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篇小說中,我還不是一個很熟練的人。」 ——專訪張西,從對過往的回望,描繪更清晰的自己

 

「有時候就算費盡全力組裝一個看起來可以用的生活,仍然不敢活得太用力。」——《葉有慧》

 

因為疫情的關係,6 月開始的專訪幾乎都透過線上的方式進行。在約定好的時間,我和三采文化的行銷企劃 Summer 先行進入 google meeting 等待張西加入。

當第三個畫面加入,張西一身襲白明亮,室內透進傍晚柔和的光線,無意間的巧合烘托出張西私人空間的生活感。
一如這次新書的主場,正是發生在葉有慧身上,從思考的沙發上出發、由生活打開一趟自我追尋的旅程。
被問起為什麼會想以「自我追尋」作為這次新作的主題,張西笑說,這並不是她的刻意安排。

張西作者照,三采文化提供

張西單純地從一個女孩想要去確認「我是誰」的命題裡緩緩延伸:我到底是誰?我曾經以為的認知,似乎和我想的不一樣?
 

「我覺得那是對過往的一個回望,

對自己的一次重新認識。」

 
這部分剛好來自張西的同儕與生活圈,在 20-30 歲之間,她發現彼此的對話,反覆的在過去與現在的時間軸裡,思考自己是誰。
她與我分享曾經聽過一段對年紀的說法:人在 30 歲之後才開始真正活你真正的人生, 30 歲以前都是準備。
「我那時候聽不懂,但寫完這本書後,我才真正理解了這件事。」
因為在 30 歲前,我們都還正在建構自己的人格,不論是與世界、與自我的碰撞,在不斷的重新檢視與整理中,漸漸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張西說,她覺得 30 歲之後的人生就是新的。這個「新」的意思是,帶上你確認好、你想要相信的價值,去開創一個屬於自己新的人生。
而《葉有慧》恰恰是在這樣的經驗中誕生的。
 

故事裡的小細節

在《葉有慧》故事裡,從角色的命名到食物的配置,每個橋段乍看非常生活貼身的物件與場景,都有張西的巧思在裡頭。
像是「草莓口味的牙膏」,張西說這象徵著一個開關:「當她有願意的心去感受的時候,她就會聞到這個味道。」
也有像是在有慧的成長過程裡出現多次,總被養母誤以為她很喜歡吃的「千層蛋糕」,那是張西想傳達翻山越嶺的一種概念。
「翻山越嶺四個字,在散文中可以很簡單就帶過,但是在小說中,讀者不知道主角怎麼樣翻山越嶺,這部分很難表示。」
這個概念的詮釋方式,卻意外的在一次與學姊的午茶中獲得靈感。
看著學姊小心翼翼地吃著千層蛋糕,張西好奇的問學姊吃千層蛋糕時習慣一層一層的吃嗎?學姊回答:會吧,小朋友都會呀。這句話讓張西赫然理解,我們打從小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地用一些方式,去延長擁有一個東西的感覺。
 

「她翻山越嶺的去追求一個東西,但最後卻發現,

她真正要擁有的,不是她想而未得的東西,

而是珍惜她現在擁有的東西。」

 
在追求的路上縱使長路漫漫,但對於想要擁有的「那個東西」,我們總是願意花時間去尋找它,卻時常忽略身邊已然有值得我們珍惜的事物。
葉有慧
然而,聊到在創作《葉有慧》的過程裡,張西說她最感謝的還是出版團隊。
有好幾個故事的橋段空缺在那,好似少了點細節讓幾個角色的個性更為立體,出版團隊便會和她一起討論,她笑說:其實都是團隊給我的功課。
當時和出版團隊在討論如何把兩段故事串接起來,提到養母這個角色,討論的過程彼此發現,養母是個很有智慧的角色,但為什麼在有慧的自我追尋中,她卻突然消失了?
這讓張西仔細的去思考,故事裡為了讓主角無慮地踏上自我追尋之路,主角的背後定是有一股強韌的力量,而這股支持正是來自養母這個角色,但她發現,像這樣的角色一定也有會受傷的時候。
「有慧和養母之間的互動是相輔相成的,而養母這樣的人在付出、在愛裡是什麼模樣?就是冰箱。」她的傷,張西選擇用「冰箱」來詮釋。
有些關係我們想長久保存,卻忘記人會改變、關係會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裡被轉化,沒有真正能夠防腐的方式,而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消化與整理,才能讓關係得以維繫。
 

