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人性》從法律視角出發,看的不只是影劇,還有現實社會的縮影


 
還記得 2010 年在軍中遭排長不當管教,最後跳樓身亡的蘇詠盛事件嗎?他一開始被核定為「因病死亡」,在其父不願放棄、努力奔走十一年,最終才得以翻案。
這個案件涉及了法律適用上的爭議,動員了大法官、立法委員後,才成功修法還蘇詠盛一個公道。但在大眾眼裡,因著不了解司法運作、法學知識等,對於事件難以被翻案的原因,感到不太了解。
在《劇透人性》這本書內,身為現職法官的作者林孟皇,不僅援引大家熟悉的台灣社會案件,還為每個議題搭配各國火紅的影劇做切點,用淺顯易懂地方式介紹法律知識。
 

《派遣女醫 X 》:公正客觀的 AI,卻難以還受害者一個公道

祖克柏將 Facebook 改名為 Meta ,元宇宙( Metaverse ) 的討論度隨之上漲,人工智慧( AI )、運算商機也跟著大爆發。
AI 人工智慧不僅運用在金融產業,其實在醫療、法律相關產業也開始加入 AI 的輔助,期待透過大數據的基礎,能夠降低人為的失誤或是主觀判斷所帶來的風險。
狹持著大量資料庫所帶來的客觀數據,AI 儼然成為客觀與公平的象徵。
但真的是這樣嗎?

派遣女醫 X
圖片來源:friday影音

在日劇〈派遣女醫 X 〉中,一位病患手抖、病倒,被緊急送進醫院。這時,一款日本醫界正在推廣的 AI 人工智慧機器,經由科學數據分析診斷出患者罹患的是「腦膿瘍」。
這時,身為派遣女醫的主角,根據病患身體裡的膿包、出國及飲食經驗,診斷出他是吃了未熟的豬肉,身體裡長了豬囊蟲。經由她手術取出後,病患果真痊癒。
當被詢問為何 AI 與醫生都診斷不出來,女主角卻診斷準確時,她只回了一句
 

「因為 AI 不吃飯啊!你的研究沒做足!」

 
不只是醫療產業,各國也都開始將人工智慧投入司法系統。台灣有清華大學開發的家事判決預測系統,只要將雙方有利、不利的條件輸入,便能針對撫養權座出預測,據說準確率可達九成以上。
而近年來,美國法院甚至已廣泛運用「 COOMPAS 」系統,根據被告的回答、年齡、過往犯罪紀錄與類型等各項資料,推估被告的再犯率,給出 1 至 10 的危險指數。

但科技源自人性,在 AI 資料學習的過程中,複製了人類長年累積的性別、種族、階級等偏見,在推估再犯率時,更加強化了這些不平等。人們有可能在毫無知覺下,信任這些「客觀」訊息!
法律審判與醫療皆是,作為須面對「人」與「生命」的產業,無法只是用數據分析來做決定,因為每個事件背後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有自己人生裡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這種工作需要能夠感同身受、具有正義感的人類來擔任,實難被電腦給取代。
法律是死的文字條例,需要更多具正義感的大法官、立法委員、大眾一同討論,同理對方的處境、人生遭遇,才有辦法促成修法,讓公平正義不僅是口號。
畢竟,人類文明的進步,是由後人不斷修正過去的錯誤,才得以持續向前。
 

《誰是被害者》:想要有尊嚴的死去,卻沒有結束生命的權利

加工自殺的罪責常常牽連許多複雜的家庭因素、情感糾葛。今年 8 月份,雲林一位父親在病痛纏身多年兒子的苦苦哀求下,忍痛結束兒子的性命,卻也因此違反了現行法律,涉及加工自殺
在火熱台劇《誰是被害者》中,也可以看到相同的狀況,江曉孟的母親在病情的摧殘底下,明確地表達出自己希望能放棄急救。
身為女兒,一開始並不願意幫母親完成遺願,直到看著母親受病魔摧殘、看不見希望地活著,使江曉孟在百般無助的情況下,親手拔掉母親的維生系統。
 

圖片來源:NETFLIX

 
這樣的行為,雖然情有可原,卻因不符法定程序,違法了《中華民國刑法》第二七五條的加工自殺罪。這是因為在台灣法治僅承認消極安樂死的情況下,任何積極提供協助自殺的情形,都會涉及加工自殺。
那麼你可能會想問,究竟在台灣的法律裡,什麼樣的行為才能幫助病人脫離無尊嚴的人生?
簡單來說,必須是末期病人,且協助者是消極地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終止、撤除或不施行維持生命治療等措施。不能提供任何積極的協助,如提供藥物等。
這樣狹窄的適用範圍,與「無論多麽痛苦,都要努力活下去」的社會共識有關。
但是,當我們看見忍痛結束兒子生命的父親、拔掉母親維生系統的女兒,是否也代表了這樣的制度下,也殘忍地拋棄了意識清醒、不堪病痛折磨,沒有尊嚴與希望第活下去的這群人與其家屬。
「病患的死亡自決權」需要得到社會的共同討論,作者在書中提到許多西方國家的現行法規,而如同在《誰是被害者》的最後,藉由對於「活得痛苦是否該選擇尊嚴的死去」持著正反兩面的看法。作者認為,這是人類共同需要思考的人生問題、哲學問題,並沒有正確的答案。
 

 
從大眾看過的影視作品來做法律議題上的探討,同時穿插實際發生的國內訴訟案,如〈玻璃娃娃摔死案〉、〈祁家威訴請同志登記結婚案〉、〈蘇炳坤特赦後再審案〉等等引起社會軒然大波的案件,究竟這些當年我們難以理解的案件,內容牽扯了什麼樣的社會、法律議題?
書中舉了《鏡子森林》來談記者倫理、《月薪嬌妻》聊聊性別刻板印象、《陽光普照》看個人的責任、再從國際人權憲章看《返校》,透過一連串有趣的議題與切點,邀讀者一同思考劇中隱含的法律議題。
劇透人性:法官跳脫藍色高牆的正義追尋
 
 
 
書名:劇透人性:法官跳脫藍色高牆的正義追尋
作者: 林孟皇
出版社:商周出版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