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則新聞,引發頗大迴響。
一位擔任在高級住宅區保全的父親,撿拾住戶不要的參考書回家,用立可白將答案塗掉後,給家裡的小孩使用。 之所以被新聞報導,是其中一個孩子申請上了台大醫科(另外一個上政大)。
在頂大無寒門的時代,這樣脫穎而出的新聞,總是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備感激勵,不是嗎?
然而,身邊有些朋友的想法,卻不是感動,而是感慨,認為寒門上台大醫科的孩子,將來會很辛苦,因為那裏多的是成績好且家世好的學霸。沒有人脈光會讀書,要在那種高壓高競爭環境活下來並不容易。
更有人直言無諱的說,考上台大醫科又怎樣?將來還不是只能給開醫院的打工? 上述的感想雖然比較刺耳,卻也指出了一些殘酷現狀。
就算考上好大學,也不保證人生一帆風順
同樣是出身貧寒,靠努力考上頂大的張慧慈,在《乾脆躺平算了!?》一書,就大力質疑「讀書翻身論」。
或許對我們的上一代來說,考上台大,那幾乎是人生一帆風順的保證,而今,充其量是拿到一張稍微比較好的入場券,剛入社會時多幾個公司可以選,薪水多個三五千塊,僅此而已。 未來仍有許多不確定的風險。
曾經有人笑說,台大畢業生就業率不如成大等其他國立大學。
這些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台大畢業之後出國深造的比例高之外,回家接家業的比例也高。也就是說,這些人的出身原本就不是受薪階級家庭,自然畢業後不太需要投身就業市場,另有其他謀生管道。
曾有學者分析台大入學新生的社經背景,分析結果震驚了社會。台大新生有10%來自台北市大安區,富人階級(所得前5%)的小孩進台大是窮人階級(所得最後5%)的六倍,超過一半台大學生來自所得前20%的家庭。
如果說,考上好學校都未必能保障未來人生,那麼連考上好學校都很困難的時代,窮人階級要怎麼翻身? 難怪張慧慈的書名會叫《乾脆躺平算了!?》。
即使很努力,勝出機會依舊渺茫?
《高學歷的背債世代》一書作者說的更直白,好學歷非但比過去更難拿,效力也遠不如過去。
更難拿的原因是,如今有越來越多手握資源的家長知道,孩子的教育學習培養要趁早且要盡可能給(加上孩子生得少,教育資源可以集中挹注)。也就是說,競爭變得前所未有的激烈。
窮人進不了好大學,某種程度就是社會不平等加劇的結果。
因為有錢的人知道將資源挹注在階級鞏固上,提升自己孩子未來的生存機率,讓孩子拿下好學歷是只是教養軍備競賽中的基本配備,還有其他很多外掛得學。
為何當今時代神童輩出?林書豪可以出身名校,籃球又打得超好?為何十幾歲就躍升國際頂尖運動選手或演奏家的青少年越來越多?表現與成就越來越高?
不正是因為多數有能力栽培孩子的父母都知道,要盡可能早的開始挹注大量資源,系統性的培養,找最好的教練,讓孩子反覆《刻意練習》,盡早達到一萬小時理論的基本要求嗎?
當老虎伍茲的父親說他兩歲就開始訓練孩子打高爾夫,你想,以後想讓孩子進高爾夫界的父母,能不借鏡嗎?
資源集中頂層,不論2%或99%都同為失敗者
曾經有個名人在一場大學的畢業典禮致詞上說,他覺得只要願意稍微努力一下,要贏過一半的人並不難。 我也覺得並不難,這番勉勵之詞聽起來也很熱血。
不過,從結果論來說,光是贏過一半的人,並沒有實質意義,依然只是失敗組。
在美國的大學拿獎學金打球的選手,日後只有2%的人能進入職業球壇,其他98%都會被淘汰,然而,要能靠獎學金在美國的大學打球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是吧?
真正的競爭,是從超越其他80%甚至90%以後的同儕才開始。
而且,越往上爬的過程,越艱辛,因為,其他人也都跟你一樣知道鍛鍊的方法,成功的秘訣,甚至可能比你出身背景更優渥,擁有更多資源協助其鍛鍊!
這就是社會不平等加劇後的結果,資源往前1%的人集中靠攏,勝利果實只分給最強的1%,贏者全拿的現象越來越明顯。富人階級為了不讓孩子往下掉,更是卯起來拚命。
透過制度法規的設定,打造鞏固階級不平等的高牆
美國曾經有個研究發現,戰後婚姻的配偶選擇上,門當戶對的情況日漸普遍,有錢人會找有錢人結婚,為的是鞏固自己的既有階級資源(是說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婚姻制度被發明出來的理由之一就是鞏固家庭資源的傳承,不是為了什麼偉大的愛情)。
保障孩子能上好學校只是富人階級鞏固自身地位的其中一種作法,很可能還是影響最輕微的。
再好比說普通人賴以換取生活資材的就業,目前的趨勢是外包化與AI化,有保障的正職工作日漸稀少(除了少數專門領域工作外),越來越多工作被矽谷獲世界各地的新創公司以技術創新為名,改寫了各國就業市場的聘用規則。
工作的優步化、散工化、兼職化,被公關公司以彈性、自由等美好行銷話術包裝成一種新的生活風格,必須同時作好幾份工作才能養家糊口被美化成複業人生。
業務承攬制表面上看起來讓接案者收入變多了,然而,那是未扣除各種成本的營業額(同時也是將公司原本應該承擔的成本有效降低的方案,某些發案公司甚至要承攬方向其購買執行工作的設備),將各項營運個人事業的成本攤提後,收入是否還真的很高?