善待經驗才能創造經驗

 

「在長篇小說的建構中,

我還不是一個很熟練的人。」

 
《葉有慧》是張西的第二本長篇小說創作,問起與前一本長篇《二常公園》的創作有何差異,她直言最大的不同在於這次創作有著對影像的想像。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主角們的日常對話、澄澈透淨的畫面感,有好幾個段落會讓人像是在看日劇的體驗。
她說,在寫《二常公園》的時候,正在練習從散文過渡到小說的階段,比較多是用對話去撐起故事;但這次在《葉有慧》中試著改變方式,用情節與場景去撐起對話,讓故事在其中自然發生,而不是單純透過對話傳達故事。
每一次的創作經驗都讓張西覺得珍貴,她提到不只在創作上、甚至是在面對人生,她都選擇「善待經驗」。

張西作者照,三采文化提供

因為有餘力去善待之前發生的事,在經驗中找創造的彈性、找調整的空間,正因為如此,她才敢勇於去體驗未知。
沒有任何人在起步就臻於完美,也沒有人在路上就能看見完美的盡頭,或許,完美一直只是幻象。
張西引用哲學家阿奎那的一段話:「如果船長的最高指導原則,是保護他的船隻不受到任何傷害,那麼他只能將他的船留在港口,永遠無法出海。
這也成為她每一次勇於面對挫折的精神。
 

不被定義的參與哲學

說起華文創作時常會被定義是文學與非文學,也好奇對張西來說,這樣的討論或評判她會如何思考「所謂文學」呢?
 

「我覺得文學很像一條橡皮筋。

它就是一個隨處可見的橡皮筋,只是看它綁著誰。」

 
她說,有的人會想要搜集大量的橡皮筋,但那捆橡皮筋不一定會綁著他;但有的人會不小心就被一條橡皮筋給捆綁著;而有的人只是想要橡皮筋作為一種裝飾品。
而橡皮筋的存在,也可能在過程中被汰換、也可能被交換。
曾經也覺得文學似乎是崇高殿堂的她,現在看待文學的方式,就像是生活中隨手可得的一條橡皮筋。
僅是每個人看待與使用橡皮筋的方式有所不同罷了。
在創作的路上不認為已經達到所謂的文學標準的張西,也坦言不會再用這個標籤去定義自己。
不論是文學的標籤、文學的意義,都是歷史長河中無法輕易被改變的規則,但在這樣的規則之下,張西選擇透過每一個文字,去參與文學。
「即便我最後可能不會變成(文學)、也可能也不會擁有(文學)。」
在 2016 年出版《把你的名字曬一曬》的張西,沒有想過自己的文字創作,能夠一路帶著她把創作的路走得更篤定。
對自身未來創作的想像,她仍然是希望能夠保持一年一本出版品的創作能量。
在她回望過去的時光裡,明白自己對創作的掌握變多了、創作的可能性與想像也變寬廣了,給了自己接下來 5-10 年穩定創作的期許。
你能從她的身上感受到她所蘊含以及正要施展的創作能量,生活隨處可得的片段都將會是她珍貴的靈感。
藉由張西的文字,我們得以窺見新生代的糾結與成長,也看見透過她的影響力,讓作品陪著讀者在這動盪世代無畏的長大。

張西作者照,三采文化提供

同 場 加 映

由創作新聲胡家誠與暢銷作家張西

共同譜寫〈擁有但不屬於〉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