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30年的分析法!七種導正「偏見」的策略 讓抉擇更有效率

 
你都是怎麼做決定的呢?
雖然我的碩士論文使用統計軟體,分析研究閱聽眾行為,但在撰寫個人文章時,卻不是很喜歡憑藉數據去找趨勢,或是策略性的讓文章可以獲得高曝光,我認為內容是很質性也很主觀的「產品」,但想有規劃的導流文章,似乎還是得正視數據,這樣的衝突想法實在很矛盾。
 
最近在更新自己的網站,老實說也覺得自己在SEO(搜尋引擎最佳化)設定方面不了解也不擅長,把這個問題拋到專業社團後,有兩位強者直接點出盲點。

第一位朋友分享SEO設定可以從標題優化,思考搜尋策略,從使用者行為出發,思考他人在搜尋列上會輸入什麼關鍵字,進而提高文章曝光率。
 
舉例來說:歐洲旅遊
1. 什麼樣的人要去歐洲旅遊
2. 怎麼去
3. 歐洲旅遊路線規劃
4. 歐洲旅遊住宿
5……就這樣一直下去
透過內容發想來安排熱門及小眾關鍵字,就可以得到不錯的成績了。
 
這是我相當生疏的作法,去具體策略一篇文章,打中受眾的心,另一位強者就直接說了「接觸過一些媒體的朋友,發現在下標這一塊,思維蠻不一樣的,的確有優化的空間。」
仔細反思這位朋友所點出的媒體人問題,我發現我在寫文跟下標題的思考是被過去的工作給框架住了。
原因出在新聞有即時性,跟長期導流搜尋比較無關,因此不會去設定SEO,反而是創造獨特的關鍵字跟聳動標題去引起話題討論,進而讓人搜尋,比較重要,等於整體流程是反過來的。
 
經營個人網站時,我沿用工作的行為模式,認為個人判斷沒有問題,但往往文章發到其他平台做導流時,效果就不如預期,這讓我很困擾,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時,無法再往上,「若想用相同的方式,得到不同的結果,根本是妄想」,今年想想改變過去的行為模式,因此購入了精準決策這本書。

 
精準決策》這本書是由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公共領導中心主任麥斯貝澤曼(Max H .Bazerman)與加州大學哈斯商學院領導與溝通系主任唐摩爾(Don A .Moore)所出版的書籍,兩位在認知心理學與行為都有諸多研究,因而本書透過許多理論與研究假設,來闡述大腦的決策行為,是屬於偏學術的著作。
較為特別的是,本書原文初版是在1986年發行的,距今已有三十多年也更新至第六版,台灣版本則是翻譯自2013年出版的第六版。
 
實體書後方有註釋頁面,可以看到作者引用了大量文獻,從1957到2013年的文獻,都被納入其中,可以說是出版後,不停被翻新,且跟著時代改變內容的經典書籍。
雖然說讀起本書有點燒腦,但從另一個角度可以理解,本書內容符合普世價值,且不論何種時代都適用。
本書最一開始便提及「過度自信是偏誤之母」,人們會憑藉過往經驗,判斷未來所遇到的事情,經驗法則當然沒有錯,但若忽略現實條件與過往不同,容易造成「災難」,且人們因為不想接受失敗,因而深信個人信念,但若結果不符預期,衝擊感則會倍增。
 

過度自信能細分成三個面向
 

  • 過度精確(overprecision

過於相信自己的判斷於決策的正確性,因此不願測試、預想假設,自以為自己知道一切真相。
這點若套用在職場上,我認為是「風險管理」的一環。
在數據決策佔比較低的行業中,會以直覺作為判斷的考量,或者說領導者會有股自我的信念,在面對重大決策時,會相信過去的研究資料、自己所評估後「自認為」好的決定,忽略較為客觀的數據,因而出現管理缺失,嚴重則可能影響公司整體走向。
若下沉到個人,以新聞媒體業來說,在新聞現場有太多突發狀況,在即時難以準備資料,又得報導新聞時,大多數人會以經驗法則來當作經驗,因此在許多即時連線場合,都會加個「疑似」、「可能」、「還有待確認」等等,就是怕自己會出現錯誤判斷。
但也會有許多犯錯的時候,就很容易被網友轉發染上罵名。
若能事先假設各種可能發生的狀況,就會降低決策的失誤,我認為這也是一種工作的責任。
 
