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無效的學習方法,你還在使用嗎?

這系列文章我將陸續整理了一些常見謬誤的學習方法,不少理論或概念其實常常會出現在各類文章和書籍上頭,我平常有在收集這方向的研究和資料,覺得大家應該也會有興趣,你也不妨看看自己是否仍相信這些論點,又或者還在使用這些學習方法。
 

一、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風格」 ?

在這個多元自由的社會中,當我們想購買任何產品或服務時,幾乎都可以自由選擇,甚至還能買到各種客製服務。
而這件事情若是放在「學習」上,也有一個常見的理念:

「由於每個人的性格和喜好都有所不同,因此提供的學習方法也該不同,若每個人都能用自己喜歡方法去學習的話,就像購買商品一樣,是不是就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效?」

很可惜答案是否定。
這個理念當中,有一個最流行的學習風格分類模式,叫做 VARK Learning Styles,它是由四個大寫的首字母所組成,分別如下:

  • Visual learners ,視覺型學習者
  • Auditory learners ,聽覺型學習者
  • Reading/writing learners ,讀寫型學習者
  • Kinesthetic learners,動手實踐型學習者

它還有個官網可以測試出你最喜歡那一種學習風格,現在測試內容已有中文版(連結),我測完的結果我是「讀寫型」的學習者,似乎很符合我的經驗。
如果你是「視覺型的」學習者,或許你會喜歡透過有大量圖文內容的教材來學習;若你跟我一樣是「讀寫型」的學習者,可能會喜歡透過閱讀,或是做筆記的方式來學習。而「聽覺型」的學習者,也許喜歡上課聽講;「動手實踐型」的學習者特別最愛實作和演示。最後,也有些人是「混合型」的。

這個概念聽起來很棒,而且人們也很愛這種分類方式,在打破大腦偽科學這本書中作者也提到,它有三個優點:

  • 它迎合了我們的需求,讓人們覺得自己很特別。
  • 它暗示了用簡單的方法就可以學的更好,指的是只要先確認你是那一型學習者,再給予對應的專屬訓練就可以解決。
  • 它是一個很好的藉口,反正只要我們學不好,就是因為用錯方法,因為自己適用的方法比較不一樣。

讓你去能選擇自己喜愛的方法來學習,本身也許沒問題,但問題是當你用自己喜愛的學習風格去學習的時候,是否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呢?
答案是並沒有,這點已經被不少教育心理學家證明無效。從wiki上你可以查到,甚至有專家提到:「……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大多數學習風格模型的功效,而且這些模型通常依賴於可疑的理論基礎。
例如:圖片本來就比較適合記憶,不管你是不是屬於視覺型,對任何型的學習者來說,它的成效都一樣。
更進一步說,學習風格很可能是一種自我欺騙,其實每個人都是「全能型的學習者」,沒有所謂「最佳的單一學習技巧」,你可以結合不同的學習管道才對。

最近我在你有你的計劃,世界另有計劃這本書中,也讀到相同的討論。
作者萬維鋼在文中引用了美國科學人網站上的一篇文章,內容討論了這方面的研究結果,如下:

這篇文章中有幾點很有趣,首先它用「神話」來形容這個理念,主要因為它滿足了人們希望被視為一個獨立而不同的個體,並期待在教育上能夠呼應這種想法來因才施教,聽起來很合理,也很符合我們的直覺和喜好。
但很可惜從實驗結果來看,你喜歡某種學習風格並不代表你就因此學的比別人更好,也許你在學習過程中很愉快,但成效並不因此成正比。
更有趣的是,調查研究結果還發現,有些人雖然嘴巴上回答自己喜歡某種學習風格,但實際在學習時卻不是使用這樣的方式。甚至一些學生喜歡的學習方法,例如學語言背單字會用的「閃卡」來記憶,或是會上網查找一些相關資訊來補充學習,可惜這些方法並沒有想像中的有效。
因此,我自己看完這篇文章的心得是:

「不要用你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去學習,而要用實際研究證實有效的方法來學習。」

雖然有效的方法你不一定喜歡,但若你更在意是否有效的話,就要試著選擇對的方法並確實去執行才對。
那到底怎樣的學習方法才是有效的?

