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市場上一直以來,長年有人發文貶抑勵志書/成功學,好比說市面上曾經有過一本書叫做《撕掉勵志書》,書名聽起來感覺就很挑釁。
也有一些人抱持左派批判精神,點出勵志書領域中的個人努力論背後充斥著資本家所力挺的新自由主義思想。
勵志書的迷思1:資本家的洗腦書
好比說《失控的正向思考》一書作者踢爆的《誰搬走了我的乳酪》系列,據說書之所以暢銷,是因為採購者多是資方,用來送給勞方或受雇者階級。
資本家捧紅一些大師,好轉移經濟不好的問題中屬於資本家的責任的部分,讓員工不要管結構成因,只追求個人賦能與成長。
勵志書的迷思2:過於神化的解讀
另外還有一些類型的勵志書,被人過度演繹而走上怪力亂神之路,好比說在台灣熱賣超過五十萬本的《秘密》,有人宣稱自己就是按照書中方法像宇宙下訂單,結果中了樂透頭彩。
社會上對勵志書成功學的嘲諷與批判,看來並非全然沒有道理,因為這些作品中的確有一些本身就有其他目的或被人過度解讀。
然而,由於我個人熱愛閱讀,並且不只是讀世俗意義中的高雅人文社會科學作品,也很愛讀成功學、勵志書,從心靈雞湯系列到各種意義的成功方法,多年來也讀了不下數百本。
客觀的說,的確有少數書寫得譁眾取寵,甚至訴諸怪力亂神,或是幫資本家轉移大環境問題。
我必須說,至少我讀過的大多數作品,都是基於勸人為善的出發點,書裡分享的也都是積極正面的好故事。就算讀了真的無效,也不至於傷身。畢竟真要說扭曲思想,世界上充斥的數量壓倒性的勝過了勵志書。
勵志書不是用來讀的,是用來做的
我認為這類型作品中上好的作品,內容不單純只是加油打氣的激勵話術與故事,還包含了大量的自我強化鍛鍊方法工具,且並非全無科學根據。
腦科學跟認知科學的發達,提供了許多修身技巧的科學證據,認真的成功學勵志書作者是會努力研讀並用入書中,不會只是講漂亮故事而已。
好比說多年前有一本在日本十分暢銷的勵志書《夢象成真》,全書以天為單位介紹了三十種鍛鍊方法,後來甚至還改編成日劇。
我認為,讀了勵志書卻沒有辦法產生果效,關鍵原因之一是。
勵志書並不是拿來讀的,而是拿來在生活中實踐的,勵志書中提到的方法是要在生活中刻意練習的,要以行動去實踐的,光是讀完就好,把勵志書當成心情低落充電用的作品者,自然很難光讀書就脫胎換骨。
說真的,我們必須承認,真的沒有太多人會像《勵志書實踐生存報告》的作者瑪麗安,認真拿出一年時間來,實踐自己所讀的勵志書作品中的方法論。
想想,有多少次書裡出現大量的提問要我們逐一撰寫答案,出現紀錄事件與心情的表格要我們填寫,要我們擬定改善人生的作戰計畫時,我們總是簡單快速的讀過,根本就不寫,更別說停下來檢視寫完的狀況?
只讀不練習,就好像光說不練,就好像上課學生不認真做作業,最後卻怪老師教不好害她沒學好,說起來也不盡然公平。
在我看來,勵志書從來就不是休閒讀物(雖然心情低落時拿來自我激勵一下的確可以稍微充電,但那並非主要功能),而是邁向成功或正向積極思考的方法學(或稱工具書也可以)。
方法學類的作品,從來不是讀完就好,更不是讓讀者評論作品內容好壞用的,而是讓讀者親身在生活中實踐書中介紹的方法工具,就好像語言學習書不會只是讀而不試用看看一樣的道理!