數字會說話,《終結失業,還是窮忙一場?》的作者說,自然是遠不如正職員工,還嚴重過勞。
而且,這些新承攬單位只能承攬單一企業來的案子,發案方還可以想打折就打折,想停止發案就停止,想罰款就直接先扣除,權力極大且無人能夠制衡。
其他像是遊說政府給予投資獎勵,減免稅賦,再以境外金融方式避稅…,將社會上的財富盡可能攢在手上,築起各種制度高牆,將99%的普羅大眾擋在外面。
仇富心態加劇,賺越多輸越多的另類贏家詛咒
老人詐騙興盛,也許是年輕人翻身無望的奮力一搏 專門研究老人貧窮議題的作家鈴木大介,在《老人詐欺》一書中語重心長地提醒世人。
之所以有越來越多出身地方城市的年輕人願意加入詐騙集團,從事老人詐騙,正是因為看不到未來的緣故?!
如果說,戰後經濟高度成長時期時認真努力就會有相對應的報酬的世界,如今的世界就是拚死努力卻只能勉強溫飽,合法的正常地向上流動管道幾乎都被封閉的情況下,青年世代發現自己只能被黑心企業剝削,賺得的收入只是勉強溫飽。
反之,社會上有一些已經退休的老人,什麼都不用做卻能支領年金過活,且儲蓄金額驚人(日本高齡人口平均儲蓄金額約莫兩千萬日幣)。
這些有錢的老人手中攢著錢不花,壟斷財富,就算要花只會給自己的孩子或孫子,這樣的集體狀況讓出身貧窮的青年人感到怨恨。
於是出現了另類的羅賓漢式正義,認為從這些富裕老人手上騙一些錢過來花也是合理的。
也就是說,老人詐騙橫行,也是因為社會不平等加劇的緣故。
為何越富裕的國家,社會問題反而越多?
雖然國力略為衰退,但整體來說還是遠超世界各國的美利堅合眾國,為何這些年來的暴力犯罪數字居高不下?校園槍擊事件乃至隨機殺人事件越演越烈?
《社會不平等》與《收入不平等》兩本著作的作者,共同將原因指向資源與所得分配不均,也就是社會不平等的加劇惡化。
同樣是富裕社會,資產與收入分配較為平等的國家,國民相對來說較健康、犯罪率較低,對社會的信任感也比較高,日子過得比較舒適。
反之,雖然富裕但卻嚴重不平等的國家,國民健康狀況不佳,就連富裕階級都備感焦慮,社會信任程度低,演變出各種社會問題。
民粹主義的崛起,就是失敗組的反撲
既然認真努力工作也翻身無望,至少也要把上面的人拉下來陪葬。《當我們被困在同一艘船上》作者說,美國人之所以選出川普,那是因為傳統菁英階層背叛廣大民意,只顧強取豪奪,只顧自己關門分贓的結果。
如今的我們,明明生活有史以來最富裕最不欠缺的時代,卻有許多人在貧窮線邊緣苟延殘喘,很多富人過得焦慮不開心。
關鍵根源都是分配失衡、贏者全拿造成的社會不平等加劇,短時間內看來仍然無解,窮人的悲慘命運仍然不斷往外擴散蔓延,若無法有效遏止,最後人類社會將落入一種明明可以全面勝利卻全盤皆輸的弔詭困境。
- 乾脆躺平算了!?
- 作者:張慧慈
- 出版社:大塊文化
- 高學歷的背債世代
- 作者: 麥爾坎‧哈里斯
- 譯者: 朱珊慧、 曾建盛
- 出版社:高寶
- 終結失業,還是窮忙一場?:擺脫了打卡人生,我們為何仍感焦慮,還得承擔更多風險
- 作者: 莎拉.柯斯勒
- 譯者: 林錦慧
- 出版社:寶鼎
- 老人詐欺:把老人當作目標,不僅是因為老人好騙。更是因為「那個世代」,壟斷最多財富
- 作者: 鈴木大介
- 譯者: 李建銓
- 出版社:光現出版
- 社會不平等:為何國家越富裕,社會問題越多?
- 作者: 理查.威金森, 凱特.皮凱特
- 譯者: 黃佳瑜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收入不平等:為何他人過得越好,我們越焦慮?
- 作者: 理查.威金森, 凱特.皮凱特
- 譯者: 溫澤元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當我們被困在同一艘船上:自私的執政團隊如何把國家推向革命邊緣
- 作者: 塔克.卡森
- 譯者: 陳珮榆
- 出版社:好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