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轉向商業思維!7千人買爆「阿滴剪輯」,剖析知識YouTuber如何變現

「我真的那段時間,每一天三到四小時都在寫逐字稿,是Seven days a Week, every week!」

激動比出手勢7,回想起在Hahow開設剪輯課程,背後長達兩三個月的製課流程,擁有兩百萬訂閱的YouTuber、具備豐富拍攝經驗的阿滴也直言

「能擁有7千多人購買,絕對不是因為我有高人氣或我是個YouTuber,而是真的下了很多功夫!」



爆款沒有捷徑!7千人購課非靠高人氣 而是反覆驗證…
前陣子出現一股熱議「阿滴英文不教英文」,正巧阿滴就攜手圖文不符推出了「百萬 YouTuber 阿滴-攻心剪輯術」,本人也打趣地在社群貼文說:「這次真的不教英文了!」。
但這堂線上課程內容從初階的燈光、鏡頭、攝影器材選擇到拍攝技法與平台數據分析技巧通通包辦,可說是經歷長年市場檢驗後,把「武功密技」傳授出來。
這門乾貨十足的課程一上線募資就衝破門檻,募資結束後突破7100人購買,成為Hahow開站四年來人氣第2高的課程。

然而,阿滴不認為是他一個人的功勞,而是事前經過非常縝密的規劃,更反思這段YouTuber到線上課程創作者的歷程。
事實上,阿滴從2016年便開始進行「付費訂閱」,致力知識付費的範疇,幾年間轉換了三個平台,分別是YOTTA、PressPlay與Hahow,阿滴剖析自己對每個平台的意義與考量都不太相同。
「2017年在YOTTA的線上課程,是我第一次嘗試,但是我認為成效沒有預期得好。」
阿滴提及當時Youtube訂閱數大約20萬,同時已經在PressPlay上執行付費訂閱的內容,剛好YOTTA透過經紀公司找上門,才決定挑戰線上課程
因此,阿滴在YOTTA上開了《阿滴陪你從零打造引人入勝英文簡報》、《阿滴教你求職必懂英文》。
雖然與創作者本身的「教英文」定位雷同,卻因缺乏開課經驗少了在前期內容設計到課程架構與宣傳方式等完善規劃,2門課程相加的購課人數不到六百人,甚至還被評價「不是人資出身,內容不行」就連阿滴都說「現在回頭看,課綱不是很理想。」
經過兩年打磨,阿滴「捲土重來」在Hahow開設剪輯課程。

「空出整整三個月的時間,都在做線上課程,寫稿、改稿。」

阿滴瞪大眼睛回想這段歷程,表情就像剛跑完馬拉松一樣疲累,除了拍攝每周兩支的影片,其他業務沒辦法停下來,就如同準備大學指考,半點鬆懈不得。

「線上課程不能只是賣我知識含量有多高,而是在有知識含量的前提之下,有好的架構,去傳遞這些知識。」

阿滴透露與簡訊設計合作,仰賴對方豐富的製作線上課程經驗,從課程定位、前置問卷發放、課程文稿撰寫試講、改稿、定稿。
到課程內容動畫製作解鎖單元設計,以及後續社群擴散、客服問題,通通由簡訊設計包辦。
他只專心在文稿與影片錄製,但即便如此,這段製課流程顛覆過往經驗,讓阿滴也感嘆「開線上課程真的很不容易」。
過程中,阿滴經歷「同樣的稿重新寫了四次」,過程中還得試講給一群人聽,得到回饋後再次更改。
因為創作者與講師本身,會有自己的謬誤,有時候認為很簡單的概念,能夠直接省略不說,但初學者可能不懂,就需要透過試講來檢視。
 
