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群時代,行銷人不能只做「行銷」—專訪PopDaily行銷長牛寶賢

 
畢業季來臨,應屆畢業生裡分成兩種人,一種可能早早就在大學時期就累積了大量的實習或是創業經驗,但多數人對於外來可能一樣的迷惘。
職涯選擇正是因為沒有唯一途徑,新鮮人對職涯懷抱憧憬卻又遮著一層薄紗。
在XChange裡,來自台灣許多互聯網新創的業界人士,今天我們邀請到PopDaily的行銷長牛寶,和我們從「行銷」談起,聊聊在這樣變動快速的社群裡,該具備哪些能力?

 
XChange 新世代網路工作者社群
XChange 可說是台灣最活躍的網路工作者社群,匯聚了台灣網路圈新生代的知識與連結性。
牛寶認為在這個社群裡,對於他自身影響最大的之處,莫過於他在這裡面遇到現任老闆。他認為:台灣網路圈就這麼大,多樣性雖然不及美國、中國,但XChange 剛好踩在台灣網路業蓬勃的點,在這裡認識非常多前輩、同輩和晚輩。
而像XChange一直都有保持在「網路業」同一個面向去走,可以很確定來到這裡能夠認識網路業的夥伴,比方說電商、人力銀行等,可以交叉製造出一些商機和異業合作機會。對於晚輩來說,人才招募也有相當的幫助。

 
一窺波波黛莉:當行銷作為營運策略
牛寶和我們說到,就連產品、網站開發、新商業模式、國外市場探索和線下合作等都是他們所屬的工作範疇。他們的行銷部分成兩個組別,一個「產品部」,BI Team(研究數據)、Web和BP。
數據部是在行銷部下,主要分析日常經營的成效、流量、廣告收益,向業務、編輯和老闆做報告。
海外與專案組」則更為特殊,目前編制雖然只有兩人,處理接下來預計進軍香港、日本、馬來,將會逐步把內容運過去當地,內容包含海外市場研究。
像是如何進入當地市場?當地有什麼內容、廣告合作夥伴?進入其他市場,網站是否要改版等,都是日常的工作難題。總體來說,

「行銷部門不但經營社群,甚至在波波黛莉扮演著影響方針的重要角色。」


菜鳥專案行銷,你該怎麼學?

專案行銷要如何才能升任,對內需要訂定目標和協調資源,對外需要擁有一定的商業談判和決斷力。如果說要擁有兩種能力,牛寶認為比較不受限時空和金錢可以練就的
第一個是獨立思考,第二個就是解決問題
以牛寶自己的角度來看,覺得要有獨立思考能力前,必須要大量閱讀和經驗累積
他認為實習絕對會是設身處地的好機會,不管是實際案例,企業的文化上、制度上、行事風格和公司價值觀都能夠快速吸收。培養大量閱讀的習慣,更能客觀地角度講述和理解企業個案研究。

「問題解決和獨立思考兩者是相輔相乘」

先「想」再去「做」, 其他技能就是其次,可以後面在學。
以波波黛莉來說,不會不收白紙,而是會從過去經驗來探究你是否有這個潛力
 
擠身成為企業在找的人才
一到求職季,人人都想擠進理想的企業環境,但企業徵才勢必找最優秀的人才。
今天如果你對於經營自己苦無靈感素材,或是無法在千篇一律的人才中突顯自我獨特之處。兩個問題都會發生的話,可能就不是波波黛莉要找的人。
牛寶認為,現在讀大學、研究所的一代,是Facebook和IG的原生種族。
如果你在上面沒有什麼能力,就代表你在Facebook和IG這個國度不是過得很好。
牛寶舉例,波波黛莉之前的校園專案「尋找懂小姐」,一次報名四百多位,當中可能有五十位都相當猛,但要做行銷、社群,你就是得成為那五十人。

「第一個要點是興趣,是否足夠瞭解你自己?」

試想下課總有件迫不及待的事想去做,而且做起來很開心?沒有的話就是一個警訊。比方說興趣是喜歡看電影,你得分享你有多愛看電影,為了這件事做什麼事?

「在社群的茫茫大海裡,倘若你不突顯自己,幾乎無法出頭。」

先瞭解自己、找到自己的興趣,你可以在Facebook和IG上試圖做一些事情,否則很難證明你有多愛這些事情。
牛寶看過很多優秀的晚輩,觀察到他們身上會有某種特質,足以確信能夠做到這個成績,中間一定經過加倍的努力,可能是花了無數的夜晚,拍影片、剪接、上字幕,很少人會直接成功。
至於如何從中脫穎而出,應該思考你要往那邊走?自己的優勢是什麼?
 
