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思想校正,你會發現生命中的小人真的沒有那麼多。」——專訪藏傳佛學家 羅卓仁謙

 
對擁有三十萬Youtube頻道粉絲,創辦快樂大學的熊仁謙,同時也是藏傳佛學家的羅卓仁謙來說,這些頭銜對於他來說,他或許更願意稱呼自己只是一名虔敬的「佛弟子」。
大眾僅以為佛教就是佛教,卻不太清楚佛教其實還有細分為「南傳佛教」、「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然而其他人怎麼看羅卓仁謙做推廣佛學的這件事?
羅卓仁謙笑說:「因為我用很新穎的方式做佛教推廣,傳統佛教圈的朋友,他們都會開玩笑說我是『網傳佛教』。」
他和我們說明,其實所有的知識都在哲學的範疇裡,包括宗教學。只是宗教學的部分會跟人的信仰產生重疊,以現在的佛學來說,這是一門包括信仰、心理訓練的綜合學問。
而佛學最源頭就是以釋迦摩尼・悉達多為核心發展出來的系統。
現代佛教裡頭,有許多是佛陀為出家人所設計的學問,有些是為一般人所設計的,但因為出家人擁有知識話語權,提供給一般人的佛學知識就日漸減少。
看到這個知識破口的羅卓仁謙,決定要以自己的方式補上缺口,讓更多人明白佛學之於生命的可驗證性以及佛學能為心靈所帶來的寧靜。
透過時下傳播速度最快的行銷工具,建立起推廣印度哲學與佛學的他,在這三年裡經歷許多的嘗試與創新,終於找到佛學與大眾對話的窗口。
 
推廣佛法是人生的一場實驗
身為西藏噶瑪噶舉派大寶法王,十七世噶瑪巴的弟子,羅卓仁謙從11歲出家,13歲在印度學習藏傳佛教,90後的他是為了佛教轉型才走上推廣佛法一途。

說起推廣佛法的背後是否有人推那一把,或者是帶有何種信念時,羅卓仁謙大笑:「這是責任感使然,因為沒有人做。如果有其他人做,我就去做別的事。」
事實上,背後的原因也是佛學在台灣普及的數據逐年下降,讓他決定走出來,把佛學拓展到大眾的生活裡。
「現在用輕鬆的方式推廣佛教的人不少,我雖然採用比較特別的方式,但也不算是推廣的極少數。」
多數推廣者都像是在放煙火,有了一波話題熱度,但熱潮過後並沒有實際的為大眾留下些實際有用的東西。
所以,對他來說,從熊仁謙到羅卓仁謙,都是他的一場實驗,去嘗試能不能從這個過程中更理解大眾市場對佛學來說的各種可能性。
當許多人覺得佛教給人「離苦得樂」的信仰價值,但是對羅卓仁謙來說,佛教傳授給他最深刻的反而是對苦難無常的生命篤定感。
「我們所經驗的苦難,經驗的一切都是無常。」
不論今日經歷的是喜是悲,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是無常。
他覺得佛學有趣的地方在於,佛學中的各種生命驗證並不僅限於在佛弟子身上,是普世大眾都能夠經歷的生命價值。
羅卓仁謙有個親密友人曾與他分享,自己在生活感到困頓時,會將心情寫在日記裡作為紓解,過了一兩天回頭再看,就會發現那個情緒已經不見了。
「人每天會變嘛。但他從這個過程中會油然產生一種篤定,就是說,我現在就算感到很難過,可能明天就不會這麼覺得,人生也會因此感到更加的自信。」

這其實就是佛陀所說的:苦難是無常的驗證。

他認為這是佛陀對事實、對世界的觀察和闡述,所以他會無時無刻出現在你的生命中,你生命的每一刻也都能體會到佛陀的教導。
當羅卓仁謙的生命歷程也如佛陀觀察般的一在被驗證,更讓他內心產生強烈的篤定與使命感,促使他去思考要如何把佛教轉型做得更好。
 
