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名星相繼殞落的驚人內幕!從《82年生的金智英》看韓國女性生命歷程

 
近幾日,韓國娛樂圈驚傳前南韓女團KARA成員具荷拉於家中身亡,讓社會大眾重新檢視「南韓娛樂圈到底出了什麼事」?
繼先前「雪莉自殺」事件,具荷拉曾在IG上開直播,說著「會連同雪莉的份一起活下去」,但還不到兩個月就驚傳死亡,不僅令社會大眾訝異,具荷拉身旁的親友也同感錯愕。
除了具荷拉生前多為憂鬱症所苦之外,去年具荷拉更因感情、整形、經紀公司等問題登上新聞版面。
可怕的是,有大量網友湧入具荷拉的IG,對她留下難聽的負評。
但根據這些負面評論,往往有很多留言是針對具荷拉的「性別」而來,譬如對她做人身攻擊、批評身材長相、或對她的感情生活指指點點。
發現到這些現象的人們,也開始在社群平台上討論「南韓女權低落」等相關話題。
 

具荷拉/圖源:明報OL

 
女人迷曾經有篇文章:〈寫在雪莉死亡後:該反省的不只是酸民,還有厭女文化〉
這篇文章從雪莉的角度出發,探討她生前的行為是如何受大眾檢視。
許多人對雪莉生前許多行為感到不滿,如夜店熱舞、支持無胸罩運動、在直播中露點等。
不少網友對雪莉做出負面評價和人身攻擊,這些惡意留言已造成她深深傷害。

有些人可能認為公眾人物必須接受公評,但假如這些言論已然超過評論範圍,惡意重傷藝人,對其身材樣貌嘲笑指點,這對藝人,或者說身而為人,都是無法忍受的吧。

何以藝人必須接受這些,也不能好好做自己呢?
仔細看看這些惡意留言,我們也發現針對「女性身體」的攻擊特別多。
另外還有些值得一看的討論或報導,各位或許有機會可以看看:
 

 
以上這些新聞,基本上都探討韓國社會對女性相當不友善的環境。
 

具荷拉與雪莉/圖源:具荷拉IG

 
而根據這些針對女性的限制,南韓作家趙南柱就寫了一本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後來改編成電影,近期在台灣隆重上映,這可以說是最近話題性最高的南韓電影之一。
但《82年生的金智英》之所以擁有高話題性,正是因為這部「女性主義」電影再一次掀起性別論戰。
而主演《82年生的金智英》的女星鄭裕美更因出演電影遭網友惡意洗版,甚至威脅「這會是鄭裕美的最後一部電影」。
到底《82年生的金智英》是個怎樣的故事?為什會引起社會關注?
 

 
趙南柱的《82年生的金智英》講述了一名再平凡也不過的女性「金智英」的故事。
根據統計,1982年南韓統計出「最常見的女性名字」就是金智英,也就是說,《82年生的金智英》寫的是當時「遍韓國女性的人生」。
這故事採用第三人稱倒敘的手法,從金智英的丈夫發現妻子會「變成別人,並使用別人的語氣替自己說話」開始,回溯金智英的一生,想找出「為什麼變成這樣」的原因。
我們可以從故事中發現很小的點,從中發現韓國性別不平等的現況。
 
「我們都是金智英!」韓國女性的真實告白
金智英從小就是位敏感的孩子,對身邊發生的事充滿感受力。
比如說,她從小就發現弟弟比她和姊姊更加受寵,明明都是父母的孩子,但弟弟卻不用做家事,遇到事情時,父母也會說「弟弟不懂」替他免責。
或者上學的時候,金智英也覺得奇怪,為什麼女生的座號總是排在男生後面?
就像約定好的一樣,似乎沒有人對這件事感到好奇或不滿,而是自然而然的接受。
生命中有太多小事是必須由女性來默默承受,但她們卻很少有機會發聲。
同樣被傳統束縛的金智英,雖然對這些現象感到不滿,但她總是默默隱忍在心。
她害怕社會會反過來攻擊她,就像她小的時候,只要有女生為自己的權益發聲,最後總會被大家討厭
但社會最不公平的是,不是妳乖就有糖吃。
等到金智英出社會以後,好不容易在一家公司定了下來。她備受上司誇獎得到了自信,也開始知道自己有能力應付「很難搞的客戶」,這是其他男職員做不到的事情。
但結了婚又準備生孩子的金智英,也開始陷入「要不要離職帶小孩」的兩難中。
金智英覺得南韓的社會很奇怪,男性負責賺錢養家,女性則在家帶小孩當全職媽媽。
但難道女性沒有職場野心嗎?沒有想要自我實現的時候嗎?
為什麼要為了孩子放棄工作?
金智英和丈夫討論該怎麼辦,最後起了口角,其中出了這段令人傷感的對話:

「你不是說叫我不要老是只想失去嗎?我現在很可能會因為生了孩子而失去青春、健康、職場、同事、朋友等社會人脈,還有我的人生規劃、未來夢想等種種,所以才會一直看見自己失去的東西,但是你呢?你會失去什麼?」

可惜的是,金智英並沒有因為爭執而獲得自由,她還是為了孩子辭去工作。
同時,她在即將離職的時候才發現,原來當初公司會給她「很難搞的客戶」,是因為公司認為女性總有一天會因結婚生子離開,但男性不會,所以沒必要刁難男性職員。
心灰意冷的金智英終於在社會體制下趕到挫敗,和其他韓國職場女性一樣,黯然地退場。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劇照。

 
有些網友認為《82年生的金智英》不過是一個女瘋子的幻想,沒必要當真。
不過,在雪莉、具荷拉相繼過世的新聞接連出現時,《82年生的金智英》才更令人感到真實。
這些明星殞落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為言語霸凌,但這些言語霸凌有好大一部份是對「女性」的攻擊。
女性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的道德規範,甚至比任何法律都還有效。
違背道德規範的女性,就要被貼上浪女、蕩婦一類的標籤。
不只南韓,許多國家對女性也有這樣的標準,因此各國都有漸漸覺醒的女性主義者。
雖然最一開始的女性主義運動,其實目的是爭取女性的參政權;
但當代的女性主義運動,把眼光和範圍不斷擴大,開始多方面地思考並爭取女權,這也是好事。
女性主義講的不只有女性,而是眾族群的普遍平等;也期待我們的社會,終能走向真正的平等。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