靠自然生長能活?最重要的是粉絲喜歡什麼
波波黛莉從社群起家,目前超過500萬的粉絲,社群行銷主打「自然生長(Organic growth)」,不少人抱著錯誤的揣測,認為內容應該很好做、做起來很輕鬆。
但事實上,牛寶認為事實上完全相反。設想今天你來經營百萬人的粉絲團,只要發不對一個東西,比方說是有爭議性的產品,或一間餐廳你去吃的時候沒有問題,但介紹完後突然爆出一個很大的事情,對粉絲團來說都是很大的衝擊。

「扛的話語權越大、壓力就更重」

並不是每篇留言互動和分享都這麼高,很多精心的安排和策劃送出去根本沒有反應,牛寶坦言:小編的發文中十次能成功兩三篇就算不錯,絕大多數都是失敗,大家比較注意到光鮮亮麗的一面,其實都是偏誤的想法。
波波黛莉和大多數的內容創作者都站在同一個角度,不管是一萬人或是一百萬的粉絲團,成功的機率其實差不多,差別在於成功之後槓桿出來的效益會比其他人還要大
相對於承受的風險相對更大。在波波黛莉團隊內部最重視的,就是粉絲究竟喜歡什麼?

「抱著『把第一手資訊帶給粉絲』為己任,花更多心思了解粉絲喜歡什麼東西上。關注粉絲雖然是大家都會做的事,但你有把它擺在多前面,放多少的力道去達成這件事。」

PopDaily的社群行銷主打自然生長的策略下,牛寶說:「其實沒有其他路,只能非常了解自己的粉絲。」每週、每月會都會檢視成效,為什麼哪篇文會紅?
都需要探究背後原因,並將關鍵成功因素筆記並累積起來,得以交接或模組化,都是做社群的基本功。

 
先做大再分眾 粉絲喜好各求所需
牛寶也分享到,波波黛莉創辦人當初經營社群,認為必須要先做大一個。就算抱有很大的抱負,也不能在第一階段想要一網打盡。因為每個社群平台有自己的邏輯,什麼都做的情況下擁有很大的風險,沒有辦法專注。
以最早的波波黛莉為例,以Facebook為主戰場。很多粉絲導進來後的優點,在於能快速探究大市場的喜好。
在粉絲經營到十幾萬人時,發現除了十二星座外,女生還有很多其他在意的事情,便嘗試丟到外面去寫,發現粉絲反應很好,寫一段時間後才將某個主題獨立出來,切成另外的粉絲團。

「路徑是先做橫向內容,每個內容都有一定粉絲,而且喜好明確。」

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女生其實是比較細膩的,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一個平台如果內容太雜,給你兩三次機會後,只要一個推播或是貼文,他發現完全不想看,就可能會直接退讚。今天如果你喜歡美食,就追蹤波波發胖,喜歡美妝就追蹤妝漂亮。
如此一來,將選擇權交在粉絲手上,沒有強迫餵粉絲不想看的內容,波波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切分眾。
 
哪天沒有觸及率,你靠什麼活下去?
台灣很少有原生大型的媒體,像波波這樣探索眾多原創內容。幾乎沒有得以借鏡的對象,是波波面臨很大的挑戰原因。身為行銷長,牛寶其實並非在主導寫社群文案,而是以偏向營運、探索商業模式的工作為主。
牛寶認為波波擁有相當優秀的編輯、業務和製作,就連小編自己都是一條龍作業。
正是因為編輯們自己帶回這些資訊,上稿完後自己去想梗、發佈。編輯們勢必最了解自己的粉絲,甚至在採訪當下,就已經在想要怎麼寫貼文,邏輯是一致的。

「粉絲團都是編輯們自己一手帶大的,他們打造出這個粉絲團的腦粉。」

Facebook和IG現在經營不易,如果光是仰賴臉書,哪一天沒有觸及,便會落入窘境。
面對這個問題,持續精進的方式就是多點開始做。以前波波經營偏向社群起家,較不會重視SEO(搜尋引擎最佳化),從內部網站結構開始調整。
今年起,波波黛莉也更著重教育編輯,寫文章的時候就要開始擁有思維,思考標題怎麼下,一定的圖片和文字量,順著能夠正向幫助SEO的指標製作內容。

 
牛寶更認為身為高層決策者,單純只講內容不算負責任。因為好的內容需要傳遞,對於Facebook平台是否足夠瞭解,是否能夠繼續耕耘這段,波波黛莉內部都會時刻保有警覺。
 
將補足你的互聯網知識,助你在職涯上一臂之力;
不但走的更好更快,還要能飛得更高更遠。
 
然而,除了瞭解新創網路產業,你或許能夠找尋新的一條道路。
不管是了解新創團隊如何挑選人才?或是面試技巧、產品數據、CRM、商務開發到產品經理…等,
在XChange通勤學的「求職即戰力」都能迅速找到解答。
準備求職?先聽通勤學就對了!
 


瞭解更多 互聯網新創具備的基礎素養大補帖
XChange x 生鮮時書通勤學 聯手打造求職即戰力 >> 手機版電腦版

|課程大綱|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