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文化衝突有多大?異地的鄉愁是食物的滋味!

大家對美國留學,或是在美國生活,曾經有過嚮往嗎?先不說現在因疫情而斷絕出境念頭的特別時期,我想,到一個自由、開明、富裕的國家念書或是生活,應該頗令人心動的吧?
我身邊的朋友,幾乎人人都有美國夢。
畢業後的留學派,通常優先考慮美國,美國的學校沒有自己適合的,才會往別的國家看去;海外工作派,如果可以選,都會先問有沒有歐美地區的工作機會,歐美的名額落空,才會考量亞洲地區的工作;自認社會觀察家派,會開口閉口美國都如何如何,台灣如何如何。
還有一種,什麼都不是,單純就是崇拜漂亮優秀事物的娛樂派,則是對美國電影、影集、球賽十分著迷,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踏上那片土地,過著影集裡那樣的生活,或是親眼看一場經典球賽。
你有過上述的幾種行為嗎?有的話,恭喜你,你並不寂寞,大多數人都是跟你相同的,對海的那方充滿無限憧憬。
但在喜歡美國之前,你夠瞭解真實的美國了嗎?
我們很難從包裝過的影集或是任何聽說的管道去想像真正的美國是什麼樣子的,但若有人能提供真實的生活故事,應該能夠做為實質的參考。
這本《人家有傘,我有美國》,講的就是台灣人移居美國的各種文化衝突經驗談。

 
美國人的飲食
說到台美文化最明顯的差異,就從台灣人人都愛的飲食文化開始說起吧。在台灣,不管你在什麼時間肚子餓,走出家門幾步內就有食物,餐聽、小吃店、路邊攤到處有,就算再怎麼不濟,也有便利商店能買到口味不差的食物。

套句我的德國友人在台灣生活十二年的心得:住在台灣基本上是餓不死的,花少少錢就能吃得很好。

但在美國,卻不是這樣的。
美國的餐館基本上不太會開到住宅區裡,路邊餐車也很少營業到晚上,二十四小時便利店裡的選擇更是少得可憐。
書中談到留學生的例子,有一對父母,本來打算送女兒來到美國念書後,可以專心在課業上,不要花時間處理生活瑣事,要吃飯的話,去學校附近的餐廳吃就行了。
首先,有幾點要理解一下,在美國,學校旁邊不一定就會有學生餐廳,就算有,也不會有多豐富的菜色,大概會有滿滿的炸雞薯條之類的,偶爾或許可以吃到中菜,但那個味道會讓你懷疑人生,然後想起家鄉的好。

我們在台灣都被方便的小吃店慣壞了,在美國你的選擇可不多,大多數熟食都很貴,要吃得好跟吃得營養,最好的途徑就是自炊。
我有不少留學的朋友,在國外待幾年後,十個裡面有八個練就一身好廚藝。君不見網路上一堆烹飪部落客跟 Youtuber 裡,有多少留學生啊!廚藝簡直是留學必備技能,紓解鄉愁的最佳解藥!
我有一個高中同學,出國之前基本上就是廚藝零蛋,平常在家不要說炒個菜了,她會走進廚房使用電鍋熱個東西就算不錯了。但在美國求學後,天天看她在群組上傳滷肉、宮保雞丁、炸醬麵等等各種食物,精美程度不說你還會以為是餐廳做的。
對比她在台灣的生活,我們都不禁感嘆美國真是台灣廚藝訓練中心,出了國人人變廚神。果真是生命自己會找到出路。
飲食還只是最簡單的例子,原本你在台灣習以為常的一切,還有很多要被顛覆的地方。
 
對於「距離」的新認知
前面講到,在台灣要買吃的,大概出門一段路就有得買,但在美國,你的「一段路」卻有可能讓你走到腿斷。
美國地大,房子跟房子之間的間隔可不像台灣這麼緊密。
尤其在人口密度高的雙北,你跟鄰居之間的距離,最近的只隔一道牆,最遠的了不起隔一條巷子,可美國不是,你若住在郊外的住宅區,那可能就是一個院子或一條大馬路那麼遠。
更不用說住宅區到市區,更是遙遠的兩端。

