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照著(臉)書養,真能成材?──關於教養,到底誰在教育誰?

子女教養問題,大概是台灣父母最焦慮的事情了吧?!
孩子到底要怎麼教,才能小時有個開心童年,長大又具備國際競爭力、不會輸在起跑點,相信是許多父母最想要找到的方法秘訣吧?!因此,坊間教養類的書籍,始終歷久不衰。
臉書崛起後,各種與子女教養有關的專家的臉書粉絲頁,更是群聚無數家長,熱切的追讀與討論各種與子女未來有關的文章(然後,往往被激發出更多需要解決的焦慮不安)。

父母之所以會有教養焦慮,內在原因不外乎兩種:
第一種是自己過去的童年不開心,無法認同父母教育方式,並且自己長大後的人生不夠成功,所以希望孩子將來不要像自己一樣,希望給孩子一個好環境。
另一種則剛好相反,年幼生活很開心,長大後也過得很不錯,希望小孩未來也能過得好。
眼尖的你或許發現了,上述兩種分類,幾乎囊括了所有父母的心態
而造成教養熱潮歷久不衰的外部原因,藍佩嘉教授在《拚教養》一書中從社會學的角度,點出關鍵很可能在台灣社會變遷。

拚教養,究竟拚了什麼?
少子化、台灣經濟進入發展停滯期,加上全球化競爭日趨激烈,讓許多父母都知道應該給子女更好的教育,讓孩子未來能夠活得比自己好(這個好可以有很多種定義,在此姑且不談),且因為少子化的緣故,父母可以將資源有效挹注在子女身上。
不若過去家庭資源缺乏的時候,要不放牛吃草,要不只能將資源集中挹注在其中一個子女身上(通常是男生,即便女生看起來更有希望透過教育資源挹注而翻身)。
台灣的家長就在內外交相逼的壓力下,即便身處不同社會階級,能夠給孩子打造的安保策略也不同,想達至的理想目標可能也不同,卻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走上積極教養子女這條路。
拚教養,成了當代台灣家長不能不做的事!
然而,這麼拚,成果有比較好嗎?
如果有,為何被叫做草莓族、果凍族,沒有抗壓性的年輕人好像越來越多?
在《拚教養》一書中,藍佩嘉教授及其研究團隊,針對挑選了四種學校類型進行參與觀察,並且根據四種學校類型的家長階級屬性,挑選田野調查對象,再比對近年來台灣的教養類暢銷書名單,最後彙整出了一份可以稱之為台灣家長拚教養的理念型藍圖。
將不同社會階級的家長根據其意願與資源,分出了四種教養類型。
 

高壓教育 v.s.適性發展 v.s.滿滿資源 v.s.順其自然
藍佩嘉教授的研究發現,並不一定是資本總量高的家長,就一定會走虎媽式的高壓教育,讓孩子非得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生勝利組;也有一些家長認為只要孩子過得開心就好,願意令其適性發展。
另外一方面,有一些家長的資本總量較低,積極希望透過教育讓子女的未來能夠翻身,不要再像自己一樣,所以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盡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資源,甚至嚴格要求子女的作息規劃
上述三種,相對來說都還算好,最讓人唏噓的是,父母資本總量低,生存都有困難,也就是所謂的「不穩定的無產階級」。
在台灣可能是打零工的藍領階級,經濟的窘迫使其就算想讓子女透過教育翻身都有困難,只好被迫選擇讓孩子順其自然的發展
也就是說,如果可以,父母其實不希望子女只能順其自然的成長,而是可以得到更多的外力介入與幫助,令其透過教育資源的挹注而擺脫眼下的生活困局。
只是,因為得不到外力援助,只好自暴自棄的合理化自己剩下的選擇,讓孩子自然成長。
就算貌似讓孩子適性成長,也是有父母的資本作為後盾支撐,其實也是一種刻意介入的結果。

好比說舉家搬遷到不強調競爭的非主流學校就讀,表面上讓孩子能夠有快樂童年,但其實是父母有自信能靠自己的能力補強學校所不能給的教學需求。
雖然《拚教養》只研究了一些國小學生及其家長的教養方式,欠缺長期追蹤,無法了解這些教養策略未來的成果是否一如父母當初的期望?
但如果我們參考其他關於教育社會學的研究,或許可以猜出一些端倪?
 