從訂閱集資到知識有價 創作者也需不停迭代
「起初PressPlay的內容是比較粉絲向的東西」,阿滴重新回憶3年前轉型全職Youtube時,第一年全年分潤只有3萬6千元,無法養活自己也缺乏現金流,當時就想做「訂閱集資」。
阿滴可說是行動派,當時台灣沒有任何適合的平台,只好將目光投向美國最大訂閱集資平台Patreon,平台的概念像是「給創作者月薪」,正在猶豫要不要發布的時候,PressPlay就找上門。
2016年訂閱集資的風氣,是希望用戶付費訂閱後,作為繼續創作者繼續產出的動力,因此阿滴在Pressplay初始內容是「影片幕後花絮」、「每個月一次與阿滴、滴妹直播視訊」這類型販售粉絲喜愛的內容。
 
「但鐵粉的購買延續力也就只有這樣了!」嘗試了約莫一年,意識到需要內容轉型。
阿滴認為,做全職YouTuber的核心價值「以社群出發作出好內容的公司」,因此社群需要什麼內容,內容就得隨時改變。

「與其跟免費內容一樣都可以看到我們,不如做對訂閱戶真正有價值的內容」

因此,他將原先著重在阿滴與滴妹為圖像設計做為內容的RDE雜誌,轉型成以英語教學內容為主的Dear雜誌回歸實用英文教學,也對訂閱戶真正有幫助。
「RDE雜誌」的圖片搜尋結果
從單純的訂閱集資到知識有價,現在靠著每月付費訂閱的收入已能養活團隊,讓阿滴有餘力去發展更多想做的事。

「怎麼建立健康的商業模式,維持好的商業模式。」這是阿滴一直在思考的事。

這和大部分創作者有所不同,多數創作者認為單純以人氣接代言、拍攝業配影片就足夠養活自己,「但如果哪一天我不紅了呢?」
創業家思維是從0到1,將組織擴張,再從1到100,不過阿滴認為:

創作者與其說是0到1,不如說是0.5到1

因為創作者本身擁有社群資源、內容、行銷能力與觀眾,「我們要怎麼找到一個課題,把它轉換成商業模式,而不是重頭開始,這就是創作者要去自我探索的」。
很多創作者不去做商業模式的考量,滿足於「我光是影響力的變現,或是我只接業配、用點閱換現金的思考」,反而減少了讓自己有額外選擇的機會。
從旁觀察,阿滴其實具備著「創業家思維」,長期下來,每當遇見不同的關卡,他都是有意識的在思考下一步可以怎麼做。
更因為他英文非常好、自學能力強,主動接收國外的領先資訊,能夠參考的知識更多,更能提前掌握下趨勢。

採訪阿滴時,正好是爆出「實習生事件」的後兩天。可想而知阿滴的身心狀況比起平常時候,並沒有這麼好。阿滴進到工作室,也自嘲著面臨的狀況,臉上掛著疲倦似乎沒什麼睡。
然而不到十秒鐘,他戴上眼鏡,回歸到分享者的狀態,侃侃而談,只有在採訪過程中,提到「自學」時,不經意提到「比如說最近可能就需要學一下公關危機處理」。
這也是為什麼創作者也得進行「迭代」才不致被淘汰,面對自己的不足,也是轉型必備的陣痛。
 
阿滴首談教育理念:我只是創作者,不是老師,沒有那麼偉大
輔大英國語文學研究所,多媒體英語教學組畢業的阿滴,被問及是喜歡教育還是喜歡英文,他稍微思考了一下。
「其實我都喜歡」,高中喜歡上台分享,就連現在當了YouTuber也會在創作社群教授其他創作者如何起步、如何檢視數據、如何優化以及心理層面度過障礙與瓶頸,阿滴都能分享自己的經驗,也因此成為了Youtube的教學大使。

「對我來說,教育是一個理念或一個動作,這個動作應用在知識、產業或實務技巧,傳遞知識就是教育的事情」

阿滴很享受分享的過程:「為人解惑、幫助別人的感覺,是最核心、我喜歡的行為」
在知識經濟蓬勃的現在,阿滴開設課程的平台Hahow,認為老師的定義已經轉換,現在是一個人人都可以當老師的時代。
然而阿滴認為,知識可以被傳遞主要要回歸到內容本身,透過科技傳遞,讓知識獲取變得更加容易,但他的身分並沒有改變…
「你覺得自己能夠被稱為是老師嗎?」
「我不是!我只是創作者,我沒有很多老師該有的能力」
聽到提問,阿滴坐挺身體,用比其他回應還要堅定的語調,否定自己在知識經濟盛行的潮流中,身為「老師的角色」。

