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遊、追劇,你的元宵只有這樣?頭戴花燈、十日假期,古人的元宵節比你還懂玩!

 
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在古代稱作「上元節」,北宋詩人曹允正有云:「上元三夕過,年節隨燈盡。」當元宵燈節一過,也就正式宣布春節落幕。
說起元宵節,此節日記載上最早始於秦漢時代,是農民祈求豐收的日子。而賞花燈與吃元宵的習俗則是在唐代的時候大鳴大放。
這次讓我們帶你從戲劇和書籍來一趟歷史回顧,古代人如何在元宵盛會的時節,熱熱鬧鬧地玩一回。

 
熱鬧唐朝,吃食花樣多
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的戲劇《長安十二時辰》,講述在上元節前夕,長安城混入可疑人物,企圖要利用節慶聚集人潮的時機,一舉毀滅長安城。
而主角必須在十二時辰內,動用手邊的人脈與資源,一刻都不能耽誤的想辦法救下長安城。
也因為故事設定在上元節的前夕,在戲劇中可以看見整個唐朝首都長安城過節景象。雖然戲劇一出,有些專家說劇中的唐代服飾並不完全正確,但劇中吃食的部分倒是頗有考據。
在劇中主角李必吃了上元節才會出現的節令食物,馬上讓所有看戲的人瘋狂找起,現在哪裡還買得到這吃食。

圖為《長安十二時辰》劇照,桌上食物即為油錘。

這看起來口感酥脆的食物,正是油錘。如果與現今食物做比擬的話,大概類似我們在吃的炸元宵。
在燈火稀貴的時代中,上元節賞花燈可堪比國家盛事,除了賞花燈、猜燈謎,此等盛會的節令食物也是琳瑯滿目。
除了油錘,上元節食麵蠶也是一大特色。
在《歲時雜記》這樣提到麵蠶:「京人以綠豆粉為科斗羹,煮糯為丸,糖為臛,謂之圓子鹽豉。捻頭雜肉煮湯,謂之鹽豉湯,又如人日造蠶,皆上元節食也。」
再反觀現代元宵節,除了賞燈與燈謎皆有傳承,但吃食部分,似乎就只剩湯圓最具代表性,相形之下關於吃,我們來得單調許多。
 
華麗宋朝,燈式最多元
從唐朝走向宋朝,上元節的過節方式更是祭出各種華麗奇招,過節的日子更是從三天延長至五天,可見宋朝人多麼看重上元節。
上元節的主角不外乎就是「燈」。愛玩、愛熱鬧的宋朝人,發明了一種可以帶在頭上的燈。
在《過一個歡樂的宋朝新年》中,作者李開周寫道,如果你能回到宋朝的上元節,就能看見許多走在路上的男男女女,頭上皆穿戴著會閃爍的花燈。
雖然頭上頂著花燈想像起來是挺炫砲的,但其實會閃爍的花燈,實際上就是頭頂著用鐵枝串起來的「火楊梅」。
什麼是「火楊梅」?
「火楊梅是將乾棗磨粉、搗炭為屑,將棗粉、炭屑拌在一起,澆上油蠟,團成圓球,一一串到鐵樹上,點著了,放在頭頂,跟著主人上街。」——〈把花燈戴在頭上〉
說起來其實是挺危險的,若不小心翻倒也就算了,但油蠟若滴到頭上,只怕那畫面也是慘不忍睹。
除了頭上戴燈之外,在宋朝,「燈」的表現方式十分多樣,有絹燈、鏡燈、字燈、水燈、龍燈、鳳燈、走馬燈⋯⋯等。
其中以棘盆燈幅員最為廣闊、綿延。
如果你有在寺廟建醮或有活動時,看到頭上掛滿通紅燈籠綿延兩三條街區,最早的起源興許就是棘盆燈了。
許多相當巨型的花燈多數無法搬運,必須就地紮營建造,由此可見,為了讓宋朝上上下下的民眾過上精彩的上元節,開封府要花上多少心思才好。

 
經典明朝,元宵十日假期
上元節一路發展到明朝,過節方式大抵相去不遠,但原先只有三至五天的上元節,來到明朝被明令要過上十天。
放在現代社會來看,元宵節可以放上十天的假期,重要層級看來相當只次於農曆新年。也正因為在明朝的上元節為期十日,在娛樂節目上發展得更多元豐饒。
特別的是,上元節在明朝衍伸出一種消災祈福的活動,叫做「走百病」。
趁著燈會,女孩、婦女們相互吆喝結伴,見橋必過的走至郊外,目的就是為了消災解厄、趨病除災。
雖說這樣的習俗帶有迷信色彩,但也是因應當時的文化背景,女子不得隨意出遠門,時常行動的範圍僅止於家中。
在上元節這天,女子有機會能走結伴出走,就像是散步一般,也能起到活絡筋骨的作用,的確也與「走百病」的原意相去不遠。
看完唐、宋、明朝鬧元宵的方式,頓時間覺得現代元宵節的過法是挺樸實無華的,基本上已經簡化為吃湯圓與逛燈會。
當你知道古代人是用如此豪奢的手法在佈置元宵,會不會讓你也想來點新奇的元宵玩法?
最後送上三個古代燈謎,讓我們用最古早的燈謎來共享這個經典長存的節日吧!
(燈謎謎底皆在文章最後)
1、
上聯: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獸。
下聯:詩也有,詞也有,論語上也有;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卻是妙文。
上下各答一字。
2、
「離鬧市,才回來,忙把門兒關」,答一字。
3、
北宋文學家王安石的好朋友王吉普來訪,席間,王安石說:「今天是元宵節,我出一謎助助興——畫時圓,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
王吉普想了想,沒有說出謎底,卻對王安石說:「這樣吧,我也出一謎助助興!」說著,便吟出一謎:「東海有條魚,無頭亦無尾,去掉脊梁骨,便是你的謎!」
答一字。
 
 
 
1、答:猜謎。
2、答:閉。
3、答:日。
 

  • 過一個歡樂的宋朝新年
  • 作者:李開周
  • 出版社:時報出版

Read it now!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