起?
(拖延起床真的能讓我更舒適嗎?)
「如果能夠養成這個習慣,就會知道什麼事情會令你痛苦,並思考如何調適,這對工作成效的影響卓越。」
當人們對於自己的狀態更清楚,就會感覺人生更有自主權,積極主動的狀態也會讓人活得更快樂。這就是為什麼瑞.達利歐會認為「利用痛苦激勵自我反省」,是他最有價值的一個習慣。
2.進步的速度,才是決定是否卓越的最重要因素
瑞.達利歐在《原則》一書中提到:「很多人都知道要進步和改善,但卻鮮少人注意到進步的速度與水準,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
為什麼進步的速度與水準之間的關係如此重要?原因是:進步的速度很大程度決定能否達成卓越。
舉例來說,有人以500萬資本額創辦公司,他的目標是要盡快獲利,但他很快發現:扣掉管銷成本、行銷成本、固定資產等,如果無法在兩年內達到損益兩平,則500萬資本額就會耗盡,公司也會倒閉。
那就可以說,公司兩年內達到損益兩平是個「及格的目標」,如果要達到所謂「卓越的水準」,公司應該要在一年半內就開始固定獲利20%。
進步的幅度不僅僅是在與競爭者賽跑,更是卓越的一種判定標準
若企業團隊可以在短時間內持續做出多次修正,持續進步,迅速提升企業獲利幅度,那就是種卓越的表現。
而我以開設公司為例解釋這個概念,是因為「開立公司並獲利」這樣的目標,相對於個人志向的目標達成更為明確且可衡量,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理解「及格」和「卓越」之間的差異。
在面對設立個人目標和進步速度上,如果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為何,或是不能理解進步速度和水準之間的關係,就會導致自己常常處於「我有進步啊…」或是「我一直在進步就好」的自我感覺良好中,而無法真正邁向卓越。
我認為瑞.達利歐在《原則》一書中提到的這個概念,點出了我一直以來的盲點。也就是「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進步到達到目標,才是卓越」。
因為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達成目標,包含你是否能清楚辨認目標?你能在多短的時間內解決一切各問題?考驗一個人的反省和學習能力是否足夠。
這一切一切都是在跟自己和時間賽跑,而非拿競爭對手當作目標。
3.為什麼我們總是無法做出好的決定?
我很喜歡瑞.達利歐的說法,他說:
「我們無法做出好的決定,要歸咎於自我意識與盲點作祟。」
自我意識是指,人們天生自我意識就打從心底渴望自己是卓越、獨特的,給他人感覺聰明幹練,渴望獲得肯定,所以往往急於做出判斷並渴求他人支持自己的論點。
而盲點則是來自於主觀意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平時這些偏好意識是幫助建立個人特色、更快的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例如:今天要喝柳橙汁還是豆漿?)。但在下重要決策的時刻,盲點(即主觀看待事物)會導致我們無法看清全局。
這點巴菲特多年的合夥人查理蒙格亦曾經在《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中提及:人們往往不是在搜集足夠資訊後才做決定。而是在下了決定後,才尋找各種證據支持自己的論點。但實際上,最佳的決策往往來自於對議題的全面認識。
以投資聞名的巴菲特,他與查理蒙格深知自己對於科技業不瞭解,所以不投資科技股。因為他們都認為足夠資訊才能夠做出最佳決定,而科技業的分析並非兩人的強項,也因此巴菲特才能長久以股神著稱。
4.綜合考慮各個層級能有效協助判斷
你是不是也常常有這樣的心情?開會中聽著聽著心裡想
「A同事講的都是細節啊,但也還是要解決這些煩瑣問題….」
「B主管講的那個本行年度市場概況,這些數字好像有點意義,但不太知道能用在哪啊」
「老闆要我提出更好方案!但工作表老是被交辦事項塞滿滿啊,老天!簡直不知該從何開始。」
這樣的心情你也曾有過嗎?我很驚訝《原則》這本書有提到如何系統性地解決這個狀況。
妙方很簡單:隨時把自己拉起來看全局,先看大方向目標,再一一檢查細項,清楚意識到現在自己投入的地方是在大局中的哪一塊上,避免落入「細節漩渦」中。
就像每個大目標,有各個層級的小目標,像樹狀圖一樣。如果一個人在工作上,能夠意識到自己是在這個大大樹狀圖上的哪一個支點努力,就更能達成大目標所需要的方向,也才能真正知道自己工作的目標意義在哪。
推薦書目:
- 書名:原則:生活和工作
- 作者:瑞.達利歐
- 譯者:陳世杰, 諶悠文, 戴至中
- 出版社:商業周刊
- 出版日期:2018/04/10
- 書名: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 作者:查爾斯.杜希格
- 譯者:鍾玉玨、許恬寧
- 出版社:大塊文化
- 出版日期:201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