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年玩什哞 】一窺古今中外讓皇帝也風靡的骰子樂

 
事情是這樣的,在狩獵完長毛象後,原始人A與原始人B二人圍著營火坐著歇息,但是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要做什麼也挺無聊的,於是⋯⋯
原始人A就問B說:「呼呼呼哈哈呼」(對了,你那個相對論的論文寫完了沒?)
B說:「呼呼噫噫啊嗚啊」(沒耶,教授說我下禮拜再交就可以了)
A說:「嗚嗚嘎嘎嗚」(那我們現在要幹嘛?)
B回答:「西巴啦?」(要不然來玩骰子吧?)
過年時全家老小齊聚一堂,若要說到簡單明瞭不囉嗦、不問愚痴皆可玩的團體遊戲,自然非擲骰子莫屬,比起打麻將或打群架這類講究高度技藝的東西,骰子真是容易多了。
但就像一開頭所說的,骰子的歷史起源可說相當地早。
在很古早很古早的年代,人們已經會拿貝殼或是一面塗上顏色的樹木種子來拚勝負賭輸贏,甚至還有人因此傾家蕩產,而把家裡的長毛象蠻尼、劍齒虎迪亞哥和樹懶喜德都輸掉了。
更好玩的是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賭骰子。

從古至今出土的各式骰子。

古代埃及人蓋完金字塔後,擲骰子;秦朝奴工建完秦始皇陵後,擲骰子;斯巴達三百壯士砍完波斯人後,擲骰子(編輯:咦?三百壯士不是被砍完了)。
總之賭博的因子好像從一開始就被老天爺嵌入我們的DNA裡,不管世界上哪個角落的古代文明,總能找到骰子的蹤跡,所以好賭的帳真的不能算在我們頭上,有意見就去找老天爺啊!
(編輯:喂!)
 
你有沒有想過,骰子為何寫成「骰」字?
中文的骰子,在英文叫做Dice,但古早英文則叫做Astragali,也就是動物的距骨。
因為不論中外,都有拿這長得略為方正的距骨當骰子玩的做法,因此骰這個字就是「把骨頭丟出去」的形聲會意字。
一講到骰子,大家自然會想到6面的骰子,但我們前面不是有提到秦朝就在玩骰子了嗎?那時候玩的骰子是14面的,到了漢朝更發展為18面。
但因為當時並沒有人在秦始皇陵旁擺香腸攤做觀光客生意,因此並沒有出現賭香腸的偏差行為(笑)。

秦始皇偏殿出土的文物,石博煢(煢字音同瓊),秦朝所使用的骰子。

我們現在所見的6面骰子,大約是在隋唐時期從西域傳入中國,但是中國的6面骰子有個其他地區所沒有的特色,那就是1點和4點都是紅色的。
據說這是唐玄宗和楊貴妃在玩骰子取樂時,唐玄宗靠著擲出4點贏了比賽,龍心大悅的他就把4點給改為紅色。
 
眾說紛紜的「西巴啦」怎麼來的?
好了,到這兒我們終於要講到最開頭的那句:為何擲骰子會叫做西巴啦?
關於這點可真是議論紛紛吶,根據本人齋戒沐浴焚香祝禱請示維基大神的說法(編輯:不是,你只是上網搜尋而已),「西巴啦」應該要念作「西巴啊」,來自「十八仔」。
但是台灣骰子玩法是擲4顆,最多是24點啊,跟18有啥關係咧?
有一說這來自平埔族語的四(Sepat),此外還有一個說法,在魏晉南北朝《世說新語》書裡將擲骰子稱為「樗蒲」(音同書樸),台語就是從這個詞演變過來的。
另一個大家常喊的詞BG則就好解釋多了,這詞正確的寫法是「扁膣」*,膣音同至,這個字眼有點羞恥,不大好在這兒公開解釋,有興趣的人自己上網查。
不過如果有想在過年期間展現自己博學文情的人,可以試著當大家在狂喊BG的時候,你一個人在旁邊搖著羽扇唸道「扁膣~扁膣~」,絕對可讓大家了解到你異於常人的一面(不是稱讚的意味),而考慮在過完年後送你去檢查一下腦波。
*扁膣:發音類似BG,為賭徒賭輸,生氣怒罵用語
歷經數千年歷史,骰子已演變成許多樣貌,大家都很熟悉的情趣骰子自然不在話下(為什麼幾乎每個情趣骰子都有「任人宰割」這一項?)。
甚至有個美國人發明出100面骰子,概念就跟高爾夫球差不多。
而在距今800多年前、日本平安時代的淨土宗開山始祖,法然上人,則使用一個6面各別寫上「南、無、阿、彌、陀、佛」的骰子,應是做為占卜之用。
但我腦袋的小劇場卻一直出現在擲骰子時,一群僧人大喊著「佛!佛!佛!」的畫面。

淨土宗開山始祖,法然上人。

以上就是有關骰子的簡單介紹,誠摯地在此祝福大家過年添好運,新春發大財,骰子把把通贏,止不住地財源廣進,祝大家新年快樂!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