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假你走哪一派?用山、海、城三條路線走訪台灣,帶上回憶鄉情的大地書單

 
俗話說的好,人不親土親,同住在這座島嶼且坐擁山海,更需要以身體力行的方式,認識這片承載歷史與回憶的土地。
這次連假想用六本書,三趟不同景色的旅程,給你的旅行計劃來點戶外風情的靈感,說好就一、二、三,走起!

山 線

——>  山之間  ——> 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

此班列車走往山線,沿途將經過以下景點,

選好地點,用歡快的心迎接世外風景,

下車時,請您不要忘記隨身行李,祝您有個愉快的假期。


「每座山都是一段旋律、一首歌、一本詩集,一個人的時候最容易湧起專屬的脆弱,而以這樣的脆弱走一座山最完美。」——山女孩Kit《山之間》
山女孩Kit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從小到大不曾離開台北國,自稱「死台北人」的都市小孩。自從2015年的一次機緣,往山走去,就今往後山不再只是山,而是能夠讓她潛逃情緒的一方天地。
因為母親逝世的關係,讓Kit第一次走入山中,也正是這個開端,讓Kit對母親的這份思念,逐漸被安放。
在Kit書寫山的字裡行間,不只見到對山的嚮往與熱愛,也能看見陪伴我們一同走過山之路的夥伴,人與人之間的羈絆。
如果你缺乏旅行靈感的話,翻開《山之間》,從Kit這封寫給徒步者的情書,給你一個靠近山的理由。
 

「但在山上走久了就會知道,心裡的空間被打開,就會有更多事物住進來,有時自己不小心走進自己內心裡面,整個人就會變成一座山。」——劉宸君《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
如果你對2017年一則兩位台灣人赴約尼泊爾健行,因遇大雪受困河谷,其中一女子於47天後離世的新聞有記憶的話,《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正是這位離世的女孩留下寫給山的一本真摯情書,她是劉宸君。
人們熱愛山,卻不該小看山,山總是寬容卻如此無情,一個分神就把我們所愛的人,帶往距離我們萬分遙遠的地方。
透過劉宸君的日記與詩與散文,跟著她走遍世界各地的山,用她的鏡頭去看觀光風景以外的光景。
如果可以,你也能先翻開書本的最後幾頁,有一封宸君媽媽寫的信。
有時候,即便發生再傷悲的事,我們仍會滿懷感念並給予祝福。
當你開始走向山,也別忘記面對山我們始終要心存敬畏。
 

海 線

——>  潛水時不要講話  ——>  女子山海

此班列車走往海線,沿途將停靠以下景點,

不論要帶上氧氣筒,跟著教練潛入海底;或是找個涼爽的海邊定點看海,

下車時,請不要忘記您的隨身行李,祝您有個愉快的假期。


「如同海鷗要與水比鄰而居,我也曾經相信自己只要搬來這裡、只要能夠時常望著無邊無際的海洋,就沒有不能化解的愁苦。」——栗光《潛水時不要講話》
栗光所記錄的不只關於潛水,更多的是與海作伴的時日,那股包容萬事萬物的溫暖洋流。
從花蓮啟程,繼而走過墾丁、綠島、菲律賓與印尼諸多島嶼與大堡礁的水肺潛水之旅,也曾走入澳洲這片廣袤的土地,在偏鄉奶粉工廠工作卻遭遇工廠倒閉,那段只能看海、與海生活的往事。
她寫海、也寫這一路上遇見的動物,以一種專業入世之姿向我們展示她所經歷的世界,豐饒且多重的生命經驗,將「潛水」這樣的學名寫作為「我」這樣的俗名。
如果你願意,以海平面為界,讓栗光帶著你下潛到能閃耀宇宙的海洋世界。
 

「突出於海面的礁石依舊屹立,海濱植物匐匍著綠意,溫柔的海浪彷彿舔舐著記憶的傷口一般,以全知者的姿態安慰著故事裡的我們。」——張卉君、劉崇鳳《女子山海》
從不靠海的城鎮走向大海的女子張卉君,加上從南部港邊長大後跑進山中的女子劉崇鳳,她們位在山海之間,寫下自己,寫下自然,交換彼此。
兩位女子透過旅行與提問,用書信往來的方式,書寫身邊所經歷的山與海,在山海間穿梭是如何影響他們的人生片刻。
讓山與海成為一種信仰,當生命遇到苦澀與困頓時,還能面向自然,從自然中找回支撐的力量。
如果你還不了解山與海的魅力,邀請你從這一封一封的書信中,獲得梳理自身內在的勇氣。
 

重 返 老 台 北

——>  天橋上的魔術師  ——>  捌零・潮臺北

此班觀光巴士走往老台北,沿途將停靠以下景點,

不管是想要一覽台北最大娛樂街區;

或是想走進八〇年代的夜生活,

下車時,都請不要忘記您的隨身行李,祝您有個愉快的假期。


「你不適合當魔術師,因為魔術師有很多祕密,有很多祕密的人活得不快樂。」——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
2021年2月,由楊雅喆編導並率領金馬團隊,耗時五年,斥資二億元製作拍攝,十集台劇改編自吳明益同名小說《天橋上的魔術師》。
吳明益以這座回憶中的「中華商場」,用十篇短篇小說、九個孩子的故事交織出時代的樣貌。
跟著孩子們的腳步,跨越在交錯的天橋間、穿梭魔術師曖昧不明的話語,吐出一片魔幻又真實的八〇年代臺北風華。
「有時候你一輩子記住的事情,不是眼睛看到的事。」
準備好跟著天橋上的魔術師,重返臺北那座最熱鬧繁華的娛樂街區。
 

「八〇年代的臺北城市,臺北的生活,臺北的潮流,它的刺激、開放、衝擊,絲毫不遜色於政治改革的風起雲湧。」——倪重華、故事《捌零・潮臺北》
由倪重華與故事團隊一同編撰的《捌零・潮臺北》,從「時尚造型」、「飲食風格」、「百貨消費」、「視聽娛樂」以及「夜貓出沒」五大主題,神出八〇年代引領風尚的潮流人物。
有引進美式餐飲品牌改變臺灣人吃食習慣的「台灣美式餐飲教父」孫大強,方圓百里隨處可見的麥當勞,正是從這遍地開花的。
有搶在統領百貨、太平洋SOGO百貨、明曜百貨前,在東區商圈異軍突起的「中興百貨」,在八〇年代標榜內涵外露的文化藝術時尚品味突破百貨市場。
有從一九七九年美軍撤出台灣後連小學生都在跳的迪斯可熱潮,此股「時髦運動」在臺灣第一家合法舞廳KISS Disco迎來八〇年代解放最高點。
如果你是都會派,歡迎來這跟著八〇潮流一起搖擺。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