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則讓人感到心酸的新聞,有個家庭一家七口月領七萬補助金,然而,補助金並沒有改善其生活,甚至老母病死後還被老鼠啃咬屍體,其他六名家人全都是身障,雖目睹整個過程卻不知如何向外求援。
社工人員仔細了解此一個案後,發現這家人的補助金全都被外面的人花掉了。原來有人覬覦補助金,常帶家中兩名兒子出去玩樂,導致雖然每個月補助金多達七萬,一家人卻仍生活在髒亂的環境中。
說到貧窮問題,不少人直覺聯想的窮人肯定是懶惰或是不思長進,過去曾經有大教會的牧師也如此公然倡議。 再者,也有一些人認為解決貧窮問題的方法就是給錢,彷彿只要給多過於生活所需的金錢,就能消滅貧窮。
然而,問題其實更遠比我們一般人想像的複雜。
窮人之所以貧窮 並不是因為沒錢
《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一書的作者琳達,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就處於貧窮光景,他並非不努力工作,只是賺得為數不多的金錢光是應付生活就已經捉襟見肘,根本無力儲蓄。
琳達告訴我們,窮人的問題不是沒錢而是無法存錢。之所以無法存錢是因為窮人所拿到的錢常常是不夠的,就算偶爾能夠多得,多得的部分,窮人並不會將之儲蓄起來而是會用在犒賞自己,因為有太多窮人都太過疲累了,累到無法思考並規劃未來,只想讓眼下的自己好過一點。
不時我們會看到社會新聞報導,指責某些接受補助款的窮人不將錢花在溫飽或是改善生活卻拿去揮霍享樂買iPhone,甚至嘲諷地說辛苦努力工作的自己都買不起iPhone這些拿補助款的窮人竟然可以!
《反貧困》的作者湯淺誠認為,貧困的真正問題未必是沒錢,而是沒有「社會積蓄」或沒辦法累積社會積蓄的人。
當一個人沒有其他的社會關係協助累積社會積蓄時,社會生活所需的一切都得花錢到市場上購買,而且所購買的花費還比通常行情高,甚至有些服務根本就無法購入。好比說沒有保證人幫忙,連租賃房子都成困難,只能淪為網咖難民。網咖難民的住宿開花銷不比能正常租房子的人低。
貧窮是一個漩渦,連你的思考能力都會被剝奪
2003年的台灣曾經爆發一波卡債風暴,原本社會輿論認為刷爆現金卡跟小額信貸的都是熱衷奢侈消費的浪費一族,後來有人深入研究才發現,真正刷爆卡的都是欠缺社會積蓄的窮人,窮到無法靠正常管道借款只好申辦現金卡,以刷卡來支應眼前生活開銷,即便得被收取高額利息,但已無他法。
越來越多學術研究證明,窮人的真正問題不是沒錢而是欠缺社會積蓄,而是過度疲勞,無止境的勞累,無法獲得喘息的生活型態造就了窮人只顧眼前管不了以後的隧道視野與認知閉鎖,其規劃未來以改善現狀的認知餘裕早已被剝奪。
窮人之所以貧窮,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沒錢,更深層來說,是因為過勞、低薪的生活結構,剝奪其認知餘裕,使其永遠處於無法思考的疲累狀態,沒辦法好好休息,導致每天光是應付堆到眼前來的帳單和大小生活難題都有困難,心早已被壓垮,哪裡還有力氣思考未來?
這也是為什麼窮人拿到一筆額外的金錢時不會去規劃未來,而是會用來犒賞眼下過於勞累的自己,讓自己有一點喘息。
某種程度上來說,小確幸的流行和低薪過勞的正相關,不也支持了上述論點的成立嗎?
過勞低薪一族放棄翻身所以不再存購買耐久財的預算,開始把錢花在滿足當下自己的小確幸上嗎? 小確幸一族跟窮人之間的差別,或許是小確幸一族還有社會積蓄可以支撐自己的生活,窮人則是完全沒有其他安全網可以依靠,而且他所花的費用還是來自補貼。
失去社會儲蓄的支援,連生命都處於高風險狀態
貧窮雖然也有懶惰造成的狀況,卻不是所有窮人都是因為懶惰才變窮,而是既有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造成的社會結構不平等與人生際遇的崩壞,加上沒有其他社會關係網、社會積蓄的奧援所導致。
如果無法破除製造貧窮的社會結構,窮人還是會一個接一個的誕生。
你知道為什麼總是富二代酒駕撞死孝子嗎?不正是因為這些人需要出沒在深夜時段去做沒人想做的工作,讓自己暴露在容易遭致意外危險的狀況?窮人容易發生意外,因為窮人沒有足夠的社會積蓄支撐其生活所需的人力或認知能力,往往因為工作過勞疲累,讓自己暴露在容易發生意外的狀況。
《窮人》一書作者福爾曼發現,窮人是被隱形的,被主流社會排除在外,被主流社會視而不見的。
窮人被主流社會視為畸形,未必是身體殘缺或內心有缺陷,而是被主流社會認為貧窮是一種畸形的不正常狀態之存在。更糟糕的是,窮人不被欲求、不被需要、不被依賴的,社會告訴窮人,我們不需要你們(其實是需要的),窮人被社會離棄和捨下的。
想要對症下藥,我們需要重新定義貧窮
說回開頭提到的社會新聞,獲得一個月七萬元補助的家庭,之所以無法改善生活,不就是沒有社會積蓄的支撐,落到社會安全網的外面,以至於有人經常帶其家中小孩外出花光補助金,卻沒人能及時阻止嗎?
福爾曼發現,長久落入貧窮狀態的人,日漸對自己的社會存在麻木無感,不會特別想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會特別對什麼事情有感受,逐漸變得對世界和自己冷漠無情,心靈被貧窮狀態吞噬。
福爾曼認為,與其將金錢收入當成判斷一個人是否貧窮的標準,不如建構一個更全面檢視人的社會生存貧窮狀態的指標,也就是將上述提到是否落入隱形、畸形、不被欲求、容易出意外、痛苦、麻木、疏離等狀態,都納入貧窮與否的判斷標準。
唯有更全面的從社會生活檢視貧窮狀態,才可能在導入扶貧政策或社會資源協助脫貧時,更有效的對症下藥。
如果我們只是簡單地認為收入不足某個標準就是貧窮,扶貧的方式就只是給予金錢援助,卻忽略改善窮人的心理認知、生活方式、工作條件或社會參與方式,也就容易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
好比說我們雖然補助中低收入戶的生活開銷,卻繼續放任社會驅使窮人從事隱形生產線的過勞、低薪、骯髒工作,就算他真的能夠存到足夠的錢,改善生活,恐怕他的心理認知還是覺得自己是窮人,因為他不被社會欲求,被主流社會排除在外,仍然是隱形而不可見。
協助窮人修復認知疲勞所導致的各種匱乏和判斷錯誤,才是窮人最需要得到的幫助。
- 書名: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
- 作者:琳達.提拉多
- 譯者:林麗雪
- 出版社:好優文化
- 出版日期:2017/08/11
- 書名:反貧困:逃出溜滑梯的社會
- 作者:湯淺誠
- 譯者:蕭秋梅
- 出版社:早安財經
- 出版日期:2010/09/30
- 書名:窮人
- 作者:威廉.福爾曼
- 譯者:徐麗松
- 出版社:八旗文化
- 出版日期: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