在 你有你的計劃,世界另有計劃 這本書中也幫我們整理了下面四種方法:

  1. 間隔學習法,有助於記憶
    這點在《學習的26種方法》一書中,特別有一章講到這部份,有興趣可以找來讀讀。
  2. 在不同場景下,用不同方式學同一種東西
  3. 經常測試自己是否已掌握自己所學的東西
  4. 把學到的新知識與舊有知識建立連結

這四種方法其實在不少學習類書籍裡都有提到相似觀點,就我自己從不少大腦科學相關的書籍裡,所獲得的觀點總結出一點就是:學習要有成效,就是要讓大腦感到稍微困難一點,同時要多刺激、多重複的話,學習往往更有效。
例如:我最近的讀書方法開始改用「組合技攻擊」的方式來進行,有興趣可以看看我這篇文章《閱讀的技法 (5) – 組合技攻擊》。
同時,每當我學到一門新知識時,就會把它和舊有知識做關聯,這點除了有助於記憶之外,也可以加速你理解新知識,並且我會在一段時間之後,例如像是為了撰寫這篇文章,我重新翻閱了不少已看過的資料與書籍,其實算是一種重複並提取知識的過程,每次重新回想自己掌握了多少已知的知識,會讓我學的更好。
 

二、學習金字塔的謬誤?

下面這張圖,你可能在許多書上或網路文章中都曾看過:

這張圖來自wiki

它被人稱為「學習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大多數人拿這張圖來說明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法的成效,從金字塔頂端往下看,可以看到透過閱讀、圖片、影片、聽講……一直到「動手實做」,它所呈現在學習效果是越來越好,在圖中左手邊甚至還提供了「成效百分比」。
由於這張圖和論點非常符合大多數人的直覺與經驗,所以被人廣泛認同和使用。
但這張圖可能有問題
首先,它被人認為是來自美國學者艾德格‧戴爾(Edgar Dale)所提出的,但事實上Dale所提出的理論正確名稱為”Cone of Experience“,主要是用來說明當人們使用不同媒介來 「體驗」或「經驗」 之後,對記憶的影響深淺,並不是所謂的「學習成效」,同時原來的論點中也沒有這些百分比數字,而是後人加油添醋上去的
也有一些人在引用時指出,學習金字塔的研究是來自於「美國緬因州國家訓練實驗室」(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ies)所做的研究,但不少人試著回頭去找尋原始論文和研究時,不僅找不到,事實上該單位多年來也不斷被人詢問,多次回應澄清沒有找到這個研究。
這部份查證和討論,可以參考下面這幾篇文章內容:

另外,這張圖也有一些不同變形的版本,有人將往上頭的學習方法歸類為「被動學習」,並把越下方的學習方法歸類為 「主動學習」如下圖所示,並且進一步認為主動學習優於被動學習。
這樣的分類好像也很有道理,不是嗎?

關於這點其實還是有問題。
你仔細想想,像這樣把某種學習管道或工具,簡單分類為主動被動學習,這點本身就有問題,因為「動機」主要在自於你的心理狀態,上面任何一種學習方法你都可以「主動地去學習」才對。
誰跟你說「閱讀」就不是主動呢?又或者在學校上實習課程時,你對該學科沒興趣,所以從來都不認真或專心去做實驗,這也叫主動學習嗎?
除去「心態」以外,也許有人會說不同的學習「管道」或「行為」本身難道不有主動和被動的區別嗎?或者不是很多人都說「以教為學」的效果更好嗎?
針對上面的觀點,我有三個想法:

  • 沒有任何一種學習途徑絕對優於另一種。
  • 有可能某些技能的學習,透過某種方法,例如:實際操作或體驗的效果會最好。
    比方說:開車或開飛機,總不會光靠閱讀就能學會吧,一定是要實際開車上路、上天空才行。
  • 針對任何一種技能或知識的學習,你本來就可以同時使用多種學習方式,而且對不同人來說,受限於時間和成本,有時你也無法只用一種學習方法。
    例如:你很想付費去上課,但因為沒錢也沒時間,而改用閱讀或線上課程,可能因此成本較低,也有時間彈性,你一樣可以學的很好。

因此這種主動、被動的區別就我來看是沒有意義的,假設針對同一門知識,當有些人透過「閱讀」所獲取的知識,比你去上課聽講所理解的,來的更有深度時,難道所謂的被動學習反過來就優於主動學習嗎?

