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為名」的不安全感,錯了嗎?:正視脆弱,讓關係不再只有疼痛

「如果,你的身體沒有任何傷口,碰一下,你可能只有微微的感覺,不會覺得痛,也不會有很大的反應;但是,如果你身體的某些部分已經受傷,一直都沒有癒合,只要別人輕輕碰一下、撞一下,你可能就會痛徹心扉,甚至可能會因而對別人生氣,覺得都是別人造成、讓自己這麼痛。」
出版《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而聲名大噪的周慕姿心理諮商師,在此書席捲全台後,發現讀者對「情緒勒索」的理解,反而造成兩派聲浪。有些人認為這本書在「挑起社會對立」;有些則是覺得「擺脫情緒勒索」就是要讓「關係決裂」。
而《關係黑洞:面對侵蝕關係的不安全感,我們該如何救贖自己?》就是要帶大家理解「情緒勒索」背後的根源,提起勇氣面對不安全感,才有機會療癒自身。

 

不安與焦慮的共振效應

「由不安伴隨而來的焦慮,使我們做出了不理智的行為。」
多數時候我們也曾經有這樣的經驗,因為不安而帶來的焦慮感,使我們做出一些強迫行為,逼得我們想掌控所有不確定因子,讓那份不安與焦慮減緩,我們才可以回到假性安全的軌道上,催眠自己這世界在自己的掌握下,已不具威脅性,暫且可以安心地前行。
可偏偏世道沒那麼容易放過我們,不論是職場同事、好友閨蜜、親人家屬,都是我們不可控制的個體,那份無法掌握一切的不安與焦慮,隨時都在挑動我們的神經,企圖瓦解我們努力維持內在的世界平衡。
本書用偌大的篇幅,來和讀者探討這份「不安全感」所造成的影響,當我們將不安全感投射在他人身上時,得到的情境反饋,會讓我們變成連自己都不認識的樣子,而這就是邁向「情緒勒索」,同時也讓關係互動落入遍體鱗傷的第一步。

我也曾經在關係中,像隻困獸緊抓著受傷的情緒不放,而傷害重要的人。


當他人無心觸碰到往日傷痕,那股來自深處的不安全感,傾刻會使你退縮回自己內在世界,關起門來,試圖與全世界為敵。
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早蛇。過往埋下的創傷經驗,在物換星移的日子裡,即便人事時地物條件各不相同,那份痛感仍可以輕易被他人挑起,像顆埋藏在深處的不定時炸彈,隨時等著被引爆。炸傷別人也苦了自己。
 
 

關於愛情,我們這樣修復

「愛情的美好不在於你好我好,而是在於接納彼此的不好。」
你也曾經遇到以下困境嗎?總覺得另一半什麼都不說,等到事情發展到不可收拾之時,才明白原來另一半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或是,明明感情非常穩定,但內心總有深深的不安全感,覺得這麼幸福美好是對的嗎?自己真的是值得被好好對待的嗎?
關於愛情,我們談論的從不是愛情帶來的正向益助。我們銘記在心的皆是痛徹心扉、寂寞痛苦的情緒記憶。將記憶化作了經驗,經驗路上設置了警鈴,一但有人誤踩禁區,我們便警鈴大響,一次次地跌入不安所營造的谷底。
根據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提出的「依附理論」,在成人之愛中,可以略分為以下三種:
一、安全型:認為自己是安全的,有愛人的能力,也覺得自己值得被愛。
二、焦慮型:在關係中需要確認彼此的感受與關係。
三、迴避型:較相信自己過往的經驗,不習慣求助與表達脆弱,對他人較不信任。
關係皆是在這三種型態下的配對組合,不同類型的人有相互對應的療癒方法。
焦慮依附者的安全感練習:

  • 相信自己的價值
  • 相信這段關係

迴避依附者的安全感練習:

  • 練習說出自己的感受


在這些自我檢視與練習中,試著找到彼此的軟肋,才能在感情關係上,進而理解、療癒自己,同時帶給伴侶正面的互動能量。

 

