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變貴的時代,「貼標籤」是最潮的行銷方法──成長駭客年會2020

高富帥、女神、直男癌、臭婊子、屌絲、魯蛇、娘炮、女漢子……

不知道你有沒有常聽到這些標籤呢?通常評價一個人的起手式就是「因為他做了…我覺得他就是怎樣的人…」用標籤評價一個人總是比較容易,我們不用知道他的人生故事,但是我們可以透過簡單幾個字去找到那個人的輪廓。

還有另一個貼標籤的例子是現在非常火的找到「你的關鍵字」概念,可以在短時間讓不認識你的人知道你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哪方面的問題,可以促成怎樣的商業合作。

為什麼人們總是喜歡給人「貼標籤」?因為「分類」可以降低我們的認知成本。

 

如果今天從「人」變到「產品」,會有什麼不一樣嗎?

awoo成長駭客年會上,awoo副總經理Tiger Lee提到:「現在已經從流量紅利時代來到行銷科技時代,不再能依靠炒爆品和加速結帳流程就夠了,而是要著重在做消費者資料的蒐集、分析和應用。」

  一個消費者隱私權被保護的世代。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你剛在網路上查過手機殼,結果馬上出現了手機殼在折扣的廣告,一些公司會透過第三方的cookie(像是在網站上的圖片或是廣告)蒐集到消費者的行蹤進而去下廣告,而這些資料的取得有些不是經過合法的管道。

促使了GDPR個人隱私法的推動,Google chrome決定要阻擋掉第三方的cookie,讓公司追蹤消費者行為變的更為困難。

另外是廣告流量變貴了,讓新客的取得成本跟未來的消費不成正比,所以如何優化現有的池子很重要,這兩大原因促使了Martech(行銷科技)變成了一個行銷趨勢。

「產品標籤化」是這個時代的解方。

為什麼「產品標籤化」是解方?因為我們可以利用產品標籤與購買資訊做互相對比。

舉個例子,今天有兩個消費者在你的網站消費,他們之間的產品標籤是很接近,

消費者 A,在3月買了慢跑鞋,5月買了短袖上衣。

所購買的產品標籤會是#跑步 #排汗

消費者 B,在3月買了短褲。

所購買的產品標籤會是#跑步#反光#排汗

透過兩人相同性質的標籤(#跑步 #排汗)互相做分析,我們可以推測出,消費者A可能會購買短褲,消費者 B可能會購買慢跑鞋,進而去推播給他們。所以我們不需再依靠第三方cookie的資訊,也可以透過這些產品標籤「主動」去接觸消費者,進而去提升整體的購物體驗,走向長遠的品牌經營。

 

那我們又要如何貼產品標籤呢?

3種貼標籤方式

1、人類貼標:透過人工貼標,通常是一間公司的採購,因為是最了解商品的人,但是存在人員主觀是否會影響準確性的疑慮,所以如何保持客觀並且了解使用者是一大課題,另外人才流動也會造成know-how無法被繼續延續的問題。

2、機器貼標:透過機器依現有數據做頻率分析,但是無法做進一步的進階分析。

3、AI貼標:可做進一步的進階分析。降低了人才流動的風險,能延續know-how。

思考誤區:這個標籤是給誰看的?如果是消費者,要提供消費者好奇的產品資訊。如果是公司內部要做產品策略的話,就要做很細緻的產品資料分析…

 
延伸的運用,我們可以將站外搜尋意圖對應到站內產品分類,去提升消費者在整個網站的購物體驗。

所謂的「站外搜尋意圖」簡單來說就是市面上如何討論這個產品,一款鞋子可能因孫芸芸在IG上 po 了一張穿了這雙鞋子的照片,大家就開始瘋狂用孫芸芸搜尋這雙鞋子,因此孫芸芸就變成這雙鞋的標籤。

如何將「站外搜尋意圖」對應到「站內的商品分類」,就是讓這雙鞋從產品的貨號延伸到市面上搜尋的關鍵字,像是孫芸芸、老爹、復古經典、復古鞋、WMNS…等標籤,讓消費者輕鬆能夠「找的到」需要的商品。

甚至透過「相關聯的標籤」進行推薦,像是在消費者要買控油的洗面乳的時候,你可以推薦美白洗面乳、面膜和精華液給他,讓網站可以讓消費者覺得「可以逛」。

掌握和消費者的第一次接觸點,讓「找的到」、「可以逛」的網站將整個購物旅程優化,將目標放在長期的品牌經營上。

Tiger特別強調「投其所好」是再行銷的關鍵,如何在這個消費者隱私權被保護的時代,將行銷面帶來收入最大化、將營運費用降到最低將會變成激烈競爭中勝出的關鍵點。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