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耍廢還是探索宇宙?將決定你的未來

探索宇宙,有用還是沒用?一直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但這討論不是人人可說,把妹時千萬別拿出來,一方面是技術水平太高,聊不起來,另一方面是外星人沒露臉過,宇宙對生活的影響遠不如少女時代解散,開了這個話題只會被白眼。

最近,太空似乎離我們近了一些,不是因為Netflix的《星際爭霸戰:發現號》上映,而是伊隆·馬斯克一直在做各種太空旅行的嘗試,身為真人版鋼鐵人,旗下火箭的一飛一降都是新聞話題。

他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也於10月12日成功發射「獵鷹 9 號」火箭,這顆火箭上的其中一節,還是回收翻新過的,這招源自一種可以降低火箭發射成本的奇思妙想。連台灣剛飛向宇宙的福衛五號衛星(就是拍照沒防手震的那顆),也是由SpaceX乘載發射升空的。

根據他的說法,一枚「獵鷹 9 號」火箭造價高達 6000 萬美金,相當於18億台幣,就連台灣的福衛五號衛星,造價也高達57億,發射一次也要燒掉約7億台幣。

 

為何要花大錢探索宇宙,做移居火星這種大夢?

我最近剛看完《三體1》,做為首度得雨果獎的中國科幻小說,只能說名不虛傳,即使聽過許多角度的解讀,自己看書感受依舊深刻,書中寫到一份國家級機密文件,提及最有可能發生技術突變的領域有四個,其中「尋找外星文明」,是變數最高的領域,所產生的技術突破性也超越其他的領域。

並不是說看見外星人,他們會傾囊相授,而是就算只讓我們看一眼他們飛船引擎,對科學家來說也是啟發甚多,就像1982年銀翼殺手對後世科幻電影帶來的影響一樣,很多事情不是想不到,而是眼界不夠寬,看得不夠多。


原版封面比較帥,台灣版的封面有點不知所云…

即使外星人躲著不出來,探索宇宙過程中所升級的人類工藝,也能為我們所用,像我們習以為常的GPS導航,就是太空上的人造衛星帶來的福利。

以伊隆·馬斯克的SpaceX為例,不僅他旗下另一間公司Tesla(特斯拉)也受惠於SpaceX的技術,他還在前陣子提出另一個狂想服務:用火箭載你飛往世界各地,通通只要花一小時,只需一張機票的價錢就能出發,這只是探索宇宙帶來的副產品,就徹底重整我們的生活。

 

上班,經營現在;下班,著眼未來

對你我來說,探索宇宙這件事能有什麼啟發?我再以SpaceX舉例,這故事出自《鋼鐵人馬斯克》一書,但我不談眾所皆知的馬斯克,我想說說他的重要夥伴:Mueller

Tom Mueller,現職SpaceX的推進分部首席技術官,是整間公司的靈魂人物,但他進入SpaceX前,其實在職場上一直鬱鬱不得志。

Mueller是位火箭狂熱者,從小就喜歡組裝小型火箭,長大後加入了TRW太空暨電子設備公司,可惜他的頂頭上司是個保守的傢伙,常常否決他的狂想,但他仍不放棄自己的火箭夢想,常利用業餘的時間跟同好會的朋友一起自製火箭。

他的代表作是在車庫造出一台重量80磅、能產生13,000磅推力的火箭引擎,據說是業餘人士所能做出的世界最大液態燃料火箭引擎。

火箭愛好者的圈子很小,誠如我開頭所說,討論NBA火箭隊人人都能插上一嘴,真要討論火箭這技術太深,沒多少人敢發言,就像我去演講中間問大家有沒有問題一樣…

當時一心想要造火箭的馬斯克一發現有人在自家車庫造火箭,馬上前去拜訪,後面的故事你就知道了,Mueller加入團隊,燃燒自我,造出火箭的核心引擎Merlin Engine,推動SpaceX的升空。

當你在哀嘆上司不賞識你,同事看不到你能力,工作你一點也不愛,你除了每天幻想中樂透,你做了什麼嗎?你可能連樂透都沒去買,只是每天重複找同事家人好友抱怨這些事。

而Mueller則化悲憤為力量,利用工作之餘在車庫裡研發引擎,最終成為太空旅行的幕後推手,他業餘時的研發心力,就像是人類花在探索宇宙的時間與金錢,看起來徒勞無功,卻是無用之用。

用業餘時間上課,發展自己愛好興趣,買廣讀書套書躲在家裡默默讀偷偷進步,其實都是一種探索宇宙計畫,投資一件對的事,然後等待時間給你的報酬。

就像《不離職創業》提到的概念:「如果你每年工作時數是2000小時,你願不願意花200小時進行一項新挑戰?」不是說每個人都要創業,而是這項新挑戰,能讓你重燃對現在生活的熱情,擴展新的人際圈,還有機會在長遠的未來對你產生意外的幫助。
這挑戰是什麼,其實隨你定義,重點是要真的去執行,因為宇宙很遠,見效很慢,常常想著想著,一年就過去了。
 

企業的探索宇宙計畫 是他們的未來競爭力

Google有個瘋狂實驗室Google X,負責幫Google研發超世代產品,像之前火紅的無人駕駛汽車跟Google眼鏡都是出自這個實驗室,去年還嘗試用熱氣球當基地台串聯網路。
Google X就是Google的探索宇宙計畫,失敗品肯定不少,看看Google Glass目前還乏人問津,但他們的研究項目就算錯過一百,只要成功一個,就是改變世界的產品。
或許你會說,我家公司不是Google啊!但你可以退一萬步,學習他們的「20%時間哲學」,讓員工利用20%的時間來發展自己的計畫,用時間換取未來的競爭力!

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只著眼當下都是危險的,就像只把薪水存進銀行,通膨一下就吃掉你的利息。

在光速變化的現代,今年的優勢能不能維持到明年都難以預料,看看PCHOME跟蝦皮大戰就知道,PCHOME就是在地球當太久的山大王,才會被天外飛來的蝦星人嚇到嫑嫑的,擁有許多資源的大企業都禁不住外星人的考驗,勢單力薄的你我,還不趕快踏出探索宇宙的步伐,為自己多儲備抵抗變化的能力?

宇宙是觸手可及?還是遙不可及?端看你願不願意踏出行動的步伐。

宇宙見。

 

  • 書名:三體(華人第一人雨果獎得主)
  • 作者:劉慈欣
  • 譯者:
  • 出版社:貓頭鷹
  • 出版日期:2011/03/06

與外星人有約

 

  • 書名:鋼鐵人馬斯克:從特斯拉到太空探索,大夢想家如何創造驚奇的未來
  • 作者:Ashlee Vance
  • 譯者:陳麗玉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15/09/25

飛向宇宙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