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大專欄】為什麼我們害怕不一樣?:不可不知的社會群體動力學

 
前一陣子,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影片,影片中有位重機騎士,當他將機車駛入一群正在等紅燈的電動車群後不久,卻突然把自己的車熄火,還貌似抱歉地向四周的電動車騎士點頭致意。
重機騎士並沒有違規,為什麼卻將自己的車子熄火?
因為旁邊其他車輛全都是電動車,停等紅燈時,安靜無聲,僅只有他的重機引擎轟隆作響,顯得十分突兀而與眾不同。
駛入電動車鎮的引擎車騎士,不想讓自己顯得與眾不同,於是熄火。
即便他完全沒有錯,只因為不想跟大家不一樣,感受到空氣中的群體一致性,於是試圖讓自己能夠跟上其他人已融入那個的群體(即便只是等一個紅燈的時間)所保持無聲狀態,因而熄火。
別說你才不會跟影片中的騎士一樣,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不自覺地出現大量的從眾行為。
當年我在公司上班時,每天都帶便當的同事,有時候會因為其他人都要一起去吃飯而放棄便當,跟大家一起出去吃!

不想掉隊或顯得不合群而改變自己原本的行為,配合群體中的多數,其實也是從眾。

不少廣告或企業,就是利用人的渴望群體認同的從眾性心裡,讓其所欲推廣的觀念或產品出現流行風潮,引發跟隨。
 
無形的社會規範與從眾秩序
人是群居的《社會性動物》,人的體能並沒有比其他物種強卻能活下來,靠的就是結成群體、互相幫助,一起合作,不掉隊,才能在地球上存活下來。
長年的互助合作與群體生活,讓人不自覺地尊崇群體為大,將群體的一致性視為必須遵守的法則,人就是會在意且配合其他人的言行舉止,因為渴望融入群體、渴望被群體認同!

比起遵守法規、道德是非,人們總是更看重當下的群體所發出的訊號,以此為準則(即便日後我們跟這個群體不會再有關係)。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青少年會出現偏差行為,許多父母會覺得都是其他人帶壞自己小孩的原因!
當一群人決定做某件事情,同儕間會出現某種規範秩序,無形中浮現一股巨大的社會壓力,不想承受同儕壓力、不想被視為不合群或排除在外的人,除了配合並遵守群體決策,別無他法。
銀行會被擠兌、股價會被推升到不合理的高點;因為細故卻出現聚眾圍毆,莫名地出現某種流行現象,背後都有從眾的因子在推動。
 
整合正面經驗與幸福感的群聚效應

人們群聚在一起,並不總是失控或造成暴動。

雖然學者一開始是從群眾暴動開始研究群眾行為,那是因為群眾發起的暴動,破壞性較強,讓人產生群體暴動是非常不好的直覺感受,《烏合之眾》問世後,讓人們錯以為群聚或從眾的負面效應多於正面。
《失控的群體思維》一書的作者引述較新的群體心理學研究發現,多數時候,人們群眾時,更多的是團結一致與利他行為,常常會在群體中展現互助合作的團結態度。
為什麼五月天每年舉辦演唱會,卻仍能場場爆滿?

為什麼大型宗教集會的效果好像比小場子來得好?
為什麼在電影院跟一群人一起看電影,比一個人在家上網看的感受強烈?
滿座的電影好像比稀稀落落的電影好看?
為什麼很多人排隊的餐廳,會讓更多人願意排隊等候,即便隔壁餐廳都沒人,馬上就能夠吃?
很可能是因為,參與多人群聚的大型集會所產生的正面經驗,能夠提升較多的幸福感。
有學者研究發現,經常參加大型群眾活動所產生的正面經驗,與社會較為整合的人較為健康,快樂!
 