書裡面說到,在美國沒有車,你出門寸步難行,點跟點之間來回移動開車都可能要十五分鐘以上,這點我有故事可以分享。
有位已經移居美國的人妻朋友,剛到美國的第一年,就被移動距離給震驚到了。她丈夫開車載她去超市買東西,說「再兩條街就到了」,然後一條街大概就開了有三分鐘(注意,是開車速度唷),她一臉驚恐地表示,兩條街不應該是差不多走路兩到三分鐘左右的距離嗎?
所以你會在很多影片或小說裡,看到美國人出入市區購物,一買就是一車廂,回家冰著慢慢吃,就是因為外出不便,一次能多買就多買,每天都去市場購物這件事,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有點難做到。
美國很多東西都很大,建議大家連距離的部分也放大看,才不會被美國人的「一會兒」、「附近」的差距嚇到。
 
不虧待自己的美國人
美國人奉行:「別人的權益我會幫忙維護,但我的權益我更要維護」這種觀念。他們永遠不會虧待自己,雖說這句話乍聽之下有點微妙,但我個人認為這是稱讚。

台灣的服務業認為客人是上帝,服務業做到鞠躬盡瘁,客人還是永遠有理由挑剔生氣。但在美國,更常見到客人生氣,店員完全沒在怕的這種狀況。
書中分享作者自己遇到的親身體驗,她在星巴克遇過一位老太太,因等候太久而對店員大發脾氣,這時年輕的店員停下手邊工作,大聲回應她:「今天人潮多,我們已經盡力了!難道妳希望我跳過前面所有顧客,先做妳那一份嗎?」
所有客人目光集中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也只好乖乖繼續等,店員沒有道歉,因為在美國服務業的認知裡,他並沒有做錯任何事,他只是忙不過來而已。
美國社會很徹底地執行「只做份內事」這件事情,超出份外,或者是不能帶來效益的事情,他們不願意做。
所以作者遇過,小學老師做成績的日子整間學校都停課,因為那天老師要做成績,沒辦法照顧到孩子。也遇過產品使用出問題,客服電話打了後,對方直接認定「這不是個問題」,而拒絕處理。
他們不會讓自己吃虧,自己份外的工作是別人的份內,那就交給別人去做,不能提升效益或是關乎到自己的權益的事,他們不會做。
美國是一個非常維護個人權益的國家,個人權益指的不只是自己,他們也非常維護別人的權益,只要是身為「人」的權益都相當重視。
在美國社會裡,常見很多身體不便的人,都能在公共場合使用便利的設施,周遭的人也會給予體諒跟尊重。每個有差異的孩子,社會依然對他們張開雙手、給予期待。
坐輪椅的孩子或許會受到同年紀的小孩側目、議論,但當詢問大人:「為什麼那個人坐輪椅?」的時候,大人不會尷尬地閃避問題,非常大方且自然地解說造成殘疾的原因,這種不扭捏的態度,才是培養孩子打從心底接納所有差異的人的主因。
這種接納也落實在美國社會各個角落,每個公眾場合幾乎都有無障礙專用坡道、入口,讓許多身體不便的人士都能無障礙地出入。
美國本身即是一個民族大熔爐,或許正因為如此,對於不同於自己的人,他們更能夠彼此包容。
書裡的美國人,有時有點大剌剌,有時有點好笑,有時有點難以置信,但都是美國文化的一角,每種感受都是真實的美國生活體驗,從一個台灣人的角度去看待美國,更讓我們備感親切,深刻體會到文化的落差。

無論是好是壞,都是你所憧憬的美國的一部分。

  • 人家有傘,我有美國:鬆鬆的台裔小家庭旅美田野調查報告
  • 作者: Michelle Lin
  • 出版社:時報出版

Read it now!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