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請假趕著回南部陪同親人就醫
六十歲,面對一身慢性疾病得不斷進出醫院
八十歲,擔心自己被送往療養機構,陷入提心吊膽的輪迴當中
面對無可避免的死亡,你選擇待在醫院直到往生,或是在家人的陪伴下,於自宅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上述課題是所有人都會面臨的抉擇,不僅是在人生末期,而是無論在哪一個階段都可能得左右為難,由醫師余尚儒所撰寫的《在宅醫療》一書,或許可以成為可預見的醫療崩壞下,真正讓普羅大眾得以「老有所終」的解方。
但我們真的需要「在宅醫療」嗎?這是許多人會提及的問題,余尚儒在《在宅醫療》中做出解釋:就日本厚生勞動省所做的人口動態統計指出,1950年代以來,八成日本人臨終的場所都在「家」中,直至1976年後達到交叉,現今已經有超過八成的病患在醫院過世,在家臨終的比例驟降到一成,其餘安養機構更不到一成。
不過日本社會逐漸陷入高齡化程度越來越高、單年死亡人數激增的狀態下,2005年以後現有的醫院加上安養機構,將不足以負擔日漸膨脹的死亡人口,光2015年就會出現超過20萬人「不知在何處臨終」,2030年數字更會來到47萬人,還不包括急速上升的失能與失智人數,預計會對現有的醫療和照顧體制產生極大衝擊。
台灣也正走向如此「多死社會」的型態中,預計明年就將邁向高齡人口佔比14%的高齡社會,更會在短短七年內就轉變為「超高齡社會」,預估高齡人口將突破20%。台日兩邊同樣面臨快速高齡化,失能與失智增加狀況等狀況,因此余尚儒強調,無論醫療或長照系統,都需要更為社區化、人性化的照護服務,因此日本的「在宅醫療」發展經驗,絕對值得台灣學習。
在宅醫療翻轉既有醫病觀念
在宅醫療到底是什麼?又要如何實踐「老有所終」的終極目標呢?
書中提到,其實在宅醫療的大致做法,就是以病患的家裡為中心,將生活支援、醫療、長期照護、預防體系等元素全數導入社區內,以30分鐘路程為限,整合成照顧系統的支援範圍,目的就是讓需要長期照護的人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生活直到終點,更是「社區整體照顧系統」的一環,把病患所需的服務送到家中,讓醫療、長照等各種專業人員到家提供協助,並協調大醫院和基層社區診所,在病人出院之後,還可以持續得到適切照顧,可大幅減少住院需求,同時降低臨終階段的「無效醫療」,讓醫療資源耗損減緩。
名詞上的解釋一時不易了解,余尚儒直接以病患的例子說明:台東某位村長的父親,因為年紀大了,身上背負不少重大慢性疾病,每個月都得住院一段時間,但家裡與醫院的車程長達兩小時,只要他病情稍微好轉就得轉回家生活,人生的後半段就不斷在醫院與家中來回奔波,無論對病患或是醫院本身都是負擔。
然而在宅醫療的介入,由醫師和照服員主動到病患家中提供服務,所需的氧氣機也透過租借取得,接受治療的半年內都不必再舟車勞頓,甚至搭飛機飛往臺北看病,就能讓病患本身和家屬的負擔減輕。
更重要的,是「思考」上的翻轉。
《在宅醫療》一書中援引鹿兒島中野醫師說法指出,在宅醫療主要是為了因應超高齡社會而存在,在這樣的狀態下,大多數高齡長壽患者都被「無法治癒」的慢性疾病、重大傷病和不可逆的退化失能等問題所困擾。
若以過往「治癒導向」為主的方式來面對,勢必讓整個醫療系統更加疲乏。因此對慢性醫療的觀念應該翻轉,轉由「陪伴照護」為導向,也就是從「cure」轉變為「care」,才能從根本上扭轉整個體系與做法。
想深入了解在宅醫療是否為未來長照缺憾下的解方?不如自己看看《在宅醫療》一書吧。
- 書名:在宅醫療 從cure到care:偏鄉醫師余尚儒的翻轉病房提案
- 作者:余尚儒
- 譯者:無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這邊填出版日期,格式 2017/03/24
延伸閱讀:
上下流對於在宅醫療未來的系列報導:
在宅醫療01/銀髮海嘯來襲 四十萬人不知在哪臨終 日推在宅醫療拼「幸福終老」
在宅醫療02/萌芽中的台灣在宅醫療 掙脫行政綑綁、加強地方參與成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