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出版時,我們在討論什麼?——逆境突圍的出版人,做對了什麼?

 
出版產業衰退這個議題,已經被反覆討論了二十年以上時間。衰退的現象並不僅侷限於台灣,是全球性的大趨勢。
主要因素,在於網路崛起,免費內容淹沒生活環境,書籍當中許多次領域直接被網路取代。
出版
舉個簡單的例子,過往旅遊指南、餐飲指南是相當重要的出版品項,而今網路上有大量免費且即時訊息可以參考,最直接的衝擊,毋寧像是曾經極為暢銷的旅遊類Mook。
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網路崛起,造成閱聽人選擇閱聽內容渠道的改變,從而也改變了人們願意對哪些類型內容持續付費的選擇。
出版人不太可能說,「我才不管世道如何變化,我覺得值得出版的內容,就算都沒人要買,我還是持續要出。」
原因很簡單,出版不只是為了文化傳承或理念,也是商業活動(政府單位或基金會等NGO為了政策或理念而出版不在此討論範圍之內)。民間出版社想要存活下來,必然得找到能夠熱賣暢銷的作品。
 

從日本出版看台灣是否面臨「出版大崩壞」?

日本從2000年左右開始,就不斷討論「出版大崩壞」,過往支撐日本出版業的重要商品,銷量紛紛開始下滑。
最有名的案例,就是看漫畫JUMP從全盛時期銷售六百多萬冊,跌落到只剩兩百萬冊。兩百萬冊對台灣來說,依然是相當不可思議的成就,但在日本已是「大崩壞」。
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我一直不覺得台灣出版界需要討論產業衰退的問題,除了人口基數遠比日本小,台灣社會長年的租書店文化,圖書銷售原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出版業在台灣從來都是艱難險途,輝煌榮景的時間很短,約莫解嚴開放前後到1990年代末期網路崛起之前的十數年間(早年有政治上的言論管制,接著是租書店大行其道,再後來則是網路造成閱聽人遠離圖書),只是網路崛起之後,變得更加艱難也更加辛苦。
或許有人會好奇,從來就不好做的出版業,為什麼還能活下來,一堆人投入,且每年的新書出版品項居高不下?
1990年代開始直到疫情衝擊之前,台灣平均每年出版四萬種新書,放眼全世界,以人口數來換算,堪稱出版超強國。
出版
一如早年支撐日本出版產業的是雜誌(在日本出版業,過去有雜高書低的現象,雜誌佔出版量七成,圖書佔三成;出版大崩壞之前,雜誌是營收主力),台灣則是靠盜版、翻譯與中國稿件來支撐。
盜版在台灣簽署版權公約後逐漸退出,取而代之的是翻譯與中國稿。
前者的引進,是出版人看準海外暢銷作品後再買,後者再分成兩種情況,一種跟翻譯書一樣,買進中國暢銷書稿,另外一種則是花錢找中國寫手寫稿,例如,不少租書店裡陳列的言情小說,大多是以一本五千到兩萬元台幣左右的稿費買斷。
台灣大概是暢銷書榜單上,最多翻譯書的國家。
在其他出版先進國,出版指的是挖掘自家本土作家的作品,冒著不暢銷的風險賭一把,在台灣,則是大量參考海外翻譯書的戰績,再擇優引進之。
一來省去等待作者撰寫稿件的漫長時間,二來早年預付版稅價格不高,在海外銷售成績保障以及台灣社會相信外來和尚會唸經的心態下,大量翻譯海外暢銷作品,成了台灣維持出版能量的關鍵手段。

雖然是靠翻譯支撐出版業,不過,挑選什麼類型的書翻譯,仍是一門學問。海外能暢銷不等於台灣就能暢銷,選對書很重要。

這也造就了台灣出版界的獨特趨勢。
好比說,《哈利波特》崛起之後,台灣約莫走了十年的海外小說翻譯熱潮,《追風箏的孩子》、《姊姊的守護者》等大部頭小說,在台灣賣得極好,堪稱每個月都有超級暢銷書。
哈利波特
不過,後來隨著預付版稅飆高,以及市場耐受力不足,風行一段時間後就殞落了。
 