三、左腦理性、右腦感性,每個人都有自己偏好用那一邊大腦來思考?

這個觀點我其實在大學期間就曾聽過,而這十年來仍在不少文章或書中看到有人引用這觀點,有人會說某些人的藝術、創意天分比較好,例如:畫家或音樂家,這是因為他們大多用右腦思考,而一些人像數學家,則擅於分析與邏輯思考,所以他們的「左腦」特別發達。
你在網路上還可以找到各種測試網站,宣稱可以幫助你知道自己是右腦人,還是左腦人,例如:

因此當你知道自己是右腦人或左腦人時,你就可以特別去強化或補足某一邊的大腦能力,這點聽起來很棒吧?也難怪坊間有不少這類強化某一邊大腦的學習產品戓書籍。
但很可惜,這觀點是錯的。
下面直接整理幾點結論給你:

  • 人腦不管是進行理性或感性的活動時,都是「全腦」在運作的。
  • 事實上是沒辦法光簡單地看圖片或做小測驗,就可以知道你是右腦還是左腦型的人,除非用更複雜的腦掃瞄實驗才能知道。
  • 科學家沒有發現任何腦區是所謂「創意中樞」。
  • 雖然大腦有部份功能特別集中在某個腦半球,例如:語言中樞很多集中在左腦,但右腦也負責了語言的音律,一定要兩個腦半球合作才能完成整個大腦的功能。

另外有些人會說,大腦的使用難道不會隨時時間的累積,特別傾向某一邊腦的使用嗎?或者說大腦難怪不會自行分工處理?
可惜大腦運作並不是如此。
打破大腦偽科學 一書也提到,例如當你在說話時,很可能經常{但不一定}是由左半腦產生,也不代表你的右腦沒反應,左右腦永遠隨時都在溝通和運作,它們不是一體兩面,而是一個整體的網路。
另外上面提到數學家好像傾向「左腦思考」這種觀點也被打腦,科學家從功能性磁振造影的檢測來看,當你在做數學題時,你兩個腦半球合作得越緊密,反而你的數學問題會解的更好,只有活化一邊的話,是無法解決複雜的邏輯問題。
(如果真做的到只用左腦思考的話,大概無法成為數學家吧,笑)
關於這個主題,可參考下面這些文章:

小結:

這篇文章是這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我整理了三種常見關於學習方法謬誤,告訴你雖然你喜歡「學習風格」這種分類和概念,但喜好不代表成效。你應該要使用各種有效的方式去學習,而不是只挑你喜歡的。(卻不一定有效)
另外「學習金字塔」的的概念和圖示雖然又具體、又有趣,似乎也很符合人們日常的經驗,但很可惜並沒有相關論證研究證明它是正確的。
為了提升學習成效,我建議你更應該要採用「組合技攻擊」的方式來學習同一個主題,例如:當你在讀某一本書時,在條件允許下,你可以同時進行:閱讀、抄筆記、製作圖文簡報、口頭報告、辦讀書會與人討論…等等,這種的組合學習會讓你學的更好。
最後,左右腦思考分工,或性格傾向這類觀點已經被證實是錯的,大腦是一體的,你很難特別使用某一邊的腦半球去進行某項行為,也沒有所謂運用某種技巧就可以活化某一邊大腦這種事。

若對這篇文章的內容有興趣,也歡迎您留言與我討論交流,若你知道某種常見的學習方法可能有謬誤,也歡迎提供給我喔。


提外話:
我最近正在準備一個訂閱課程專案,目標是想提供給30歲前正處於職場上升期的朋友們,如何加速個人成長的學習方法論,若你對這主題有興趣的話,歡迎點擊下方問卷,提供更多建議給我喔。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