 

  • 過度估計(overestimation

認為自己比真的自我更好、更聰明、更快與更有能力,但往往高估自己完成工作的效率,或相信自己擁有比實際上更大的控制力。
我認為這關乎到夠不夠了解自己,若只是「想像」自己在處理一件事情的效率去安排行程,導致事情沒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出現拖延的後遺症。
因此我認為,要拉近自己實力與估計值,反而是反覆練習,記錄下做事的行為習慣與時間,再找時間去分析、檢討自我的工作腳步,並且把所有外部干擾因素考量進去,久了以後就能夠逐漸控制自己。
 
 

  • 過度定位(overplacement

誤認為自己在某方面優於他人,因而在競爭當中,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立場,持續與他人競爭。
書中舉例的是轉職過程中的過度定位,當你想找一份工作,瀏覽完徵才條件後,會對應在自己的優點上,並且認為自己就是最佳人選,但是你所對應的優點,往往是與「大眾」比較,而非應徵者(特殊群體),因此會過度放大自我能力。
這是許多求職碰壁者,會出現的謬誤。
 
以上是書中最主要對偏誤決策背後的描述,畢竟要解決問題要先定義問題。實際要解決問題,則需要釐清思考過程,以及搭配工具
 
 
12種捷思法的偏誤

 
這張表格說明,大腦是如何思考,因而造成我們在判斷事情時,產生偏誤與事實相違背。要讓決策精準,實際上是讓大腦的信念與實際狀況切合,因此先改變認知,行為便會漸進改變。
 
精準決策的最後一章,便提供了七種導正偏誤的策略
策略一:使用決策分析工具-量化分析
策略二:參考含有經驗值的專業知識:以房價、股市為例,利用長期觀察,並考量變數,預測結果
策略三:採用「去除判斷偏誤」的策略
步驟一、解凍:質疑現有的決策過程,進而增強改變判斷的動機。
步驟二、改變:提供改變所需要的資訊,釐清現有的缺失、缺失的根源,最重要的是不要自責。
步驟三、再凍結:持續檢視偏誤,讓新決策過程形成習慣,進而養成直覺型策略。
 
策略四:使用類比推理:從多種過去的狀況中,擷取共同錯誤的地方
策略五:採納局外人觀點
關於這點,是能幫助自己跳脫盲點,如找相同領域的人給予建議,可能雙方都會陷入謬誤,因此找一個局外人討論,可能會獲得不同思維的啟發。
策略六:了解他人的偏誤
因為都在新聞業,但是不同組織文化環境下培養出來的媒體人,會有不同的行為與思考,因此有時候同業相聚時,會直覺在心理評估對方為何會出現不一樣的判斷,過去我可能會持續相信自己是對的,堅持自己的標準,然而我發現了解對方所處的環境,先知道原因,才能夠去體諒他人的處境。
策略七:設計「推導出正面結果」的系統
這個設計比較是規劃的意思,用於組織,比較像是願景,當組織需要改變,或有新的未來策略時,員工起初反應都會是負面的,不願改變,但如果拋出一個正面的願景,讓員工知道做了這件事情,與自己有關並對未來有益處,他們便會主動配合。
 
這樣的設計是奠基於思考人類大腦做出明智決策的障礙,並針對來導正人類的偏誤。
前三種策略尋求為我們對決策情況直覺反應做出更大的改變,整體而言,他們努力讓我們了解自身認知能力限制和易受偏誤影響的情況。後四個策略則提供在特定環境中,改善特定決策的技術,也就是較為主觀的問題。
 
這些策略都是工具,會隨著每個人的使用方式與不同背景,會有不同的效果,而非一使用就能夠徹底解決,很多事情得透過重複練習,才能看到成果。
 
 
 

 

  • 精準決策:哈佛商學院教你繞開大腦的偏誤,不出錯的做出好判斷
  • 作者:Max H. Bazerman, Don A. Moore
  • 譯者:洪士美
  • 出版社:樂金文化

Read it now!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