關於親情,我們這樣修復

「為什麼你們對我的好,我感覺不到。」
孩子總是苦於父母要求必須得「服從權威」,或是用做個「孝順」的孩子來作為無止盡索求的理由,在勞心勞力,難以溝通的狀態下,導致雙方最後都對親子關係感到崩潰。而父母不懂,為什麼一心為孩子著想,卻老是被孩子拒絕,也在許多重大決議事件的時刻與孩子反目成仇,釀成家庭戰爭。
這些虛擬情境,正是每家每戶日日真實上演的戲碼。然而,要如何在孩子與父母相愛相殺的互動中修補關係,就必須先看見鉗制雙方的本質問題。
本書簡單羅列以下要點,讓兩方都可以檢視,彼此在親子關係中是否都成了「討愛的父母」與「受傷的孩子」。
討愛的父母典型:

  • 想要的一定要得到
  • 無法接受拒絕
  • 我一定是對的
  • 無法信任孩子
  • 無法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 缺乏同理心
  • 情緒界限模糊

受傷的孩子典型:

  • 必須要當好孩子
  • 忽略自己的感受
  • 無法做決定/負責任
  • 情緒界限模糊
  • 模仿父母的樣子對待親密他人

當我們符合以上特點,接下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練習跳脫既有的慣性模式。
練習走出討愛父母的角色:

  • 我真正的恐懼是什麼?改變情緒模式
  • 練習表達自己的感受
  • 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 變成自己也會喜歡的人
  • 將孩子看作獨立個體,並尊重、建立界限

練習走出受傷孩子的角色:

  • 相信自己夠好
  • 重視並表達自己的感受
  • 信任自己,不要怕犯錯
  • 建立情緒界限
  • 察覺是否在其他關係中,複製了父母的模式

從上述要點來看,了解並展現真實的自我,是修復親子關係重要的環節。


當我們可以清楚地說明自己的感受與界限,同時就理解了對方,多數時候是基於自身的不安與焦慮而衍伸相對應的行為,並非全都是要衝著我們來,或毫無道理的宣洩情緒。
當彼此多了同理心,關係中便能夠給予更多的彈性與對話空間。體貼對方的不安,而非總是製造衝突與對立,讓複雜的情緒能在片刻得到理解。唯有透過持續的察覺與練習,才可以帶領彼此遠離「情緒勒索」的痛苦輪迴。
 
 

面對脆弱,找到回家的路

「直面脆弱的當下,你便擁有最大的勇氣。」
在提倡謙虛就是美德的華人社會裡,因為我們過度謙卑,以致於看不見自己的成就與才華,過度貶低自我價值,落入「不夠好」、「怕犯錯」的完美主義框架。甚至在過度努力,期待他人認可的情境中,無法妥善拿捏「自省」與「自責」的尺度,往往讓自我限縮於茫茫人海,看不見立身之地。
《脆弱的力量》作者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說:「掙扎,才有希望;讓我們脆弱的,也讓我們偉大!」面對脆弱固然不簡單,就像是得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但對於心靈來說,只有面對脆弱,使脆弱轉化成堅強的力量,突破重圍來支撐我們面對心中的不安全感。
在修復關係也修復自己的路上,需要有自覺的向內探索,更多與自我的對話問答,如同剝洋蔥般,將自己一層一層揭開。
閱讀《關係黑洞:面對侵蝕關係的不安全感,我們該如何救贖自己?》時,不論過程中你途徑獲得滋養的田地,亦或是泥濘不堪的沼澤,重要的是,在不斷跌跤、起身的路上,有一天能夠讓安全感不假外求,找回給予自身內在最寧靜的安定平衡。

 
 
 

  • 關係黑洞:面對侵蝕關係的不安全感,我們該如何救贖自己?
  • 作者: 周慕姿
  • 出版社:商周出版

Read it now!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