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書幕後(2):實習生的觀察日記 – 出發後,你自然會知道自己欠缺什麼

嗨,我是生鮮時書的實習生,我叫軒綾。(圖左)
這集時書幕後想跟大家聊聊實習到現在的一些心得。

大概在去年10月左右,朋友推薦給我一個叫做「小人物大時代」的計畫,說很適合我。因為申請截止日快到了,看到幾個關鍵字「新媒體」、「課程」、「實習」就報名了,也不知道為什麼就變成實習生了(鮪魚說是不小心的)!
對鮪魚和小山的第一印象,是年輕又親切的兩位創辦人,和他們聊天時也常常看到他們大笑倒在桌子上,也會關心大學生比較喜歡或流行的話題等等。雖然幾乎忘記面試當時講了什麼,只記得當時和他們聊天是很輕鬆歡樂的。

[tw-divider][/tw-divider]

感受創業團隊特有的彈性

開始實習後發現和原本想像的有點不一樣,例如這裡真的是個小小的團隊,幾乎所有事情都是兩個人包辦,雖然沒有其他實習生同事,不過直接跟他們兩位一起討論也是很特別的體驗,可以接觸到公司最前線的運作,也能明顯感受到創業團隊的活力與機動性。
例如,我通常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有時把任務帶回家做,遇到問題可以隨時用通訊軟體和他們聯絡討論。
也沒有固定的工作職責,我做過一些圖、寫過文章,偶爾也對時書的新企劃提點意見或從朋友那裡收集回饋等等。

[tw-divider][/tw-divider]

先想好你要對誰說話,再決定怎麼說

雖然做得很趕,但還是好有成就感,好像完成了一場極限編程。

我的第一個任務是《時書人生攻略》這份懶人包書單,從規劃到最終做出來經歷了幾次的討論,還記得上線前是小年夜前一天,確定方向後我們三個人坐在桌子前把它一口氣趕出來,雖然做得很趕但還是好有成就感,好像完成了一場極限編程。
這次的懶人包和以往在學校課堂報告時做的簡報很不一樣,需要針對不熟悉的TA(職場新鮮人)設計,另一方面也要呈現時書原有的風格。
一開始我很頭痛,因為以往做過的設計就是自己看了喜歡就好,加上過去習慣使用明亮清新的顏色,跟呈現穩重、知性質感的時書風格天差地遠。
最後我做出了兩三種設計雛形,也將原本想要朝向大學生的風格改成步入職場後會喜歡的樣子,方向大改後原有的設計全部打掉重練,改走偏暗色調、簡潔明瞭的設計。很多朋友看到後還不相信是我做出來的,或許在設計上我成功地突破自己原有的框架了。
雖然從頭來過時有點崩潰,但也學到了在做設計前要先設定好目標對象,才能進行下一步。現在想起來之前修過的視覺設計課老師也說過,要先設定傳達對象,思考他們喜歡什麼、在乎什麼再開始設計,當時覺得是廢話,實際做過才發現原來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啊。

[tw-divider][/tw-divider]

不用等到準備好再出發

不如先做到六十分,再一步步修正加到一百分。

在寫《人生,是可以被「設計」出來的!》這篇文章時,大概半年以上沒寫過內容創作的長文了,擔心自己寫得不夠有邏輯或沒有貼合生鮮時書的理念,一直沒有自信。
但硬著頭皮完成後,發現與其等到都準備好、有十足的信心後再開始,先試著做看看反而能從過程中學習更多。而且我覺得很難確定你自己已經做好一百分的準備,不如先做到六十分,再一步步修正加到一百分。
例如,一開始總會自覺地朝向書摘書評的方向寫,但試著融合生活經驗後發現文章變得更貼近自己,讀者也更能從中找到連結。像是我在文章中就提到了我跟家中長輩、平常跟朋友聊天時的對話,我好像就是在寫這篇文章時終於想通了生鮮時書的理念。
另外,最初寫出來的文章我自己看覺得很普通,但鮪魚跟我說他覺得有哪些地方可以當作切入點,再深入發揮可能會更好。我原先以為很多文章都是一氣呵成的,列好架構之後一口氣寫完才能確保邏輯順暢,但後來發現,其實文章有時需要經歷多次修改後才更能將想傳達的事情傳遞給讀者。

[tw-divider][/tw-divider]

跟著時書的新企畫一起學習

很多小細節的用心呈現整體的質感,因此也明白完成這樣的大型工作背後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到目前為止看著時書做許多新的嘗試,例如辦課程、拍攝新的節目,很多小細節的用心呈現整體的質感,因此也明白完成這樣的大型工作背後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例如在拍攝《請問時書》時,光布景就布了超過半小時,請到專業的攝影團隊,從收音、燈光到實際拍攝的調整全都不馬虎,更不用說後製有多用心了。
第一次看到片頭動畫時超驚豔,還拉回去重播好幾遍。也發現其實平常看YouTuber的影片都覺得很平常、製作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實際拍攝時要先準備好腳本、同一句話可能要錄好幾次,後製時也要注意如何把話剪得通順又要掌握節奏等等,一點都不簡單啊!

[tw-divider][/tw-divider]

從不排斥對於新知識的學習,也樂於嘗試新的事物!

實習期間說真的不長,但漸漸熟悉時書的種種,也發覺自己常常沒問清楚什麼時候要完成任務,有時到半夜才寄給他們(神奇的是他們都會秒讀),今後需要積極規劃一下自己的進度。
同時,默默地觀察鮪魚和小山一陣子後,發現除了真的看過很多書外,他們對於知識的學習從不排斥,也樂於嘗試新的事物!像是我上學期開始有在接觸設計思考,他們也會想聽我分享我學到的東西。
另外他們之前都待過廣告業,常聽他們分享之前的經驗,我印象很深刻是小山說以前跑業務時如果要搭計程車,誰要搭哪台車以及每台車座位的安排都是有講究的,這真的是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會知道的潛規則啊。
前陣子我參加了小人物計畫的回娘家活動,小人物代表們各自分享自己的實習心得,雖然六家公司大致都可以歸類在新媒體,但各自的目標截然不同,實習生的任務也完全不一樣。
有的採訪寫文、有的規畫專案、有的執行企劃等等,也會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我很喜歡聽別人的經驗分享,有時說不出自己是否真的有什麼實質的收穫,但經驗敘述提供脈絡讓人去尋求其中的成長及回饋,也可以思考自己的經驗帶給自己什麼。

如果你也對生鮮時書的實習有興趣,我覺得擁有有以下特點的人很適合:

  1. 喜歡閱讀和吸收新知,倒不是說要有高頻率的閱讀,我覺得是樂於接受書中知識並且吸收後會想要應用很重要!
  2. 積極感受自己的生活經驗,或是喜歡思考某些現象背後的原因,會想知道知識如何與生活結合。
  3. 最後一個我覺得適用於任何工作,就是要展現自己的熱情。我並不覺得自己可以很有自信地說有哪些能力很強,但我會說我想認識新媒體,想知道生鮮時書怎麼產出內容,也因為有興趣所以願意嘗試。就如同上面說的,實習不一定要準備充足再出發,出發後你自然會知道自己欠缺什麼、應該要去學習什麼!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