再者,如果是讀讓人成功或富裕類型的勵志書一直是小概率的事件(勵志書分很多次類型,例如特殊生命狀態者的感人生存故事、培養正向心態、累積財富、創造成功是主要的幾大類型)。
特別是客觀意義上的富裕(教人如何成為富豪的書,多半把成為富豪的門檻低標社在一億元新台幣),也就是說,有些勵志書(如果跟累積財富和成功追求有關的),就算認真做了書中的方法,的確也未必能達到作者的水準或書中應許的狀態!
但是,這就等於勵志書無效嗎?
有行動的你,絕對勝過只讀不做的你
以我自己多年來大量閱讀並嘗試實踐勵志書成功學作品的心得來看,一個人如果願意認真嘗試,也絕不會比一開始讀書時的光景還要差,至少會是在往更好的方向邁進中。
成功學勵志書,如果不斷練書中提供的方法工具,當成充電書讀雖然也是不錯,畢竟人就是會有軟弱無力疲累而需要充電的時候,但是,如果只當充電,勵志書就淪為安慰劑,一種讓人能夠願意繼續忍耐其實自己並不滿的現狀的作品。
我的建議是不妨多讀一些,學習瑪麗安的做法,試著從書中挑出一些方法,放到生活中來試試看,給自己安排個一年左右的時間。
甚至有必要的話,招聚一群同樣生活有問題待解決且對於實踐勵志書上的方法有興趣的夥伴,一起研讀並且彼此分享實踐成果,定期檢討問題所在。
一開始先制定出目標,試一年看看,將過程記錄下來,時間到後,再回頭檢視比較起迄時間點的自己的生活,看看有多少是真的被勵志書所影響?再想想,這些成功學勵志書的內容,是否真如某些人說的不可信與一無是處?
如何挑選一本好的勵志書?
最後簡單談一下挑選勵志書書的方法,我建議不要只挑市場上的暢銷書,也不要太相信別人的口碑推薦,請花點時間搜尋與閱讀,挑跟自己的人生問題、性格與觀念相近的作品。
一開始我們就說了,勵志書是用來實踐而不光只是閱讀的,所以,閱讀勵志書毋寧只是挑選可能適合自己鍛鍊的勵志書的選書過程。
如果書讀得稍微多一些後你會發現,人生建言類的作品,市面上往往可以針對同一個問題找到截然不同的答案的作品。
正反雙方意見都有人說,且都舉了成功案例說明,對於仍在努力改善自己問題光景的人來說,根本無從判斷哪一本獎的才是對的?不知道到底要信誰說的?
不少人會信成功人士說的,也有一些人會信賣得好的書所講的,另外一些人則是相信有學理根據的,不過,在我看來,要挑跟自己性格脾氣與原本價值觀就接近的。
舉個例子,假設你是冷靜理性精密計算型,那麼,熱血型的人寫的書的建議,參考價值不大,即便舉證說明全都完善,因為你的性格就是做不來書裡講那些。
成功原就是屬於極少數人的事情,且存在的倖存者偏誤,因此,成功學作品的使用方法,絕對不是誰說的做法和觀念都無差別的一體適用,反而得先從作者與讀者本身的契合度來判斷。
若能找到跟自己價值觀和性格都一樣的作者,閱讀書中的建言的舉證時,屢屢產生一種我也是這樣的性格和觀念,做事態度也是這樣沒錯的心情時,這樣的書的建議是你需要認真看得。
找出作者做到而你仍然卡關做不到的事情,那個方法也許就是你需要花時間修練的部分。
我是不太建議,根據上述方法找到合適自己使用的作品後,卻只抽取自己喜歡或做得到的部分來參考,那樣會讓自己不自覺地迴避掉真正該鍛鍊的部分,且會透過拼湊出自我感覺良好的一套敘述,自欺欺人。
最後,雖然書讀了很多卻仍然一點成功跡象都沒有,因為拼湊的過程中迴避了問題。
先全盤模仿和自己性格和價值觀接近者的作法,書中提到而自己沒做到的部分鍛鍊了之後的確有所成長,再慢慢往外擴大接觸範圍,甚至開始建構自己的一套故事,開始寫給其他人看,開始去影響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