外部衝突產生的內部團結
即便因群聚而出現集體暴力,大多也是為了對抗外部力量,而不是群體內部的互相傷害。
《社會衝突的功能》就指出,人們往往會與外部群體產生衝突,且因這些外部衝突而讓內群體更加團結一致。這或許是為什麼許多國家都在內部經濟最動盪的時候,發動仇外運動,甚至對外發動戰爭?
人們群聚的力量,並不總是往好的方向發展,當群體出現「團體僵化」思維,只顧著維護群體本身的利益或存活,罔顧更大的善或道德時,群聚的力量便會失控。
《為什麼好人總是袖手旁觀》便指出人的從眾性中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
美國的大學,每年的兄弟會入會儀式都出現許多令人感到不堪的惡整新進者的儀式行為,甚至上演過度飲酒與強暴事件,卻始終無法有效阻絕。
正是因為沒有單獨個人敢違反群體早已形成的行為決策,就算心裡不認同也不敢發聲反對,害怕自己淪為被教訓報復的對象,於是只好袖手旁觀,任憑惡事發生。
當不贊同者只是個人而施暴者是群體時,人們就算知道錯誤的行為正在上演,也多半不敢出聲,害怕自己被群體教訓,害怕自己落入危險中,是讓人在群體之惡前面卻步的原因。
即便不同意者的人數遠超過施暴者的人數,若無法在短時間內有效將反對者凝聚成一個團體,與施暴者進行對抗時,即便施暴者是個人,反對者也可能袖手旁觀。
好比說,我們在街上看到有個男人在打女人,卻沒人敢站出來制止打人的男人,即便街上還有其他人看見且看起來並不能接受這件事情。
為被凝聚成具備共同目標的群體之前,散沙般的群眾反而能分攤看見不公義之事的罪惡感,選擇沉默而非出面制止。
挺身而出有時候得付出代價,正在傷人者可能將矛頭轉向你,而其他人可能不會跟隨你的號招一起挺身而出。
考慮到上述風險,許多人寧可默默離去也不願意挺身而出。
超義務的行為雖是善行,卻沒有法律明文規定人們必須執行。
實務上來說,沒受過訓練的素人,也的確不容易在短時間內將人群聚成目標一致的群體,貿然出手,的確可能反而讓自己落入危險之中。
 
擅用凝聚群眾以對抗惡行
《恐懼的力量》一書作者說,人們之所以會出面制止惡行,做出超義務行為的利他善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無法看見他人受苦的痛苦表情。
根據神經科學研究所發現的鏡像神經元與心智理論的說法,那些看見他人受苦的恐懼表情因而心生憐憫出手相助者,往往是自己腦中的神經元,複製了所看見受苦之人的痛苦,產生強烈的感同身受,於是在理智產生判斷之前就衝了出去。
若您也是無法旁觀他人痛苦之人,平日最好接受一些急救或助人訓練,懂得如何《解密陌生人》
好比說,要懂得以正確的言詞與正在失控發飆傷人的陌生人互動,安撫其情緒,使其能夠和緩並停止傷人行為。
想要群聚他人的力量為己所用,最快的方法就是具體點名(例如,穿某某衣服的幫忙打電話,戴帽子的過來幫我⋯⋯),不要訴諸抽象或空泛的呼籲(例如,大家過來幫我),比較可能快速動員路上的群眾,形成一個解決問題的群體。

人一但形成群體,本身是非常團結、共同服膺某個目標或價值信念,且擁有一套內在一致的秩序,難以破壞。

只要群體能夠迅速建立,通常就能一起排除問題。畢竟單獨個人在群體面前是微不足道的存在,光是群聚展現的社會壓力就能壓垮個人。

兩個群體的對決往往傷亡慘重,非不得已不會啟動,因此,會以僵持不下爾後雙方協議各退一步來化解僵局,不會輕言上升到行動對抗層次。
對黑道來說,最好是威嚇就能解決問題,真的付出行動得支付相應代價,偶一為之可以,經常如此,組織本身就會因為不堪成本支出而瓦解。
 
生活中不可忽略的社會從眾性
《何時要從眾?和時又該特立獨行?》《我們為何從眾,何時又不?》,從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神經科學、演化生物學等面向,深入探討了人的從眾性成因與對社會生活的各種影響。
對從眾性與群體行為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找來讀讀看。
特別是書中所介紹的諸多社會心理實驗,有機會的話,不妨找一群朋友試試看,看看你是不是能夠挺得過同儕壓力,堅持特立獨行的人?
 
同場加映

  • 韋瓦第效應:你的人生是不是被貼了標籤?別讓刻板印象框著,普林斯頓大學必讀心理學講義
  • 作者:克勞德・史提爾
  • 出版社:臉譜

Read it now!
 

  • 差異自由消失的年代:從日常的藐視到平庸的邪惡,當仇恨斷開群體連結、造成文明失序時,我們該如何找回多元共存的力量?
  • 作者:卡羅琳・恩可
  • 出版社:麥田

Read it now!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