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美國心理驚悚片《小丑》在台上映獲眾多迴響,引發不少知名景點拍照熱潮,或者人們終於開始注社會的種種現象,包含社會制度或精神疾病汙名。
在《小丑》的故事裡,綽號「happy」的主角亞瑟聽從母親從小的教誨,努力成為一名活潑開朗,給人帶來歡樂的小丑;但實際上他的內心飽受煎熬,從沒有真正開心過。
撇開《小丑》這部電影,不管在美國、台灣,或者全世界,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在隱藏自己。
穿上體面的衣服、露出微笑、假裝愉快、做不喜歡的事,只為了符合社會打造出的小框框。
假如你不打算照著規範走,會不會走向悲慘的人生呢?
《素食者》:替人量身打造的不合身衣服
若要探討這個問題,或許可以看看韓國作家韓江(한강)的小說《素食者》(채식주의자)。
到底要成為社會定義的正常人,還是要追求自我實現,成為被大家唾棄的異類?
小說《素食者》或許很難告訴你標準答案,但卻描繪了「成為自己」的困難之處。
除了困難,「成為自己」還有可能惹禍上身。
《素食者》的故事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講述英惠的故事。
原本只是普通家庭主婦的英惠,在「做夢」的影響下決心不再吃肉,成為徹底的素食主義者。
明明沒有影響到其他人,卻被父親、母親、丈夫等人用奇怪眼光看待。
這些人認為英惠的舉動讓她「變得不健康」,於是用各種方法強迫她吃肉,卻沒有想過「她為什麼不吃肉」,或者說,他們沒有了解的意願。
如果願意的話,我們都有機會進入英惠的內心,但可惜的是,所有人都忘了英惠擁有自己的意志和想法,一味地認定「啊,英惠病了」,想著要把她治好。
最後呢?英惠發生什麼事?
她在一連串如滾雪球般的事件中變得精神異常,和丈夫離婚,然後住進了醫院。
接著,讓我們看看第二章。
這是英惠姊夫的故事。他是一位不太得志的藝術家,從某一天開始變得沒有靈感,不管怎麼樣都抓不到所謂「靈光」的東西。
但有一天,他聽說小姨子不吃肉的事情,於是有天和老婆(英惠的姊姊)一起去看英惠,對她留下了第一印象。
接著有天,他聽到老婆談論英惠的事情,老婆說英惠的屁股上有一個藍色的胎記。
他想像著藍色胎記的模樣,頓時,「靈光」出現了。他重新回想英惠的模樣,然後在腦中想像藍色胎記的樣子,他像是抓住了靈感,對英惠非常著迷。
那種著迷幾乎可以說是興奮、性慾和對藝術的蠢動,他想讓英惠當自己的畫作模特兒。
但他要怎麼做才可以正大光明地邀請一位精神病患不被懷疑呢?
對英惠強烈的本能渴望促使他採取許多方法,他不惜鋌而走險要和她接觸。
這也是一個為了追求本心,最後遭遇不幸的故事。
而第三章,則描繪了英惠姊姊的內心世界。
遭遇了妹妹和丈夫的不幸之後,一路走來,她的內心已漸漸支離破碎。
但值得一提的是,英惠姊姊這三個故事裡頭,唯一扮演「正常人」角色的人。
她跟著社會的規範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成為一位賢慧謙良的美麗少婦,還育有一名兒子。
她努力成為一名好母親、好姊妹和好太太,在妹妹精神失常時負起責任,更在父母親放棄英惠的時候伸出援手,甚至在丈夫失常時繼續撐起家庭和諧。
這樣的人理當被社會讚許,而社會或許的確會給她很好的評價。不過,這麼做卻使她內心異常壓抑,心裡非常難受。
但她有什麼辦法呢?毫無辦法可言啊。
一場名為「社會 v.s. 個人」的競賽
我們或許可以用「社會 v.s. 個人」來理解《素食者》的故事。
你是否也有相同的困擾?想要符合大家對你的期待,但卻違背本心,內心不斷煎熬。
《素食者》的故事告訴我們,不管是「成為自己」或「跟隨社會」,勢必會產生各種問題。
假如「成為自己」,會被冠上奇怪的病名,被社會試圖矯正;那若是「跟隨社會」,也很容易喪失自我,或者痛苦不堪導致精神耗弱。
當然小說的寫法稍微極端了點,但社會確實是這樣,總要人們穿上款式一致的衣著。
當這些事情成為現實又是怎麼樣呢?看看韓國女藝人雪莉的例子就會知道。
大家或許都知道這個轟動南韓的新聞:南韓藝人雪莉於家中上吊身亡。
向來以「做自己」為名的雪莉,生前飽受酸民攻擊,即使她看似不在意,努力維持一貫作風,卻很少有人真的知道她內心的巨大缺口。
努力做自己卻無法逃過以維護秩序為名的檢視,諸多枷鎖不斷將雪莉逼向死亡一途。人們在她自殺後,才終於意識到嚴重性,於是自發性地請願推行「崔真理法」。
不過,即使人們開始意識到社會體制的問題,同樣的事情肯定還會不斷地發生。
這場「社會 v.s. 個人」競賽是人們一生永遠的對決,而該怎麼做也是因人而異。
所幸,這幾年有越來越多類型電影、書籍、音樂或展覽提醒著我們「多元」的重要性。
儘管社會至今難以忍受太過極端的行為,但至少在擁抱多元的部分,人們的價值觀是逐漸進步的。
至於人們該如何調適自我與社會的衝突,或許可以聽聽這個故事:
我有個朋友的人生哲學是「不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而是做一份可以溫飽的工作」。
他說他的想法很實際,他不覺得在「公領域」可以做自己或自我實現,反而「私領域」比較有可能。
因此,選擇用「公領域」的薪水讓自己活下去,再利用「私領域」時間做自己。
一開始,我很訝異他有這樣的想法,至今仍無法完全認同;但他跟我說:
「並不是完全放棄在公領域做自己,而是你要認清事實,知道這是一件很難的事,並且評估自己有沒有辦法做到。如果不行,那還不如找一個可以溫飽的工作,剩下的時間再來做自己。」
他努力把「公領域」和「私領域」分開,在公領域的時候就認真扮演遵守規範的角色,到了私領域就稍作休息,發展自己的興趣。
雖然需要強大的意志力和決心,但至少不讓自己走向「選邊站」或「左右搖擺」的困擾裡。
當然,我們不必學習他的做法,但至少可以藉由他的方法給自己啟發。
而尋找出路是每個人必然遇到的挑戰,參考他人的方法和意見,然後找到讓自己過得舒服的辦法,才能好好面對人生每一次挑戰。
若要走得長久,就得發展一套調適方法,也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所有遇上相同困擾的朋友。
你也有類似的煩惱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尋求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