全力教養之後,誰才是贏家?
其實對於教養熱,長年以來我一直有一個疑惑,照豬養真的不如照(臉)書養嗎?
撇開生理上的照顧不談(餵食方式與食物內容),我說的是關於教育資源的挹注,也就是學才藝或擠身名校這些事情。
好比說過往台灣有不少人,學歷雖然不高(甚至是放牛班的孩子),卻白手起家,完成階級翻轉。現在許多人讀到碩博士,出社會卻連找份好工作都有困難!

羅伯特普特南的《階級世代》一書明白指出,能夠透過教育翻轉階級的只有作者生長的1950年代。

近年來的教育資源已經成為階級固化的幫兇,教育制度並不幫助代際流動,有錢人能夠透過各種方法讓子女繼續留在原本的階級。
即便不將子女訓練成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也能憑藉本身的雄厚資本與人脈繼續令其活在自己的階級。
而貧困階層的孩子,分到的教育資源微不足道不說,就算很拼命,也未必能夠翻身,因為起跑點已經遠輸給其他優勢階級。
再加上國家允許高學費的「低等教育」,對弱勢族群的就學者進行合法掠奪(畢業後揹了滿身學貸,成為百萬負翁),出社會後就算僥倖找到一份收入還可以的工作,也只是淪為「被壓榨的一代」。
收入在繳完稅,付完貸款和過高而不合理的生活成本後,所剩無幾,根本無法進行資本積累,更別說階級翻轉。

階級翻轉的秘密
那麼,是否真的都沒有透過教育翻身的希望?
倒也未必,只是比以往前困許多,而這一點更凸顯了一件許多認真投注資源教養子女的父母未必想面對的殘酷真相,那就是:

資源挹注在教育上要達到能夠讓子女階級翻身的地步,除了量夠多之外,其實還需要運氣。

或許你會發現,子女是否能夠成才,與其所身處的時代、環境跟際遇(選擇的產業、結交的朋友或另一半)可能更有關係──教養並非子女成材的必要條件。更直白的說,許多人可能誇大了教養對子女未來人生發展的重要性。
因此我覺得,拚教養這件事情,真正受益的未必是子女,而是家長。家長之所以拼命拚教養,為何有那麼多不同階級出身的家長都共同對教養一事感到看重,並且不惜丟入龐大資源來促成?
很可能是家長們透過拚教養緩解對子女未來發展的焦慮外,還有個人親職身分認同的鞏固。
不管出身什麼階級的父母都希望把子女養好,是因為社會對於父母應該善盡子女之教育有相當程度的期許,這故社會壓力讓父母喘不過氣,非得做點什麼不可,好向世人證明自己是個好爸爸好媽媽。

畢竟人類並非一直以來都是積極扮演好爸爸好媽媽角色的存在。
早年高死亡率且將子女當成勞動力看待的時代,生養子女是為了勞動力與家族延續,未必看重子女未來的發展,甚至某些出生只能繼承家中工作的時代根本沒有未來發展可言。
在過去,親職未必只能以積極養育子女成材的方式來呈現,也有一些父母根本就拋棄子女不管,或放任子女自生自滅。
但是,子女也未必不成材。然而,如果當今有為人父母者敢讓孩子成為勞動力,別說身邊的人會批判,國家都會介入監管。
總之,時代與制度讓父母成了必須好好照顧子女的社會角色,無論有沒有餘力或心意,至少表面上得做出樣子來。
雖然,藍佩嘉教授在《拚教養》一書最後從制度結構面的改善提出了不少良好的建言,像是改從照護而非教養的角度看待子女教育,整個社會的人都應該協力支援子女照護,甚至推動更多制度變革。
長遠來說或許有機會達成理想,但是由於個別父母的子女教養的時間不長,最多也就是到上大學。

很多家長只怕早已被焦慮所困,且無力等待理想環境的到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繼續以既有的社會資源與階級身分去替自己的孩子尋找最好的保安策略。
走新自由主義式的個人培力賦能路線教養子女,即便從宏觀面來說會落入某種教養軍備競賽,孩子被迫得受過多於所需的栽培,好讓父母對子女的未來不那麼焦慮。
再者,教養熱所創造出龐大的產值,也許也是讓教養熱將會繼續被積極擴散的原因,因為業者不可能自行將到嘴邊的肥肉給丟棄……
 

  • 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
  • 作者: 藍佩嘉
  • 出版社:春山

Read it now!

 

  • 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
  • 作者: 羅伯特.普特南
  • 譯者: 李宗義、許雅淑
  • 出版社:衛城

Read it now!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