不同觀點的知識轉譯,才是出版繁盛的起點

出版是一種非常特別的產業,熱賣的舊商品會跟市場上的新品競爭,且口碑好的舊商品常常更容易贏得市場新進讀者的青睞。當一個領域出現夠多長銷熱賣圖書,會變相擠壓新書銷售情況。幾乎每一個出版次領域崛起一段時間後,都會發生類似現象。
所以,出版界得不斷發想新產品類型,才能從過度供給的過度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
好比說,《煩惱10秒就夠了》作者松田紀子,堪稱是創造出日本圖文書熱潮的傳奇編輯。
二十年前的日本,圖文書並非主流,最多算是漫畫的邊陲地帶的小分支。
然而,隨著高木直子、清沼貴子、小栗左多里等圖文作家的走紅熱賣,開創出了一整個出版新門類,捧紅許多暢銷圖文作家。
這類標榜給成人讀的圖文書,台灣除了有引進許多日本暢銷作品外,也有自己的知名作家,像是幾米,堪稱台灣圖文書作家的扛霸子。
再好比說,《編輯這一行》的作者片山一行,入行時,還沒有今天無所不在的商業書。
商業書
談到商業書,都是硬梆梆的管理類專書,但是在片山一行等編輯的努力下,開創出商業書這個門類,爾後但凡寫給忙碌商業人士閱讀的作品,都稱之為商業書,包括跟商務工作沒有直接相關的養生運動類作品,如果寫得通俗易懂且主要購買族群鎖定在忙碌商務人士,都算是商業書。
如果你發現,台灣也有蠻多所謂的商業書,那是因為,日本是台灣重要的出版學習對象,就像台灣的漫畫翻譯書以日本為壓倒性的多數,即便這個世界上並非只有日本出版漫畫。
幾乎可以說,日本有任何新的出版趨勢,不久後台灣就會跟進。除了直接引進作品翻譯成中文版,也會有出版人在台灣尋找合適的作家、寫手,推出本土版本的作品。
模仿出版類型這件事情,似乎沒有版權保護,且放眼各國都是如此。片山一行在書中也提到過類似的情況,每次他們出版社做出了暢銷的商業書後,就會有同行投入跟風一番。
片山不認為跟風模仿不好,只是他覺得出版人要有能夠超越前一波熱潮的覺悟,必須能在既有基礎上想出更好的表達方式,在表達方式上不斷推陳出新,如此,跟風暢銷書類型並非壞事,因為讀者可以得到更好的作品。但如果只是抄出一本品質更差的同質性作品,他就不是那麼贊同。
商業書的知識領域都很固定,不外乎管理、會計、經濟這些,知識是固定的情況下,能拚搏的就是表現手法與書籍製作,這也是同樣主題的商書每隔一陣子就會有不同表現形式的暢銷版本問世的關鍵。
片山還談到一個重點,商業書的作者多半是各領域專家,文筆不比文學書作者好,編輯要有能力引導或改寫作者的稿子,處理成市場上的目標讀者看得懂的呈現方式,不能逕自嫌棄,也不宜用自己的文筆將作品大幅改寫成失去作者獨特觀點的作品。
作者們對於自己所熟悉的專業知識,必然有其獨特的表達方式,這部分是商業書需要抓住並於以擴大呈現的重點。
或許,這裡面藏著穩住出版市場銷售量的關鍵。

徹底研究出版市場的需求,找到合適的專家,根據目標受眾真正需要且有興趣的知識,設計引發其興趣的表達格式,以書籍呈現。

出版業的突圍之道無他,就是有更多人像片山一行或松田紀子,認真面對時代困局,提出嶄新的出版類型或新表達手法,以精采的作品,吸引讀者們前來。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知識取得方法與吸收模式,出版人不能自外於時代,必須比時代中的其他人更懂得知識表達的神髓,與作者們攜手合作,推出能引發市場共鳴的精彩作品。
 

書名|煩惱10秒就夠了:不多想,凡事做了再說!突破型編輯的工作術
作者|松田紀子
出版社|大田
Read It Now
 

書名|編輯這一行:日本實用書傳奇編輯,從40年經歷剖析暢銷書背後,編輯應有的技藝、思維與靈魂
作者|片山一行
出版社|臉譜
Read It Now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