阿滴認為,以創作者來說,主要都在思考「觀眾如何主動來看我」,也因為這模式,網路創作者更關心東西如何有趣、觀眾喜歡什麼、平台適合什麼。

因此無論觀看或者訂閱者,都是具有「主動學習意願的人」,但老師沒辦法選擇學生,大多的學生學習欲望也沒有像線上課程的用戶般強烈。

「學生程度參差不齊、學習動機也很不一樣!」阿滴認為,「學生」因為家庭因素或者情緒等問題,需要老師管理秩序。
傳統老師是「離線」的,就是必須要有傳統教室空間、一定的上課時數、教授一定的學生數量,並且得經歷穩定長時間的授課,至少是一學期或一整年。

在阿滴眼中創作者與講師唯一雷同的,是知識傳遞方式得讓學生聽懂,但「老師是在教育現場的人,要做的其實不是只有傳授知識,我認為更多的是:陪伴。」

阿滴點出自己無法被稱做老師的原因,是因為老師需要耐心,帶領學生成長,並且做到身教與言教,讓學生有正確的學習態度,不單單只是傳遞知識這麼簡單。
老師可能還得陪學生度過一段人生重大的轉捩點,「我只是一個創作者,沒有這麼偉大。」

比擬創作者如職業運動選手,過了巔峰期還剩下什麼?
「YouTuber跟網路創作者跟職業運動選手很相似」,阿滴歸納出三個相似特質:

  • 創作者與運動選手都有很明亮的舞台、很多支持者與很多討厭我們的人
  • 我們所有成績都是透明的、比如影響力、觀看次數,隨時都會被比較,誰進步誰退步很容易被分析
  • 創作者都有自己的巔峰期(Period Time),觀眾一但脫粉,就不會回來了

阿滴坦言網路創作者承受許多觀眾看不見的壓力,每個創作者都有自己的巔峰期,但過了之後,「再怎麼努力,都沒有辦法敵過其他人。」
阿滴也提出兩個具體方式,第一維持影響力,第二創造商業模式。
當然也可以都不想,就是做自己,然而他是在巔峰期開始建立品牌、找尋何種模式,是當他沒有影響力時,還是可以持續運作的。
這兩件事,都是阿滴正在做的事,甚至也有其他額外的創業進行著,在過去五年,他靠著轉型兩次才能續航跑這麼久。
「我前兩次的轉型都是非常戲劇性的,遇到了非常大的瓶頸。」,阿滴認為目前也接近轉型期,「你很難做一支影片,是讓每個人都可以滿意的」。
有人喜歡看教學英文,但也有人喜歡看娛樂內容,在兩者相互抵消之下,「真的很累」,但沒辦法,就是要自己找到平衡。

「單純做一件事情,不要只想著賺錢」

這是阿滴想給起步期的創作者建議,以「阿神」為例,他花了五年的日間每一天做一支影片,才讓他有正常上班族的薪水。
為什麼會願意?就是因為創作者打從心裡本身喜歡一件事情,可以忘卻金錢,甚至要他不要拍片才會是一種痛苦。
但成長到百萬訂閱,像阿滴本身有團隊要養的階段,就必須要注重營收與收入,但這不代表不能做自己,也能偶爾拍攝跳舞影片任性的娛樂大家。

「如果當年十萬訂閱我沒有轉型,就沒有現在的阿滴英文了。」

個人定位固然很重要,但在過程當中,也得與時俱進。
跟著平台與觀眾長大,找尋其他可以變現的方法,阿滴便是透過知識付費,鞏固知識型網紅的品牌,也讓教學有新的商業模式。
畢竟在點閱的世界裡,創作者不改變,就會被淘汰。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