不要迷失衡量的那把尺
在佛法轉型的路上,羅卓仁謙坦言對他來說最困難的不是推廣與執行,而是不能在過程中迷失自己。
「我知道那爆紅的話題與網紅該怎麼操作,我也很了解如何去贏得名聲跟掌聲。但是不能迷失。」
在他心中,他告訴自己,哪怕沒什麼人看、觸及沒有很多,還是要堅守自己想要傳達的訊息,哪怕旁邊的雜音很多,仍舊要堅定自己。

「因為人的時間是剛性的,你一旦把時間拿去做那些事情,原本想要好好做的東西、或是想要好好傳達訊息的時間就會被稀釋掉。」這是羅卓仁謙不樂見的。
他認為轉型是一個很大的局,需要耗費的時間、人力與成本絕對可觀,也因此,應該把心力更著重在教育推廣上。
從宗教圈出走的他,坦承在裡頭看到太多錢了。很多的活動只為了募集更巨額的款項,卻沒有創造佛學相對的價值。
時常聽到有人假藉宗教之名,行斂財之實。對此,羅卓仁謙表示,他做的商品只有一個要求,這商品若把宗教意涵拿掉之後,還會有人想要嗎?
「我不能接受一個東西他的價值就完全來自於宗教,他必須要有其他的價值。」

他心中的價值排序,宗教必須擺在最後。

一旦把宗教價值作為排序第一,只須將宗教用幾個理由堆疊在商品上,就可以大開斂財之門,這是他不願意妥協的事情。
在他的想法中,佛教的知識不該只是集中在少數人身上,讓少數人擁有知識話語權,而是應該普及到大眾的生活中,使得大眾體會我們的生命都可以在這得到反饋與驗證。
 
大腦要你看到小人就快跑
有鑒於佛學離年輕人越來越遠,對於宣傳佛學不遺餘力的他,想用最貼近生活的主題讓大眾對佛學有新的觀念與想法。
想要引起大眾對佛學的興趣,就得去思考大眾在乎什麼?人生中最困擾我們的不外乎最重要的是社交問題。小人與貴人的問題。

然而小人與貴人的問題,可以從很多層面探討。
羅卓仁謙簡單提及二個層面:
・從信仰層面:我們會提到『緣分』、『業力』等較抽象的概念影響
・從本質層面:有我們可自行調整的『環境』、『處事態度』等現實影響
當我們好奇人類為什麼總認為人生中的小人比貴人多時,羅卓仁謙告訴我們,其實人類的大腦有些先天上的限制與特性。
「佛教術語裡頭稱人的大腦為『有漏』,『有漏』是什麼意思呢?大腦先天帶有讓我們焦慮的特性,現代科學也證明人的大腦是『求存』不是『求真』。」

人類在過濾訊息的時候,往往是去看重和生存比較相關的議題。

所以說回人類為什麼會感覺小人比貴人多,是因為我們對幫助我們的人時常無感,但只要一有人侵犯我們的生存領域,我們的警戒心就會有反應。
這是大腦的天性。
羅卓仁謙提到,一般我們想到小人,就會覺得想要抗拒這個人、想要修理回去。但在這樣的過程中,人們就難免陷入「零和遊戲」,要嘛我勝你敗、你勝我敗,透過勝負觀念對待小人。
然而,佛教看待這樣的問題比較傾向用「雙贏」的角度思考。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思想上的校正,校正後你會發現,你的生命中小人其實沒有真的那麼多。」
如何透過一系列的訓練讓大腦的天性可以得到舒緩,或者說更有效地去利用它,這才是佛教所關注的問題。
如同羅卓仁謙也會在此次的課堂裡,用簡單的蘋果與蘋果汁原理,帶你看在佛學的系統裡,許願背後如何真正有效運作,提供你正確的許願之道。
如果你對佛教知識還抱持著距離遙遠的存疑,就讓羅卓仁謙親自上陣,用佛系的力量讓你知道佛學背後的知識系統,與你想像的大有不同。
課程報名:https://bit.ly/3quqHOE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